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好盼头,平常多吃点好的,补补身子,来年就抱娃娃了。 陆杨想得好,跟着催他快点动身。 陆林哭笑不得,“哪能那么快?还要把我大哥叫来教一教才好。” 陆杨又催他快点教,“年底之前要去的,我等着你的。” 他到时都不在府城了,怎么等?但陆林说好。 他们回县里待不久,县里落脚歇一天,次日回庄子上。 门庭已经改了,有人在盖族学。他们一家回来祭拜谢岩爹。 沿路的官道上都站满了人,比举人返乡时热闹数倍。 县西四个村子都有来人,县里也有些百姓跟来,有些是看热闹,有些是艳羡。 谢家的族亲被人挤兑得无地自容,整个上溪村都满脸菜色,面容憔悴。他们知道自己做过什么,后悔与恐惧与日俱增。 陈家湾的人扎堆,一拨人跟着陈大舅,说这算远亲了。一拨人跟着陈老幺,问他敢不敢上去攀亲。两头一喜一怒,周边都是笑声。 黎寨里来了些人送礼添砖,拉了几根上好的房梁来。新宅子和族学都能用上。 二田在随行的人之中,跟着大家伙看新科状元。三苗问他要不要去府城,二田假装不懂,说:“送货就去。” 对他们这些久居县城、久居村落的人来说,整个三水县的变化都很轻微,但属于谢家的庄子,却远近扬名。 谢岩提前回来,添置了些良田,花费都比往年高。他家附近的土地,是香馍馍了。很多人买来沾文气。 这让谢岩很不高兴。他本来想说一文不给沾,想想这些人花钱也是为着后代出息,叹口气算了。 他们在县里待不了多久,陆杨给他林哥哥铺路,陆家屯和上溪村都去了一趟,对于陆林去府城的事,两家都没敢有意见。 往返路远,上京还要些时日,他们即日回府城。 陆柳和黎峰给登高楼下帖子包场,楼上楼下,都是三水巷的人。 谢岩携带家眷,先去了崔府。 早说了数次不见不见,他一上门,崔老先生就没辙,让他们进屋坐了会儿。 他已经教过谢岩,今天对陆杨说了几句。 陆杨机灵,却有气性。到了京城,遍地是贵人,夫郎的地位,是男人给的。在外受气、遭人白眼,是常有的事。让他不必因此介怀。 “人有聚散,在京城更是如此。今天还在刁难你的人,明天指不定去了哪里。过好自家的日子就好了。” 要做生意也是可以的。没谁说夫郎不能到外面做生意,能承受住那些声音,他想做什么都可以。但同理,那是一个讲究官职官阶的地方,须得看开看淡。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去做就行了。 陆杨听得想哭。人生的缘分说不清,有些人会很坏,有些人又不求回报的好。 只是可惜,人都要往前走,会有许多无奈与不舍。他跟谢岩一起磕头,跟他告别。 登高楼的席面在中午,外头艳阳高照,屋里却像华灯初上,每个人都酒过三巡般,说话都有几分醉意。 楼上楼下都是陆柳和黎峰招呼,这里落座,那里上菜,又让人吃好喝好,又让人大声笑笑。 两个小宝跟不上陆柳,只好缠着陆杨喊爹爹,要饭饭。 陆杨带他们见弟弟,教他们认小肉包和小糖包。 他们全都喊“包包”,喊着喊着就成了“抱抱宝宝”“宝宝抱抱”,这个连词他们经常说,说得十分顺嘴。 陆杨又招呼陆柳和黎峰过来吃饭,让他们歇歇。 “不用招呼那么仔细,我看着都替你们累,你们怎么不把饭喂人嘴里?” 陆柳当即拿小碗夹菜,要喂给他吃。 陆杨没推辞,张嘴接了。 在他们旁边,黎峰跟谢岩碰杯喝酒。 他们聚在一起,家里摆席面,上茶多过上酒,谢岩更是没陪黎峰喝过几回。 他俩碰杯数次,谢岩酒量不佳,先叫了停,要拿画来看。 “我紧赶慢赶的画完了,你们一家都在上面。” 黎峰接了画卷,打开来看,嘴里不饶人。 “你再多画画,以后改当画师,省得吃读书的苦。” 这是个出路。谢岩说:“当官混不出来,就去当宫廷画师。” 黎峰:“……” 说他胖他还喘上了。 画卷是横幅,展开一卷,是三水巷的巷子口。 巷子口,住着两个爹。他们家还住着贺青枣。 画面从他们开始,他们往前看,画卷往后展开,斜对门有鲁家,再斜对过去,又是罗家两个门户。罗二武家和陆柳家对着,陆柳家和陆杨家挨着。 这是一幅长卷,亲朋好友都在门前张望,或笑或闹。一家有一家的样子,合在一起,是市井日常。 这画取名叫三水巷,卷尾写着小小的“人有重逢时”。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73 首页 上一页 37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