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哭笑不得,回答,明天集体给简向导喝酒赔罪。 贺煜赶回加德酒店时,刚好是傍晚,今天天气好,日落呈现出迷人的粉紫色,总统套房窗外的雪山,跟着披上一层紫纱。 贺煜刷卡进门,房间没有开灯,简宁坐在书桌前,背对着窗外粉紫色的雪山;他正低头认真地看着笔记本电脑屏幕,贺煜进门他都没有注意。 “宝贝,你看什么呢,那么入迷。”贺煜站玄关换鞋,他一手扶墙,半弯着腰用力拔着他的登山靴。 简宁抬起头,直直地看着贺煜,因为逆光的原因,贺煜看不清楚简宁的表情,只觉得他的眼神带着戏谑。 “贺煜,被你说中了。简向导只喜欢可以不戴氧气面罩上K1的人,你看他们都分析出来了。”简宁手一推,把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转向贺煜。
第47章 贺煜一瞬间没反应过来简宁的意思。 从K1大本营搭乘直升机回来,满打满算也就两小时,简向导移情别恋的速度快赶上火箭发射。 贺煜走到写字桌前,仔细看起简宁转过来的屏幕内容。 在社交平台上,有人把阿塔和简宁凑了一对,在评论里嗑生嗑死。 阿塔最初引起众人注意,是在K1高程测量的直播里,顶峰所有人都戴着氧气面罩,千人一面,只有在拍照的时候,才会摘下氧气面罩露脸片刻。 当镜头无意扫过顶峰下的冰岩时,阿塔只戴着防风围巾和护目镜,独树一帜地站在下方的路绳旁;有心的网友一眼就发现他的与众不同。 “他是谁?” “他为什么不需要氧气面罩?” “铁肺兄!” 评论里的互动开始频繁起来,有对登山圈小有研究的账号,说这应该是加德宝峰的向导,他们尼尔帕向导有些很厉害,在高原地区对缺氧环境的适应异于常人,不会有缺氧的不适反应。 这样的天赋异禀让网友们觉得好奇,有些八卦爱好者顺藤摸瓜地找到了宝峰的主页,在向导简介里一个个地找阿塔,希望可以对号入座。 宝峰主页的向导里并没有阿塔的信息,因为他是外籍,而且他平日里也只跟着简宁,不会单独作为向导协助客人。 然后有人看到简宁的简历,二十六岁,十五次K1登顶记录,多得有些夸张。 有人开始把简宁的简历凑在阿塔身上,并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说怪不得直播的时候只是站在峰顶下一阶的路绳旁,一定是冲顶次数太多了,不屑。 贺煜看着评论,乐得合不拢嘴,阿塔为什么直播时候没上峰顶,因为峰顶一共也就不到五平方大小的面积,人多设备多,没挤上;等大部队开始回撤,阿塔才高高兴兴地爬上去,还自拍了张照片做纪念;阿塔甚至把自拍分别发给贺煜和简宁,附言:老板,这是我第一次白天上峰顶,帅吧?之前两次都是夜里到的,拍不出东西。 本来事情到这里也就讨论得差不多了,毕竟攀登八千米级别的雪山,是非常小众的极限运动,圈子不大,了解的人太少;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有到过海拔超过五千米的地方,更不可能知道八千米死亡线上缺氧是什么样的体验,而在死亡地带不戴氧气面罩,又能轻松来去是怎样的天赋异禀,就很难成为讨论的热点。 巧的是,偏偏有人那天在加德医院急诊大厅遇到阿塔和简宁,甚至还远远地偷拍了张照片,理由很简单,简宁长得太漂亮。 那人直接把自己拍下的照片,贴在评论里,很贴心地模糊了其他人,只留了阿塔和简宁;然后说:我在加德医院遇到的人,是不是就是这位铁肺兄,下半身的着装一模一样;边上的帅哥像是他朋友,受伤了,他长得可真是好看。 照片里,简宁紧贴阿塔坐着,已经戴上了固定器,因为抬不起手,阿塔在帮他调整固定器的松紧带;简宁眉头紧皱,面色惨白,仰头靠着墙,下颚线犀利漂亮;阿塔低着头,看不清楚表情,手搭在简宁肩帮的带子上,两人靠得很近,让人不由得遐想连连。 “铁肺兄身边的人是谁?好漂亮。” “啊,是男朋友吗?好贴心。” “楼主你为什么不再上前一步拍照?” “此处脑补一万字。” 帖子的风向瞬间就转了方向,从阿塔是无敌铁肺兄,变成祝铁肺兄绝美爱情百年好合。 “你看,他们在歌颂我和阿塔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简宁笑得眼睛都眯成两条线:“贺总,你的对手这下是真的厉害,可以不戴氧气面罩冲顶K1呢,还是您钦点的,这可怎么办?” “不怎么办,他中文都说不清,不怕。”贺煜也笑得不行,他亲了简宁的脸颊:“明天晚上有项目完成庆功宴,你去吗?” “明玛今天有通知我,我都行,你呢?”简宁问贺煜。 “我去啊,王健答应我的,要登山队站一排来谢罪。”贺煜开始研究酒店的客房餐单,他这一整天在K1都只是啃面包,就怕直播中间出了岔子。 “谢什么罪?” 贺煜指指简宁身上的定位器。 “不过是骨裂而已,小事的。”简宁不以为意:“我又不是第一次受伤,之前滑雪频繁的时候,断得更凶。” “你喜欢滑雪?”贺煜突然想起在简宁拉鲁的房间里,有一排青少年滑雪比赛的奖杯。 “也算不上特别喜欢吧,就是小时候刚和明玛他们住一起,还不太适应;尼尔帕们热闹起来,满屋子都是人,我觉得好挤受不了,便跑去山上滑雪,山里头清净。” “然后呢?” “然后滑的次数多了,他们就发现我和别人不一样,有一次参加比赛,先要五千米攀登竞速,然后自由下滑,我带着装备第一个到达山顶,裁判都还没爬到呢。”简宁今天心情不错,少有地和贺煜提起一些小时候的事情。 “这几年怎么都不滑了?”贺煜又接着问,他想起木贡上次在滨城滑雪场摔倒时提过一嘴,简宁现在只有在冬天宝峰闲的时候偶尔滑一下。 “滑雪摔断骨头的话,影响登山季工作,就跟现在这样。”简宁叹气。“所以有时候我挺难理解那些花了大钱,要冲顶的人心态;到底是为什么,把命搭上都要爬这个山。” “那你这次带汪洋上山,不是差点也把命搭上。”贺煜又提起这件不靠谱的事情,其实他一直就想问简宁,那天修路绳,为什么一定要带上汪洋,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时机。 说一点都不在意汪洋的存在,那都是假的;贺煜看着简宁平时对汪洋也就是普通朋友的态度,也没多想;偏偏这次修路绳,他却拼了命地把汪洋带上;之前通信基站信号覆盖测试,为了拦住简宁自己一个人单独上K1,贺煜可是花了不少工夫,最后简宁才勉强同意带上阿塔。 “为什么要带他去修路绳,他本就不擅长这些事,那天本来能见度就低,还多个累赘。”贺煜趁着简宁心情大好,把憋了好几天的问题抛了出来。 “因为我不想参加后续的登顶测绘工作,想着提前带他熟悉地形,哪里知道这么不靠谱。”简宁从贺煜手中拿过菜单,也开始看了起来。 “为什么不想参加?”这个答案超出贺煜对简宁的了解范围,中午的时候他还电话简宁,担心他会因为没有全程参加登顶测绘而难过。 “因为你在六千五过渡营地状态不太好,喘得厉害;我怕你等太久,想着速战速决,早点下山。”简宁正低头研究菜单,对于贺煜的疑问,他没太放在心上,随口解释了下。 贺煜脑子里嗡了一声,自从父亲早逝,他接班贺氏以后,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对自己说担心他扛不住。 一直以来,贺煜都是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在家庭里,母亲和年幼的弟弟需要自己支撑起照顾家庭的责任,替代父亲原有的位置;在贺氏集团,他如履薄冰地守着父亲留下的股份,在MAY和魏律师的扶持下,一步步地在集团站稳扎根。每个人都觉得这些事,是他作为贺氏的董事长应尽的义务,并且每个人都觉得,作为贺波的长子,做好这些事,是理所当然,水到渠成。 没有人注意到贺煜背后的付出,与承受的压力。 简宁却和自己说,我担心你不行,所以想尽快帮你摆脱困境。 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个。 测绘项目开展以来,贺煜频繁地往返加德,为工作,为简宁。 他反反复复地犹豫,到底要不要带简宁回家,这个念头像一把剑一样悬在自己的头顶,要把自己劈成两半;一半留在加德与简宁缠绵,一半回到滨城继续自己作为贺氏长子的责任。 毕竟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还是少数。 滨城经济发达,但却也达不到像欧洲那样开放随性。 身边的朋友提到自己追简宁这件事,都觉得只是公子哥图新鲜,玩玩罢了;甚至连跟了自己十几年的MAY也觉得自己不过是一时的恋爱脑,再过阵子便会冷却下来。 而今天,这把剑毫无预兆地就落下了,不仅没有把自己劈成两半,反倒剑身摔得个粉碎。 贺煜确认自己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在加德也好,在滨城也罢;简宁愿意待在哪里,自己就跟着到哪里。 简宁还在低头一心一意地琢磨菜单,客房的灯还没有打开,窗外的粉紫色的霞光映着他漂亮的侧脸,他的头发已经长到及肩,带着微卷绕在肩头。 贺煜看到简宁抬起头,双眸映着日落的霞光,笑着对自己说:“我要吃海鲜面,好久没吃虾了,得要补一补。” 他的声线一如既往的清亮,像是高原冰川融出的雪水,干净纯粹,一点一点地渗入贺煜的血液里。 “简宁,我们后天一大早的飞机回滨城,怎样?”贺煜问他,伸手拂过他前额的碎发。 “什么事这么着急?”简宁问。 “你不是想要吃虾吗?我们早点回家吃,这里的虾都是冷冻的,不好吃。”贺煜一边回答,一边把人拉着靠向自己。 简宁想起滨城椒盐富贵虾,满心欢喜:“表现不错贺总,好好剥虾,简向导给你加一分。” “简向导太小气,得给个一百分才行。”贺煜看着简宁,笑着吻了下去。
第48章 庆功宴从下午开始。 按惯例先是总结大会,领导总结,各个团队总结,然后再接着用餐。 贺煜一身休闲打扮和自己的团队在台下的圆桌围坐,看着贺正远代表贺氏上台做总结,西装革履。 贺正远随着一整个项目历练下来,气质沉稳不少;从项目开始和简宁因为运输电机闹矛盾,到最后一天在千米前进营地快速修复光缆,整个人脱胎换骨一般。 去年在做基站投标项目时,简宁让他要试着放手去锻炼贺正远,结果自己还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而简宁却已经在项目里一步步地将贺正远历练出来;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2 首页 上一页 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