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杀人有罪,刘芍的年纪也过了未成年保护法,但小白的良心实在无法让他真的看到一个受害者去死。 还没正式上班,已经开始感受到大侄子偶尔的头疼是为了什么了。 刘芍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她大概听懂了暂时自己不会死,要过一段时间才死。 只是多活一段时间而已,对她来说没有什么区别。 而对官员们来说,皇帝这是嘴上一套,做着一套。 而下面的官员们则是齐齐看向皇帝,最后是丞相发声,站出来率先认可了此次判决:“臣,谨遵圣喻。” 其他吵了一上午的人也在权衡之后暂且认可了皇帝的做法,等到刘芍被带走,皇帝也走了,一群官员们才站起来出去。 离了巍峨的大殿,三三两两成群,开始讨论起皇帝和皇帝的判决。 丞相公孙弘和御史大夫朱平走在最后,公孙弘咳了两声,年老佝偻的背都有些抖了。 他感慨道:“陛下为梁王时,虽籍籍无名不甚出彩,却另有丘壑。” 比他年轻一点,身体也好一点,基本是朝野公认下一位丞相的朱平也感慨道:“比之其他诸侯王……先帝,果然还是贤明啊。” 本以为先皇做皇帝两年就病在床榻,还没个儿子,一时任性就想选个和自己关系近的。 大家都以为他是乱选的,现在看来,他可不是乱选的。 国孝期间不行刑,这说出来自然是尊敬先帝,合情合理合法,但这么大的案子,也是可以特殊时期特殊办理的。 皇帝以国孝为名拖着,但国孝也顶多是前三个月禁止宴乐婚嫁战事,四十九天内禁屠宰。 而现在九月二十八,甚至等不到三个月结束,十月初五祭完天地和宗庙,皇帝就会大赦天下。 刘芍名义上依然是罪人,因杀人被定罪,却也没有真正为此送命。 既保证了晋律的威严,又兼顾了朝野上下对她的孝行的肯定,也警告后来者不要随意效仿。 还处置了玩忽职守的县令,因为她而设置了登闻鼓…… 皇帝在没有名义但实质就是朝会的殿上,一共也就发了三条命令,每一条都让他们两个从武帝时期管理大晋朝廷到现在的三朝元老都挑不出刺来。 公孙弘:“本以为老夫身子老了,现在看看,还能再多站站。” 公孙弘作为一国丞相,是不认为刘芍该死的,可更不认可孝义下的私刑无罪。 处置阜阳县令、按律定罪拖时间拖到大赦天下,这些方法他也想到了,但是总要看看皇帝到底对治国是个什么理念,对百姓、官员又是什么态度,就一直没说。 新帝比他想的还要优秀,公孙弘想得到的,他也都很能想得到;甚至他的眼睛是往下看的,愿意为了他的百姓设置一面登闻鼓。 经过柩前登基和刘芍案子的审判,公孙弘很欣慰,皇帝年轻,但是个能立得住的,比记忆里武帝其他的儿子都要好的多。 至少在果决方面,皇帝做的很好,不是那种容易软耳根子,三两句话就朝令夕改的。 不过也是,要是武帝其他儿子真能争气点,怎么会让武帝宁可立了皇太孙,也不愿意培养有儿子的他们。 “丞相说笑了,您还年轻着呢。”朱平也笑了。 朱平虽是坚定的按晋律执法那一派,但也清楚刘芍的案子要是不想引起朝野的太大波动,最好是不能按晋律那么判。 他其实对皇帝保下刘芍的做法内心并不赞同,但也知道这是对大晋最好的审判方式,看得见皇帝的立场。 至少皇帝是尊重晋律,也不愿意晋律被忽视,设置登闻鼓的目的也是为了鼓励百姓走合法途径找朝廷处理事情。 朱平摸摸自己的胡子:“陛下从前,晋律确实有认真学。” 从前的梁王长于深宫,靠着先皇上位他这个小皇叔才有了点存在感,但人不是宅在阳泉宫就是在北岭山。 群臣和两位太后认可他的继承合法性,就去深挖他以前的经历,听说跟着皇太子也就学了文字和晋律,别的课程都是听一听就自己闭眼去打他那什么‘打坐’去了。 朱平可是也有朋友就做过皇太孙老师,他们都说梁王性子古怪,尊敬师长却半点不听他们的课,本来也就是重点教育皇太孙的人自然也就不管他了。 现在朱平觉得很爽,文字是基础不算,皇帝以前那是对别的课程兴趣缺缺,但认真学了晋律的! 公孙弘没觉得皇帝是朱平心中的那种拥护晋律的君主,他走之前提醒道:“登闻鼓的事,我不操心,但是阜阳县的事,你派个御史府可靠的官员去。 打死刘家人在后,贿赂县吏,强买田地在先,消息也散广一些。” “是,平已经有了合适人选。”朱平对着他作揖,明白老丞相是什么意思。 阜阳县的事,正好也给下面提提醒,这次是做官名声上没事,只是手下吏员捅了篓子,但到底地方官怎么样他们自己心里有数。 还纵着地方大户,不多加约束,回头出了事,有人直接跑来洛京击鼓鸣冤,那就等着和阜阳县令一个下场,少说也领个失察之罪,一家子三代以内不能做官吧。 两个老臣子继续并肩往宫门外走着,心里都在想着接下来要处理的一堆公事,但也有个共同的疑惑—— 长在深宫,从小也算是锦衣玉食不缺的皇帝,怎么会对刘芍这样的百姓有那么多的、耐心? 如果小白知道了两位资历最大老臣的想法,恐怕也是会对他们的同样抱有疑问。 你管他重开之后的生活,叫锦衣玉食?
第12章 安排 离了议事大殿,小白又跪坐回大侄子灵柩前,重山和童明安静在他左右随侍,其他宫人越发不敢看他。 这座宫殿的人都是侍奉先皇的,对小白并不陌生。哪怕在诸公的拥立下,小白登基了,在他们心里,这也还是昔日的梁王。 经过今天皇帝和诸位大臣对刘芍的讨论判决,他哪怕还没有正式登基,也已经在玄雍宫众人的心里算是真正的主人了,能行使生杀大权的那种。 除了念经,小白不是个什么都会自言自语说出来的人,今天殿上的一切,他都是默默心里和大侄子说的。 感慨大一统国家思想没有定型统一时候的有趣,那些大臣为了一个议题争辩的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 虽然好玩,但是效率太低了。 不过他看了一眼,朝上大家的,基本上自身的气都很清正,没什么大奸大恶之徒,比他想象的好得多。 话说求定,我早该想到的,作为皇子都是日常吃个小米饭,只有盐巴的烤肉和一些炖菜而已,我一个能参加食修大赛的人都被迫辟谷,普通人生活条件那肯定更差。 宫里的人还好,顶多就是瘦小一点,但是看见一个外面的未成年面黄肌瘦营养不良,我真的很闹心。 小白想起了小时候,教识字的老师给他们写几个重要粮食的字。 等到老师走了,他们俩在练字,另外还有其他教育的大侄子会来和他显摆自己从其他地方新学到的知识,比如大晋每年收税的粮食都是什么,多少斤两。 那时候小白还问过,那百姓的粮食够吃吗。 他记得,大侄子说的是应当够吧。 来到这个世界的他,比在修仙界还没什么归属感,修仙界他好歹是身穿,在一个和平的地方去认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知识,也有了不同的朋友。 但转生以后的他对大晋却没什么归属感,这里和他的家相似又截然不同。 比如这个世界也有尧舜禹,也有周天子,但是春秋战国的走向却都没有小白记忆中的那些成语故事了。 同样不同思想的学派众多,哪怕有不少思想很眼熟,但没有他熟知的诸子百家。 再比如他没见过几次的爹,统一天下的晋武帝。 对一统天下的第一个皇帝,他刻在DNA里的记忆都是秦始皇,wuli政哥,以至于皇帝自称仍然是孤,而不是朕,都能时刻提醒他这里的不一样。 中原皇帝不称朕,这哪个兔子受得了的。 一心只想继续修仙飞升回家,麻烦的事都有大侄子给他处理了,他确实每天就是打坐修仙,观星练剑,重新捡起以前修仙界的不同职业。 被侄子托付了皇帝的身份,他也只是觉得好奇,奔着新练个职业的心态接了的。 可是看到那个面黄肌瘦的孤女,一个这个时代千万人中的一员,他发现自己无法做到不在意。 可能是被家里和修仙界惯坏了,让他看见刘芍才想起来,饥饿,哪怕在新世纪,也依旧是地球绝大多数人的常态。 可这是不应该的。 无论是在粮食足够养活全地球人的新世纪,还是在这个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大晋,他都受不了有人会因为饥饿而死。 摸着木柩,小白缓缓吐出一口气。 “重山,掖庭那边,你去吩咐一下,不必给刘芍上镣铐,也无需监管。就把她当做一个普通宫人,派些洒扫的活。 不,让织室找人教她织布吧,学点东西。” 等登基后大赦天下,刘芍也是要回家的。 这时候的晋律里,女子是可以拥有土地的。刘家原本的土地,还有张家死光了后分给苦主的土地,她都应该拿着。 作为现在的大晋名人,刘芍拿了这些,也没人会说三道四。 但是只有她一个孤女,那么个瘦弱的身体自然是无法耕种,无论是她只收取少量租金租种给别人,还是卖了地,也不够她生活的。 没了爹娘,什么亲戚都不能太信任。至于让这么个身体都没发育好,营养不良的小姑娘,直接嫁人有个家……嗯,他倒也没那么丧尽天良。 小白想着,还是要教给她点能生活的技术,让她不论作为刘家这户人口的独苗,还是日后嫁人了,也能维持生活。 这么多天第一次得到小白吩咐的重山领了命,躬身退下,出了殿就立刻去办这个事。 皇帝记得他,也知道他在宫廷多年跟着先皇办事可靠,第一次审理案子后的后续也愿意交给他来办,这当然是让他心安。 于是本该安排自己手下去办的小事,他也要亲自跑这一趟,力求事情办的尽善尽美。 今日议事的时候他也在殿上,那些大臣后面争执辩论起来,他可是在边上把皇帝的反应看的一清二楚。 皇帝不讨厌下面的大臣争辩,但要说他对下面的观点都持什么看法…… 在重山看来,他侍奉的这两个年轻的皇帝都一样,都对那些大臣们的不同看法没什么看法。 但是对杀了人的孝女刘芍,或者说刘芍这个出身卑微的百姓,皇帝都比对其他人多了很多耐心和关注。 经历过先皇登基,重山知道大赦天下是天子登基后的程序。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3 首页 上一页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