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二十年后,一个被称为“琵琶绝手”的人天下闻名。 十余年间,他不断有新的琵琶曲传出,每一首皆可称得上旷世名作。 就在数月前,第十三首曲子问世,“琵琶绝手”传出话来,称此曲之后,再无他作。 还将这十三首曲子编为一本集子,就叫《行旅十三绝》。 此消息一经传出,登时闹得沸沸扬扬,无数人有无数个疑问亟待解答。 但这位琵琶绝手鲜少露面,几乎没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更不要说寻找他的踪迹了。 * 除夕,京城,山间凉亭。 顾眇白衣素服坐在石凳上,手捧着琵琶望着眼前年年如一的梅花出神。 他又一次想起许文恪转交的顾眇的信,上面说,他总是在这里听自己练琵琶。 那封信很长,足有十几页,事无巨细地写了他从认识自己到决定返回为自己赎身的全部过程。 里面有很多事情他甚至一点印象都没有,许久以后,他才在记忆的夹缝里寻到一点蛛丝马迹。 如今,他又坐到这处凉亭,可那个会在山头大石旁殷切望着自己的人却再也不会出现了。 那日从竹筒系带中取出拼凑的信,读完里面的内容后,他便吐血晕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自己已经躺在床上。 短短百余字的信他反复读了几个月,期间想要再游回去,却都被许文恪阻拦,最后怕他逃走,干脆就锁在房间里。 “我不管你要干什么,你的命是我兄弟给的,你必须替他活下去!” 许文恪恶狠狠地盯着他,目眦尽裂。 睐儿也不遑多让,怒骂:“凭什么?我问你他顾东望凭什么让我背上这么重的担子,他为什么要去死,他为什么不带着我一起死,为什么要留我一个人在世上!” 然后,许文恪就将那封长信丢在了他身上。 总有十几日,他没有再发疯,而是将自己关在房子里一声不吭。 有那样一个人殷切而长久地爱过自己,在自己未曾明确知道被束缚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计划自己的逃离。 他舍了一条命,最后一刻留给自己的字句里却仍是小心翼翼。 他说,黄泉彼岸,花开灿烂,缓缓来寻。 昔年吴越王盼望妻子早日返回,去信之时却只道“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注1]” 顾眇在信末的的这十二字,分明存着期盼自己好好活着,又顾忌负担太重的意味。 隐约间,睐儿仿佛能听见那人魂魄附耳,柔声慰藉。 五年后,海上风云骤变,往日的太子卷土重来,扬言靖难。 又过了一年有余,皇帝换了个人做,他们这些滞留在外的人纷纷回到故土。 睐儿一面将顾眇生前的画作整理成册,托付给许文恪盯着刻印出版,一面背着竹筒、捧了琵琶去了那十二张画所在的地方。 每到一处,望着那陌生却又熟悉的山水,回忆起顾眇说的那些趣事,睐儿总觉在与他把臂同游一般。 眼前的景色与旧日脑海中的想象交织,混杂着那人的讲述,睐儿信手拨弄琴弦,妙曲天成。 十几年来,他走过了画上所有的地方,期间受邀见了罗尚一面,在皇宫的画院里见到了那幅山水画的真迹。 临别之际,罗尚给了他一个锦盒,打开一看,熟悉的笔触叫他几乎落下泪来。 顾眇仿了几十张这山水画,留在别院的与他一同湮灭在火中,带给常恒的被自己撕毁。 只有眼前这张被肖启蛰带走的留了下来,这些年来他也尝打听过,但都没有消息,却不想今日再次见到。 睐儿哽咽道谢,携了这画随着商船去了一趟泰西,终于凑齐了《行旅十三绝》。 逆旅归来,他回到了这处凉亭。 拨弄琴弦,却发现自己已经再弹不出当日那些糜艳的曲子了。 尝试了几次都失败后,他将琵琶放下,取出放在竹筒中的画卷。 此去经年,纵使他用尽法子,画纸也依旧变得老旧。 小心翼翼地一张张展开看过,那些回忆了的言语再次在耳畔响起。 “此处的山路颇难行走,又赶上半路下雨,更是泥泞不堪。” “好在山脚下有一酒家,我叫小二温了几两浊酒暖身,又使钱添了炭火将衣物烘干。那小二也是个心善的,从厨房端了碗姜汤来,热热地喝下去,发了汗,这才侥幸没有着凉。” …… “那日与好友行走至此,接了山泉煮茶,清香异常。” “林间蝉鸣鸟啼、流水潺潺,行动间脚下时而传来枯枝断裂的声响。我与友人捉了肥鱼,刚架好了火就被一只狐狸叼走,害我们饿了半天肚子。” …… 睐儿的手指游走到口衔鱼儿的狐狸之上,怅然叹出一口气。 原先的那幅被自己撕碎了,后来画这幅时缺了朱砂,自己买回来以后却又发生了那样的事,导致全洒在地上。 此后竟也没再补上颜色,火红的一只狐狸就这般变成了白色。 睐儿轻轻勾起嘴角,喉咙里忽然涌起一股暖流。 哇地一声,一注鲜血喷在狐狸身上,艳丽刺目。 许文恪找到睐儿时,后者已气绝多时光。 * 多年后,坊间的说书先生爱说一段传奇。 传奇的主角是琵琶绝手与丹青圣手,书中朝诡谲、教坊争斗、爱恨情仇不一而足,惹得听众哭笑怒骂,久久不愿离去。 只道是:琵琶丹青遇风月,尘世黄泉情相牵。 (完)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0 首页 上一页 2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