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你将过去抱得太紧,怎么腾出手拥抱现在

首页 > 现代都市
 收藏   反馈   评论 

池鱼

作者:池也池   状态:完结   时间:2023-01-04 20:22:06
  温珩能大概明白他这嫡庶的处境,但又实在不解他这般的目的:“为何是殿下?”
  姚如许:“因为先帝遗旨。”
  温珩差点跑到他跟前捂住他那张没个天高地厚的嘴:“你知晓你说的是什么吗?”
  姚如许:“自然。”
  温珩还是觉得此刻头皮有些硬,歪着头打量了周遭好几眼,确认是确实无人在侧,才敢低声问出口:“你要本官将你引荐给殿下,又跟先帝遗旨有什么关联?”
  姚如许皱了皱眉:“大人届时便会明了。”
  温珩一个头两个大:“你方才所说你不是丞相大人他们那一派,又是何意?”
  姚如许眯了眯双眸:“劳烦大人将此话传回殿下耳中,自然能见分晓。”
  温珩:“……”
  茶过三巡,这回不是温珩自个儿要从丞相府跑路的,反而还是他问题太多,被姚如许硬生生赶回去的。
  大理寺一年到头难办一桩命案,平时是没什么机会把折子呈到承明宫,教批奏折的人浪费心力的,所以夜里闻濯无意翻到“大理寺卿 温珩”这几个字时,还有些迟疑。
  原以为是沈宓那桩案子他还有不满,便先挑出来他的折子作了翻看,目光触及到里头明晃晃写着的“先帝遗旨”四个大字,他忽然狠狠皱了一下眉。
  他原本只愿这偌大的朝廷,没那么多处心积虑的巧合。
  可是,谁又由他做主呢。
  连夜唤人吹灯布辇出了宫门,闻濯一路绕去了宁安世子府。
  开门的老管事看见是熟人也懒得再拦了,放了闻濯进去里院叮嘱了一句“世子殿下歇下了”便再未多说。
  显然闻濯对着个沈宓是没有什么耐心的,老管事的嘱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大刀阔斧地一脚踹开沈宓闭的严严实实的房门,揪着刚躺上榻的沈宓,就直接拖到了被秋寒卷的冰凉的地毯上
  粗暴的行径,和从放门口汩汩灌进来的寒风,将沈宓好不容易升起来的瞌睡碾的一点儿不剩,强打起精神抬手揉了揉眼睛才想起来自个儿早成了个瞎子。
  闻着面前的闻濯风尘仆仆的气息,都能想象出他此刻,眼珠子教火气腌红了的模样,思来想去最近他也没作什么死,便无辜地问道:“何事又惹着殿下了?”
  闻濯松开他的领子,咬牙切齿道:“你同姚清渠到底是什么干系?”
  沈宓柔弱地笑了笑,左右言他道:“为何先前殿下待我不管不顾,如今却是似是拳脚相加,也不足以解恨?”
  “你一早就知晓先帝遗旨上到底写了什么,也清楚姚清渠那个混蛋儿子那日出门会死是不是?”
  沈宓虽生的是个灾星命,却到底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拿捏准了闻濯不会杀他的念头,半句都不多解释。
  夜里秋风萧瑟,冻的他淡薄的身子骨打了好几重颤:“殿下只手遮天,难不成还怕查不到么?”
  闻濯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是故意的、还是你没得选?”
  沈宓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我若是说没得选,殿下会信我吗?”
  闻濯沉默半晌,良久才答了一声。
  沈宓迷迷糊糊的,临了也没听清他答的是会还是不会,清醒过来时,人已经走了。
 
第7章  吴西楼
  或许是沈宓念念不忘的鬼话终于有了回响,他自提起自己那宁安世子的名头,名不正言不顺之后的第三日,宫中以司礼尊仪为首的礼部尚书吴西楼,就开始在早朝上当着闻濯的面含沙射影。
  他们惯用口诛笔伐,掺合着以往沈宓在京都惹出来的那些出名混账事,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大胆输出妖孽天收的发言。
  提前几日,就上书奏折,痛斥沈宓此人白占世子之位,是为该废,无恶不作,是为该死。
  上朝时,又拉帮结派在朝中骚动风向,令百官在伦理纲常之上默认要处死沈宓。
  再用朝廷如今正缺梁才挟之,以他们头上的乌纱帽作筹码,沆瀣一气地冲他们才上任的摄政王殿下示威——沈宓必须死。
  于是不按照常理出牌的摄政王殿下,随意大笔一挥,顺水推舟地撤了几位凑热闹的闲置官员,又借此机会顺理成章地推了几位新臣上位。
  随口讥讽了几句“尸位素餐”,“在班不思班”诸如此类的言辞,引得一众老匹夫心有不满。
  毕竟他们当朝数十载、效忠两任君王业业矜矜,先帝在时替他们攒起来的老脸舍不得丢,此刻倒是成了青竹风骨,没有阳关道一般的台阶他们却是也连腰都弯不下来了。
  于是当场掀了乌纱帽、摔了芴板,踩着官服指着高位上闻濯的鼻子就骂:“闻氏江山来之不易,他日必定毁要在你这黄口小儿手上!”
  闻濯难道在乎么?
  他不在乎。
  他一个半只脚都已经迈进菩萨堂里的假和尚,哪里在乎江山多少亩、美人多少数呢。倘若不是先帝临终非要传旨来召,他如何会踏入这乌烟瘴气的京城。
  他懒洋洋地伸手唤禁军把人拖了下去,眉头都没皱一下地下了一道“抄封令”。
  此举惊得朝中其余还在摇摆不定的大臣们心头一噔,眼见他如此软硬不吃不上道,心下立马决议要改换策略。
  于是齐齐跪下,高声喊了许多句:“殿下息怒。”
  傍边儿烂泥扶不上墙的小皇帝闻钦都他娘的看傻了。
  从前他观先帝上朝也没有这般豪横,反而为了牵制怕得罪这个怕亏了那个的,最后收下一箩筐“百家姓”、“绿肥红瘦”的美人充纳后宫作个摆设,还得白替别人养着张要吃饭的嘴。
  虽然他那时还小、却也明白这叫均衡各方关系拉拢人心,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自认为终有一日自己也会束缚于高阁之上,跟先帝一样,谁知他这被迫半路杀回来的叔父却不按照套路出牌。
  他莫名有些卡了一口浊气在嗓子眼儿里上不来的感觉,但是为了自个儿的江山社稷,他也不能容忍别人这样肆意挥霍,张了张嘴劝道:“皇叔,既然卫大人已引咎辞官,不如抄家封府就免了罢?”
  闻濯面不改色地回道:“他说你闻氏江山要毁,他明言咒你。”
  闻钦:“……”好嘛。
  满朝大臣瞬时头埋得更低了。
  闻濯掀了掀眸子看了一眼殿中朝臣,轻扣着身下座椅,颇有些没有耐心地说:“你们真以为本王吃了几年斋,便是个不懂荤腥的草包了?”
  殿中无人应答,众臣皆俯首帖耳。
  闻濯便又道:“卫大人为北辰鞠躬尽瘁十数载,未辜负北辰自然也不能亏待了他自己,酒楼、赌坊、勾栏院你们说哪一样他没往自个儿袖子里藏?还需要本王当面跟你们对对账么?”
  对账是不可能对账的,指不定一对高兴还会对出犄角旮旯里藏着的张三李四来。
  会做人的几位率先把“殿下英明”这几个字结结实实喊了出来,紧接着殿中“汪洋”一片,个个儿都如结草衔环一般待摄政王殿下忠心耿耿。
  闻濯一见老实了,便舍得开开金口说正事,一双黑的深不见底的眸子盯着殿中立着的礼部尚书吴西楼半晌,才喊他的名字——
  “吴大人,您执礼部数载,为人最是知礼明义、尊礼崇纪,也听闻自先帝起初登基,到后来封后、祭天、丧葬之礼,无一不是出自您亲手操办监看,身居此位多年您当之无愧,近来悉数封典也是多加劳累,方才见您在下欲言又止,可是有何异议?”
  料是闻濯自己都没注意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他一开口便是拐弯儿抹角的客套之辞。
  一旁从未听过闻濯夸赞别人的闻钦,更是目瞪口呆,心还说吴西楼这手脚也并不算干净的老匹夫,是如何荣获他这挑剔皇叔的青睐,下一秒便听见方才还站在众臣中间,一同默认要定沈宓死罪的吴西楼连忙摆了一套妄自菲薄的嘴脸说:
  “殿下谬赞了,老臣不过是在其位所司其职,礼部诸事上臣并未有旁的建树,也对方才之事没有任何异议。”
  闻钦以为,倘若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能有个出书的途径的话,他吴西楼必定要占京都西市铺子一鳌头。
  闻濯素来淡然的面上微微多了几分名为满意的情绪,他继续问道:
  “那既然吴大人并无异议,不如就在年底,将近来京都所流传的宁安世子的授封礼操办了罢,毕竟也是先帝亲手所拟的封号,”
  “先帝在世时便多为倚重大人,如今在天之灵,定然也是将大人视为在礼教上振国兴邦的栋梁,倘若他要是知晓北辰上下要为了这么一桩小事闹的鸡犬不宁,来日泉下相见,难免不会误会大人,你说呢?”
  吴西楼心说自己死后的事情都教他预料的差不多了,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这托高之词倘若没有沈宓那小王八蛋的掺合,他定然听的飘飘欲仙,但牵扯到先帝生前明旨,他亦是不好反驳,于是只好面色如土地应下了差事。
  闻濯见他为人还算识时务一时间晴空万里,大手一挥拟了旨顺带散了朝。
  这是闻钦登基以来同他这位皇叔一起上的第十七个早朝,也是闻钦头一回见他平时少言寡语、凶神恶煞的皇叔能够一口气说这么多的废话。
  他知晓是因为什么,便只好等到忠臣都退散完了才问:“皇叔是为了沈宓?”
  倘若他问的是“因为沈宓”,闻濯可能还会借着一时兴起多跟他解释两句,但他问的是“为了沈宓”,这四个字太过绝对,闻濯不喜。
  遂拂袖起身,连个正眼都没留给闻钦便凌布离去。

  转头……还是绕去了宁安世子府。
  是带着册封侯府和世子的章程以及明旨去的,上头明令写着封礼的日子和授封的所有准备章程。
  闻濯路上瞧了几眼,这明晃晃的纸上写的一片,实则多的是做样子的东西,他殷切极了地想拿给沈宓看,也只是因为想瞧瞧这人到底会有什么反应。
  算是怀着几分期待地来到宁安侯府门前,望见前院大门依旧紧闭着,如同大白天里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非要藏着掖着找自在似的。
  开门的管家瞧见是登门的是老熟人,客气话和撵人的话都懒得说了,直接请客进门差人去通报给了沈宓一声。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