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昊有这个自信。他就不信,自己多了这四百多年的见识,就能捞不着钱? 赵守正却不知道赵昊有这个自信,他自觉犯了错,这一晚上乖得很,竟破天荒的主动收拾起碗筷…… 当然,打碎几个碗是难免的。 …… 一夜无话。 第二天,父子俩睡到天光大亮,起床稍事梳洗,赵昊便进了厨房,准备生火热热昨晚的剩饭。 但看着黑黢黢张着大嘴的灶台,他却无从下手。连火都点不着人,怎么可能会烧灶呢? 赵昊正挠头间,赵守正也走进来。 “我儿为何发呆?” “不会烧灶……”赵昊如实答道。 “这有何难,且看为父小试牛刀。”赵守正又是得意一笑,准备像昨晚那样再露一手。 赵昊马上让开,瞪大眼紧盯着赵守正的一举一动,想要学习一下烧灶的核心技术。 片刻之后,小小的伙房中浓烟滚滚,父子俩灰头土脸的逃到天井里,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咳嗽连连。 “原来父亲也不会啊……”赵昊拿着毛巾擦脸,心情却毫无波动。他在赵二爷的磨砺下,愈发佛系了。 “我看你大伯烧过几回,没想到其中还有些深奥的门道。”赵守正的脸上灰一片黑一块,愈发显得刚刷好的牙齿光洁如贝。“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古人诚不欺我。” 过一会儿,他又感叹道:“看来你大伯还是很强的。” 赵昊翻翻白眼,懒得吐槽。 眼看一时半会儿是生不起火了,他收拾好自己,便出门道:“我去街上买早点吧。” “我要喝鸭血粉丝,吃南煎丸子……”赵守正马上点餐道。 “美得你……”赵昊撇撇嘴,不理会赵二爷的要求。“有什么吃什么吧。” …… 昨日上街买笤帚时,赵昊瞥见个早点摊子的招牌,挂在不远处的桥头上。 出来一看,那桥头上果然撑起了粗布拉成的棚子,棚子下白气腾腾,十分热闹。 赵昊寻着香气走过去,见摊子不大,只有四张矮脚方桌。这会儿时候已经不早了,稀稀拉拉几个食客坐在那吃早饭。 棚子另一边支着两口锅,那口大点的锅上,座着三摞高高的笼屉,另一口小一点的锅里滚着油。四十多岁,头发花白的摊主,正持着长长的筷子,熟练的炸着油端子。 这是一直传到四百年后的美食,赵昊当年念书时,没少吃过这玩意儿。他闭目嗅一口那葱花萝卜丝饼,被滚油激出的独特香味,不由深深陶醉。 真好,还是内味儿。 ‘噗嗤’一声少女的轻笑,打断了赵昊跨越时空的回味。 他睁眼一看,只见发笑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那女孩有着江南女子常见的白皙皮肤,面颊带着健康的红润,还有点可爱的婴儿肥,就像她手中端着的那盘微微透亮的小笼汤包一样。 “看什么看?” 见赵昊毫不客气的打量自己,少女板起脸来,可她睫毛长长的,眼睛大大的,即使嘟着嘴,也看不到一点凶相。 “呃,看有什么好吃的。”赵昊心说,明明是你笑我在先。 “还以为你光闻味就饱了呢。”少女想起他方才的痴样,忍不住咯咯笑起来。 她一笑起来,两眼眯成月牙,让人感觉多糟糕的心情,都会一下子放晴。 “巧巧,不要欺负人家。”一个头裹棉巾的妇人,一边跟食客会账,一边嗔怪女儿不要吓跑了客人。“这位小哥快里面坐……” “可以打包带走吗?”赵昊问道。 “当然可以。”送完小笼包的少女去而复返,脆生生的如数家珍。“有小笼汤包、菜包馒头、鸭油酥饼、油端子、油果子,还有白粥、鸭血粉丝、豆腐脑,还有鸡蛋,咸鸭蛋……” 赵昊没想到,这连店面都没有的摊子,早点的样数居然还挺全乎。 他略一沉吟,便道:“两笼包子,两碗鸭血粉丝。” “一共十文钱。”少女将包子装进了纸袋,又看着赵昊道:“你的碗呢?” “没带。”赵昊两手一摊,他还不习惯点外卖要自备餐具。 “这次就算了。”少女却没为难他,将两大碗鸭血粉丝折进一个白瓷汤盆中。“记得送回来,下次记得自己带碗。” “多谢。”赵昊便客气的付了钱,一手拎着包子,一手托着汤盆,转身小心翼翼往家去了。 看着他托塔天王似的背影,那叫巧巧的少女,又是一阵忍俊不禁。 不一会儿,赵昊进了小巷,就看到昨日那刀疤壮汉,提了一柄寒光闪闪的菜刀,冲进了自家院子…… 赵昊吓得一哆嗦,手一滑,汤盆摔落在地。
第十六章 延迟惹的祸 ‘难道他爹用了我的方子,一命呜呼了?!’ 那一刻,赵昊拔腿就想逃跑。 他细胳膊细腿才十四五岁,还远没到见义勇为的年纪。 却又想到赵守正同样手无缚鸡之力,若被自己连累出个三长两短,那可真叫货真价实的坑爹了…… 何况这几日父子也算共患难过,赵昊实在没法撇下赵守正一个人逃跑。 也不知哪来的勇气,他对那被汤盆摔碎声吸引转头的壮汉,颤声高喝道: “冤有头债有主,方子是我给你的,休要伤家父性命。” 壮汉看到赵昊,两眼一瞪,便提着刀转身朝他走来。 赵昊见有街坊探头探脑,心下稍安,强作镇定的呵斥一句。“朗朗乾坤,太平天下,难道你不怕王法吗?” 壮汉闻言眉头一拧,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刀。赵昊便见他嘴角挂起一抹狞笑…… 赵昊登时破功,一边往后退,一边带着哭腔道: “况且,当时说好了,治不好也不会找我的……” 就在赵昊快要吓尿的当场,却见壮汉将手中刀往地上一丢,居然双膝跪地向他磕头开了。 “呃……”赵昊登时愣在那里。 然后便听那壮汉高声道:“恩公在上,高武给你磕头了。” “这……”赵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远处看热闹的街坊,也都被这一幕惊呆了,窃窃私语起来。 “咦,不是要杀人啊?” “这凶神怎么给个毛孩子磕头?” “没听高武管他叫恩公吗?” 这时,赵守正听到动静从院中出来,看到这一幕,登时扼腕叹息道:“惜乎哉,鸭血粉丝汤,覆水难收矣……” 那不是重点好吗?赵昊险些暴走,看看赵守正,又看看那自称高武的壮汉,没好气地问道: “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高武说话慢半拍,刚要开口便被赵守正抢了先。 “你前脚出门,高壮士便后脚上门,一进来就给我磕头,说你把他父亲从鬼门关上救了回来……” “啊?救回来了?”赵昊一阵张嘴结舌,看看地上雪亮的菜刀,苦笑问道:“那你拿个刀作甚?” “我……”高武这才知道,小恩公误会自己了,不禁羞愧满面,便愈发说不出来了。 “他还提了五斤肉做谢礼,见咱们家没刀收拾,就回家取刀了……”赵守正替高武解释。 高武却只看着赵昊,半晌方汗颜道:“高武该死,从小有说话慢的毛病,让恩公受惊了。” “哦,是这样啊。”赵昊这才定了神魂,只觉后背已是湿了一片。心说你不光说话慢半拍,笑起来还无比恐怖。 赵守正也拍拍高武的肩膀,温声道:“高壮士快快起来,进屋把肉收拾好是正办。” …… 回到自家院中,赵昊一屁股坐在水井旁的破杌子上。 方才可把他吓得不轻,这回儿还觉着腿肚子发软呢。 只见高武进去伙房不一会儿,就用麻绳提着切好的肉条出来。 ‘干活倒是挺麻利。’赵昊心中嘟囔一句,便问道:“你爹的病,真的好了?” 高武咧嘴一笑,先将那一挂猪肉悬入井中镇好,然后才回答道:“回恩公的话,小人按照恩公说的法子,在河边找到了那种臭臭的黄花蒿。” “不要叫恩公。”赵昊摆摆手,起身准备打桶水,洗洗脸上的汗水。 高武说话虽慢,动作却快得很。见状忙抢过赵昊手中的水桶,毫不费力的三两下就打上一桶水来。 赵昊一边洗脸,一边听高武慢悠悠说道: “小人又按照公子的方子,将那黄花蒿泡酒绞汁。结果我爹上半夜喝了,下半夜就不烧了,也不抖了。早晨便能正常说话了,还喝了一大碗粥,让我赶紧来替他向恩公道谢呢!” 赵昊接过高武奉上的毛巾,擦干净脸,洒然一笑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心中却难免有些后悔,因为方才那场误会,现在怎么装都有点不太自然…… 好在高武对他满心感激,根本没在意赵昊方才露怯的样子。 “对公子是小事,对小人可是天大的事情!所谓‘救父之恩,如山如岳’公子的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 一旁正在吃包子的赵守正,闻言奇怪问道:“高壮士,听你说话颇讲究,不像是正经铁匠?” 赵昊不禁翻了个白眼,接过赵守正丢过来的包子。心说有这么说话的吗?难道人家是不正经的铁匠吗? 高武要回话时,心里却又犯了难。原本他称呼赵昊为‘恩公’,赵守正为‘老恩公’,但现在改口称赵昊为‘公子’,却没法称赵守正为‘老公子’的。 他只好沉默不答,先进去伙房,帮着三下五除二,弄好了灶台。这才想好了称呼,出来回话道: “回老爷的话,小人的父亲才是铁匠。小人曾在戚家军中当个队正,大帅命我等识文学字,斗大的字也能认识半箩筐。” “哦?戚家军?”赵昊闻言眼前一亮。 戚家军可不光只在四百年后大名鼎鼎,在此时便威震天下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大明抗倭能取得最终胜利,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要占大半的功劳! 便听赵守正奇怪问道:“不是听说戚大帅升任神机营副统领,戚家军月初也北上蓟州了吗?你怎么没跟着去啊?” “小人本来是要跟着北上的,路过南京时,却见家父年迈孤单……”高武这次倒没延迟,显然方才一并打好了腹稿。 “便求着将军放我回家侍奉老父,现在小人已是平头百姓了。” “原来如此,倒是孝子啊!”赵守正说着话,大有深意的看赵昊一眼。 “看我干嘛?”赵昊嘴里塞着笼包,吐字不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要跟高壮士学。”赵守正一本正经的教训道。 …… 高武挂念着老父,和赵昊父子说几句话,便急忙回家了。 进屋时,他见父亲已经能坐起来了,脸色比自己出门前,又好看了一些。 “送把菜刀去了这么久?”高铁匠奇怪问道。 高武将凌乱的屋子收拾了一番,才回答道:“看恩公父子的言谈举止,该是手不沾水、眼里没活的富家公子,定是遭了难,才沦落到咱们这种地方的。”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46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