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拗不过他们俩,只得随了他们意,抱了床厚厚实实的大棉被出来,说怕半夜太凉。 “这里可不比G市,现在每天都十度以下,晚上会更冷。” 周缓赶忙接着,说:“姑,我们自己铺就好了,您快去休息吧。” “你说说,你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饭没弄多丰盛,连睡处都没有像样的。”姑姑叹息着。 “没事儿的,姑,我又不讲究这。”周缓安慰姑姑道,说完连忙补充,“小陌也不讲究。” 林陌连连点头,他是真的都可以,不讲究。 何况睡哪儿都是和周缓一块睡,没什么差。 14. 铺好被子,跟姑姑道了晚安,周缓不着急睡,拉着林陌往窗边一站。 城市的灯光透进结了水汽的玻璃窗,模模糊糊,朦朦胧胧。 周缓就着那灯光,抬了手在窗户上画着不知名的纹路,轻声说:“我小时候冬天,特喜欢这么玩。” “把这面窗画得乱七八糟之后,画下一面,因为这,没少被我爷爷骂。” “为什么啊?”林陌问。 “因为等水汽褪下去,窗户上会留手印儿啊,我爷爷又是个爱干净的老人家,可见不得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一有手印儿他就得去拧抹布擦。” “但我那时候真的太讨人嫌了,除开画脏玻璃,还干了其他不少坏事儿,我爷爷就老骂我。但他不打我,没一次打过我。” “我高中那会儿不是逃课混社会嘛,他都只是骂我,不打我。” “后来我也总算懂了点儿事,学会给家里分担了,但那时候他就病倒了,连骂我的力气都没有。” “我记得我有年守在他病床前给他削苹果吃,忽然就想起这茬事儿了,我就问他,为什么我小时候那么讨人嫌他都只骂我、不打我。” “他那时候说话断断续续的,但脑子很清楚。他说,你这孩子长起来太苦了,爷爷舍不得。” 15. 林陌看见周缓眼睛亮亮的,灯火落进了他眼里。 “然后晚饭前,姑姑跟我说,爷爷尊重我所有的选择,他希望我能高高兴兴的。” “其实现在想想,过得苦的不是我,是爷爷和姑姑才对,毕竟我爸那么混蛋,生下我这么个小混蛋......” 林陌伸了手指,轻捂住周缓唇瓣。 “爷爷跟我说,你是他的骄傲。”林陌轻声说。 作者有话要说: 啊,快完了吧,正文不出意外,还有两章。
第20章 20.过年了 1. 姑姑确实是位做菜能手,周缓进厨房都只有打杂处理食材的份。 林陌就更帮不上什么忙,只能乖乖待在客厅,听爷爷慢慢地讲过去的故事。 爷爷有时会蹦一两句方言,发觉林陌一脸迷茫后,贴心地附带解释。 周缓说,爷爷以前是老师,特别乐意传道授业解惑。 所以爷爷见林陌对这边的方言感兴趣,还找出记录方言词汇的手抄本,给他一页一页地翻。 爷爷的字很好看,是用钢笔写的行楷,漂亮而利落。 林陌下意识就夸赞了一句,爷爷乐呵呵道:“现在已经很久不写了,这都是几年前的。” “不过,正好小陌你来了,爷爷就给你露一手。” 2. 林陌帮爷爷从茶几抽屉里翻出笔墨纸砚,爷爷说是姑姑放的,让他没事儿写大字练手。 “但我还是太懒了。”爷爷说,语气悠悠哉哉,有点耍赖皮的意思。 林陌低低地笑,帮着爷爷铺开纸张,再将塑料的砚台放在纸张一角,倒上漆黑的墨汁。 “我们这儿有句老话,叫秀才难写飞凤鼎。”爷爷说着,一笔一划地在白纸上落下字迹。 手有点抖,但笔是稳的,林陌定睛看了,爷爷写的是“飞凤鼎”三字的繁体。 末了把毛笔递于他,说:“小陌来试试。” “我写大字不算好。”林陌接过,谦逊道。 “试试嘛。”爷爷宽容地笑笑。 林陌小时候练过一段时间的毛笔字,所以真要写,其实不算差。 爷爷仔细探头看了,说:“小陌比秀才还厉害。” “还是没您写得好看。”林陌说。 3. 爷爷趁着劲头,又多写了两句诗,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然后顿了顿,宕开一笔写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林陌心下一动。 “啊,忽然想起这句了。”爷爷说,“也是缘分吧。” 4. 中午吃团圆饭,是周缓家的传统。 菜弄得差不多了,周缓便出来瞅了眼客厅,结果看到茶几上的“飞凤鼎”,便知道爷爷又拉着人做这个写多笔画字的挑战。 他一眼认出爷爷的手笔,而另外的那组字也莫名的眼熟。 是生日那天,木制拼图拼出来的字迹,清瘦而有力。 字如其人。 林陌正专注看爷爷写字,目光一偏,便与周缓对上视线。 周缓清清嗓子,说:“收拾收拾,吃饭啦。” 5. “先不着急上桌,得敬老辈子。”爷爷慢慢悠悠地说,周缓和林陌在两边收纸收笔,确实没有着急。
“老汉儿,还是你来敬嘛。”姑姑把汤盆端到饭桌中央,用方言说道。 “那肯定还是要我来嘛。”爷爷也不客气,用方言回。 周缓把纸张收回抽屉,将笔砚单独搁一边,笑问林陌道:“听得懂吗?” 林陌努力试图理解:“嗯......半懂半不懂。” “爷爷他们是说,吃团圆饭前,要先敬祖宗。”周缓解释道,“这是我们这边的传统,每逢佳节都得敬一敬祖先,以求祖先保佑。” “今年小陌来了,得跟老辈子们好好说说。”爷爷接了茬,笑眯眯道,“老辈子们也会保佑你的。” 林陌有些受宠若惊,红着耳朵说:“谢谢。” 周缓捏了捏他胳膊。 6. 敬祖先的仪式很简单,姑姑在每个座位上摆了半碗饭,然后将筷子平放在碗口。 爷爷则倒了一杯热茶,白汽翻腾,而后他弯下腰,将茶水倾倒于桌底。 而后仪式结束,爷爷说:“上桌吃饭。” 林陌还没反应过来,是周缓把他拉入了座。 姑姑给每个碗又添了饭,“不够的话,待会儿自己添啊,姑姑比较懒,就不把小陌当客人了。” “本来也不是客人。”周缓说。 7. 团圆饭后林陌本想自觉一点,帮着姑姑洗碗,结果又被周缓赶出了厨房。 “你忘记之前的不锈钢盆了吗?”周缓微微笑。 林陌难得认了怂,仍是回客厅,听爷爷的方言教学。 电视机开着,上面在搞春晚倒计时活动,爷爷教一教林陌,然后看一看电视,说着那小姑娘小伙子唱歌好听。 还给林陌指这个主持人叫什么,那个主持人叫什么,甚至连他们主持过的节目都能如数家珍。 林陌点头,不时“哦嗯啊”。 “你这小伙子,哪都好,就是不爱说话啊。”末了,爷爷说。 林陌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一直都这样,不太会说话。” “那也没事儿。”爷爷看了看厨房的方向,“正好缓缓那孩子话多,有时候我和他姑都恨不得拿针线给他把嘴缝上。” 林陌赞同地点点头,但又觉得怪对不住他哥,赶紧掩饰地摇摇头。 虽说他以前也想着用创可贴把周缓的嘴粘上。 8. 周缓和姑姑洗好碗,便到了爷爷睡午觉的时候。 姑姑把爷爷搀回房间,周缓便把电视音量调到了最低。 “刚和爷爷聊什么呢?”坐到林陌旁边,周缓压低声音问。 林陌轻笑着答:“说你坏话。” 周缓作势要收拾他,刚把人摁倒在沙发上,身后便传来姑姑的轻咳。 尴尬,但好在周缓反射弧长,拉起林陌排排坐好,抬眼自自然然地喊了声:“姑。” “好了,姑刚什么都没看见。”姑姑往旁边的小沙发上一坐,手里捧着一只朱红色的扁盒子。 周缓心虚地摸摸鼻子,但他很快认出那只盒子,“姑,你这是......” “给小陌的礼物。”姑姑说,眼底勾出一抹怀念,“准确地说,是代你妈妈送给小陌的礼物。” “以前不让你碰,现在打开看看。”姑姑把红盒子递了过来。 周缓双手接住,是木头的盒子,表面稍有粗糙,冰冰凉。 盒子锁扣没扣上,他只轻轻一掀便打了开来,入眼是一对花纹简朴的细银镯子,静静躺在红色绒布上。 “原本没考虑周到,就只打了对镯子,小陌是男孩,也不好戴出去。你们拿去熔了,重新打两枚戒指吧。” “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林陌说。 “这本来就是给你的,你收下才有意义。”姑姑说。 9. 周缓对母亲没什么印象了,关于她生前的事情,周缓只能从姑姑和爷爷的零星言语中窥见一点点她的音容笑貌。 那个时代没有智能手机,相机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拥有,周缓只有母亲的一张照片。 据说是他刚满月,父母特意带他去照相馆照的。 后来他把父亲从照片上剪去,画面上只有母亲搂着他,陌生又遥远。 再后来,他又把父亲粘了回去,像拼拼图一样。 父母在照片里笑,只有刚满月的他愁容满面,也许是不适应相机的闪光灯。 所以周缓对母亲仅剩的印象里,只有她的笑颜。 偶尔他会从姑姑的神情里恍惚看见母亲的影子,例如现在,她垂眸说着话,但周缓感到她像是没在他面前。 她在另一个空间,和母亲一起。 周缓是记得,姑姑有说过,“你妈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所以会在周缓不懂事的年纪里,每年去那座孤坟送花;所以会把唯一的照片给周缓,希望他不要忘记了她;所以会保存着银镯子那么多年,到今天交给周缓的那个他。 爷爷说,姑姑年轻的时候,是出了名的泼辣姑娘,跟个小爆竹似的,一点就着。 后来妈妈嫁了过来,妈妈是个温柔性子,姑姑受她的影响很大。 反正周缓是想象不出,姑姑泼辣的样子,他记事以来,姑姑就已经是这副温温柔柔、波澜不惊的模样。 10. “姑。”周缓唤了她一声。 “嗯。”姑姑应道,眉眼带笑。 像极了照片里,妈妈的模样。 11. 春晚按时拉开帷幕,姑姑闲不下来地削水果,周缓端着瓜子盆,在旁边听爷爷一本正经地忽悠林陌。 说什么山精野怪的故事,把少爷唬得一愣一愣的。 周缓起了坏心眼儿,就在小孩听得眼睛都舍不得眨的时候,悄悄放了瓜子盆,扬手在他耳边“啪”地拍了下手。 吓得林陌一个哆嗦望天望地,生怕爷爷故事里拐跑良家姑娘的大蟒蛇从哪里窜出来。 周缓笑得仰面倒沙发上,小孩反应过来却又不敢对他怎么样,毕竟爷爷和姑姑在,气得那叫个咬牙切齿。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 首页 上一页 2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