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陆行的淡定相比,端彦就有些放不开——毕竟杜导那级别的大导演坐在他面前,之前又完全不认识,要想立马进入熟人状态实在有些困难。 端彦确认了一遍:“真要开直播啊?”他边说边朝陆行挤眉弄眼,用过于灵活的面部表情表达他对杜导是否喝醉了的怀疑。 陆行端起一旁的茶壶给端彦倒了杯茶,用实际行动证明,这桌上连瓶酒都没有的事实。 所以不是杜导喝醉了,而是他真觉得直播这个新东西挺有意思。 端彦再次确认:“那等会直播的时候,我能问几个电影相关的问题吗?” 杜导:“都可以,你不是小陆的朋友吗?到时候你们聊,我看心情回答——直播开了吗?” 端彦把直播设备拿了出来,一边设置参数,一边压低声音问陆行:“这么随随便便就开直播,真没问题吗?” 陆行也压低声音道:“你运气好,傅导还在首映式跟影评人和记者交流,没在这。不然他肯定得拦着杜导。不过你再磨蹭下去,等傅导跟过来了,那就别想了。” 那还说什么,机会只有一次,眼看着它错过才是傻子。 于是这场充满了偶然的直播就这么开始了。 【端狗今晚不是看电影去了吗?怎么突然开直播了?】 【今天直播吃火锅?】 【等会,是我眼花了,还是端狗对面坐的真是陆行?】 【我靠!杜导和陆行!】 【端狗!你牛逼!】 端彦找了个合适的拍摄角度,将摄影机放在能拍到陆行跟杜导的位置上,画面最中间是翻滚的火锅。 端彦进入了状态,跟观众打了声招呼:“大家好,我里是《端着干嘛》的主持人端彦。我们节目很荣幸能迎来这两位特殊的客人……” 他在那边说,陆行跟杜导在那边自顾自的聊天。 杜导:“他现在又是在干嘛?主持?直播也要主持吗?” 陆行跟他解释:“得跟观众互动。直播跟其他节目不一样,它的互动性很强。” 虽然弹幕都在吐槽他跟陆行他们是两个画风,但端彦还是坚强的介绍完了‘特邀嘉宾’,进入了下一个流程。 “其实我不是特地来直播的,我本来只是想打电话问陆行几个关于电影的问题,不过杜导特别热情的邀请我来聚餐,所以我就为你们争取到了这次直播机会。” 端彦一边看弹幕一边道:“对,《旅途》首映式刚结束,电影很有意思,跟杜导以往的电影风格有很大的区别……” 杜导兴致勃勃的插入对话:“因为本来打算拍成纪录片,没有剧本,拍摄的素材也全是真实反映,所以我最后剪辑出来的成品,也受到了影响……”他停顿了下:“准确来说,这部电影是我们所有人一起创作的,导演对电影的影响反而是最少的。” 【电影一放完,杜导跑得比谁都快。我以为他是不想讨论电影,但看杜导在直播里侃侃而谈——合着他跑那么快,纯粹是饿了?】 【我没看电影,《旅途》好看吗?】 【怪不得看完电影的观后感里都提到这个文艺片的内核很积极——拍综艺能不乐观积极吗?】 【笑死,不愧是拍综艺衍生的产物,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 端彦接上话茬:“那杜导您觉得谁对电影的影响最大?” 杜导朝陆行抬了下下巴:“喏,还能有谁?当然是男主角,你没发现,他串联起了整个电影吗?” 端彦看了眼弹幕:“有弹幕说,《薪火相传》拍摄时,就是以陆行为核心串联起整个节目的。考虑到《旅途》跟《薪火相传》的节目素材有部分重叠,这是不是就是陆行是绝对主角的原因?” “你们看综艺的时候,没发现他在严pd的镜头里闪闪发光?”说到这,杜导来了兴趣,详细解释道:“这么说吧,那些素材里有一大堆灰暗色调的,但陆行的色调就是亮的……” 杜导拿着筷子比划:“他的存在,就是那种压抑低沉基调里的光。画风这么特别的素材,谁能忍住冲动,去剪什么纪录片?反正我不能。” 【多夸点,我爱听。】 【噫,这些导演夸起人来,简直一套又一套。】 【好家伙,黄导夸黄导夸,黄导夸完杜导夸。照这个顺序下去,下一个是不是该轮到刘导夸了?】 端彦:“那我可以理解成,陆行是《旅途》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吗?” 杜导夸得停不下来:“他太适合大屏幕了,他往镜头前一站,故事就有了。那些需要深入挖掘的东西,都藏在他平静的表面下,越是晦涩难懂,越能拍出感觉。” 端彦给陆行递了个话茬:“陆神你看完电影有什么想说的吗?” 陆行跟杜导碰了下茶杯:“导演牛逼,拍的真好。” 端彦:“我觉得你在糊弄我,而且我有证据——有没有更深入一点的感想?” 陆行敷衍的明目张胆:“我又不是影评人,要那么深入干嘛,知道这是一部好电影就行了。” 综艺人太难搞,端彦将注意力转移回杜导身上,他扫了眼弹幕,问出了观众好奇的问题:“《旅途》里有陆行进剧组拍摄的片段,其中有一场雪地拍摄,您能跟我们讲讲这背后的故事吗?” 杜导有问必答:“哦,这个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当时遇到了极端气候。因为温度太低,剧组没法正常拍摄,黄导就给陆行搞了个特训,雪地拍摄那一场,就是特训的一部分。” 端彦试图走抒情路线:“极端气候,温度那么低,特训的时候很辛苦吧?” 杜导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想拍出好的画面哪有不辛苦的?不过陆行当时那个状态确实有点不疯魔不成活的意思……不过这个你们不应该意外啊。如果你们看了《旅途》,就该清楚陆行是个什么样的人。《旅途》讲的是人生旅途,而陆行是电影剪辑的灵感来源,我就差把那几个月的拍摄中所看到的陆行摊开来放在你们眼前了。” 【总结一下,这话的意思是,这电影拍的是陆神的人生旅途。买票去了,哪怕真催眠,我也要撑着看完。】 【这么好的宣传噱头,之前居然一个字都没透露?要是提了,我早抢首映式的票去了!】 【我现在不奇怪杜导跟陆行的关系为什么好了,谁会不喜欢陆行这样又有天赋又努力还充满了正面情绪的小朋友呢?】 端彦转向陆行:“陆神,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卖个惨?” 陆行摆手:“这有什么好卖惨的。多亏了这次特训,我才摸到了一点演戏的边。所以我特别感谢黄导,也特别感谢这次特殊的拍摄经历。” 端彦点了点陆行:“什么叫情商?这就是情商!要不是火锅咕噜噜的直冒泡,我都差点以为咱们是在颁奖典礼的直播上。” 【我觉得陆神真是这么想的。】 【看完《旅途》就知道了,陆神一直都是用正面的心态面对世界,会这么想太正常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世界对待你的方式取决于你看待世界的视角。如果你自哀自怨,那么人生也将充满灰色压抑的不幸,如果你坚韧不拔,那么乌云散去后的天空终将晴空万里。】 弹幕异常热闹,包厢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推开了,姗姗来迟的傅杰站在门口,朝众人投来不赞同的视线。 直播突兀结束,为这场狂欢按下休止符,但带来的影响仍在扩散。
第157章 第四个综艺30 某小众论坛。 《‘旅途’的票房是什么情况?文艺片票房涨幅这么逆天?》 【楼主:我特地去看了电影评分,中规中矩,反正不算高,考虑到导演是杜宇轩,这评分已经算低了。但票房怎么这么高?】
【楼主没关注这几天的新闻?给你提供几个搜索词:陆行人生旅程 于多尔,去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吧。】 【我还以为《旅途》讲述的是陆行的人生旅途这事全网没人不知道呢。谢谢楼主,你的出现给我带来了些许安慰,证明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不被污染的净土存在的。】 【楼主:我上班的地方连不上外网,而且是封闭式的工作环境。前段时间一直在加班,好不容易放假,打算去看个电影,结果发现同期上映的电影里,《旅途》这个文艺片的票房一骑绝尘,连有某某站台的喜剧片都跟不上,我差点怀疑我进了平行世界。】 【楼主多久没上网了?不会连陆行都不认识吧?】 【隆重的跟楼主介绍一下,陆行,主持人兼演员,又名奇迹创造者、历史书写者、移动的热度制造机,仅凭一个名字就能在网上掀起狂风巨浪的男人。】 【牛逼这个字我已经说倦了,现在只想找一个没被‘陆行’这个名字污染的地方——请问,我现在隐居还来得及吗?】 【我建议你学楼主,断网加封闭式的工作环境,还你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 【我强烈要求把陆行踢出新演员的名单,哪个新演员跟他一样,能有这么离谱的号召力?】 【楼主:我搜索回来了,有个问题想问一下大家,网上都说《旅途》票房这么高全是陆行粉丝拉上去的,这是真的吗?】 【假的。除了陆行粉丝之外,还有综艺粉、路人粉、凑热闹的普通人以及因为《旅途》大面积刷屏而产生好奇的观众。要是光靠粉丝就能有这个票房的话,那大家以后干脆把陆行供起来算了。】 【不过《旅途》票房一骑绝尘确实跟陆行有分不开的关系,比如说陆行带来的热度导致这部电影到处刷屏,起到了极大的宣传作用。】 【杜导赚大了,据说这电影上映压根没宣发,结果直播一搞、影评人那么一吵,再加上陆行自带的热度,直接全网刷屏,效果比砸巨款打广告还好。】 【楼主:我搜了半天,相关信息太多,有点捋不过来。首映式那场直播上了热搜的新闻我看到了,但影评人吵架,又是什么情况?】 【影评人吵架还能是什么情况?两波人观点对立然后撕逼呗。 一部分影评人觉得《旅途》拍的不错,我摘几句经典语录‘它成功做到了让观众能从电影中汲取力量,面对往后的人生’‘一场短暂的旅途、一场漫长的心灵净化之旅’之类的。 然后有部分影评人觉得这部电影是杜导导演史上的滑铁卢,将导演跟电影一起骂了个狗血淋头,经典语录有‘一个剪辑师都能做到的事情,居然需要我们伟大的杜导亲自动手,可见他已经失去了导演的天赋’,‘《旅途》也可以被称为素材剪辑的经典之作,除了炫技之外,我没看到任何真正探讨的内容’,‘我能原谅陆行的敷衍,毕竟他是一位优秀的综艺主持人,但我不能原谅杜宇轩导演的低标准,这部电影可以从任何一位新人手中出现,但不该是从这位导演手中出现。他或许已经忘记了怎么做一个导演’。 这两拨人紧接着就吵起来了,骂战持续好几天了,每天都有经典语录,吵到星讯上都有专门的标签,只要点进去就能看到影评人舌战群雄。直接把《旅途》的知名度拔高了好几个标准,堪称免费为电影打广告的良心影评人。】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34 首页 上一页 2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