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所谓的遗产消费,提供养老,是他们为了骗取遗产装上去的鱼饵。看起来好看,却是镜花水月。
这样,很多老人才会在诱惑下签下遗产捐赠协议,而且老人们还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
这个游戏的y-in险之处在于,从一开始就把老人还有业务员摆上了对立面。
他们字字未提杀人,可又让人们的心里可以萌生出无尽杀意。
可能有少部分正直的人可以经受住这种诱惑,但是也一定会有如同张立杰这种经受不住考验的人。
如果说,那些有钱的孤寡老人只是和业务员认识的普通邻居,朋友,亲戚,大部分人都可以保持理智,和睦相处。
可是业务员一旦知道,当这位老人死了,他们可以合法获得他的很多遗产,事情的x_ing质就不同了。
对方的存在在他们的眼中就会变成一座银行,一笔存款,一些未来可以拿到的钱。
每当生活困难,或者是遇到难处,他们就会想到那笔钱。
很多人可以忍受贫穷,可是他们却无法拒绝金钱就在眼前的诱惑。
老人的利益和业务员的利益是对立的,老人花得钱越多,享受的服务越多,活得越久,业务员得到的钱就越少。
跳动着减少的数字,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心态,造成矛盾。
这种看似近在眼前,却又无法得到的金钱,会让业务员无比痛苦,r.ì夜备受折磨。
他们会变成狂徒丧失理智,和老人们产生难以化解的矛盾。
随着时间变长,矛盾会升级,那些老人们仿佛不是在花自己的钱,而是在花业务员们的钱。
那时候稍加引导,就会让业务员意识到。
最便捷的获利方法就是老人死去,这样,他们就可以稳妥得到这笔遗产,因为死去的人就不会消费了!
如果对方不死呢?
是否可以杀了他?
明明已经老到步履蹒跚,可是还在喘气,还在吃饭……
很多人根本无法做到,等着老人们自然死去。
r.ì积月累的贪婪与恶意足以把一个正常人压垮。
一旦堕入了这种模式,业务员就会逐渐被魔化,被自己的贪婪吞噬,显出魔形。
杀人,放火,又有什么是干不出来的?
坐在沈君辞身边的顾言琛也明白了那些凶手的杀机。
孟师制造了一个完美的杀人陷阱,诱使人们犯罪。
这样的讲座和引导肯定不止一次。他们会逐层筛选出他们想要的人,随着被洗脑的次数增多,人心会发生变化。
随后,这些经过多次洗脑的疯子就会被放回尘世。
那些业务员每一次接近那些老人,嘴角满是笑意,心里想的都是你们怎么还不死!一旦你死了!你的钱,你的房子,就全部都是我的了!
那样的人怎么能够称之为人?
炼化完成,他们变成了披着人皮的魔鬼。
比如张立杰。
他知道赵传文和魏森有钱,就拉着他们签约,他对那些老人的照顾,也应该是签约前做的。
一旦老人签约,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变了。
当他的孙子需要做手术,当他的生活窘迫,他就想到杀掉老人来搞钱。
他会觉得杀人的想法源自他的内心,并没有人强行要求他去杀人,可是又有一只无形的手推动着他做出了残忍的事。
杀掉了赵传文以后,张立杰想的竟然是我要再杀掉魏森,多杀一个多赚一些。
行凶前,凶手会有侥幸心理,他们会觉得,如果不被发现他们就是安全的。
万一被发现了以后,他们也不会把基金会和养老公司供出去,因为他们天真地以为,他们的家人还可以得到那些钱。
他们甚至会在杀人之后感到幸福和满足,因为折磨人的倒计减数终于停止了!那些r.ì思夜想的钱,似乎终于属于他们了!
可其实就算对方不给呢?他们还可以去状告对方吗?
就算走上法庭,他们也说不清那些奖励金是什么。
最后他们将会人财两失。
人心经不起考验。
业务员坠入魔道。
老人们会被无情屠杀。
业务员和老人都是输家。
真正的赢家只有背后的人,等到尘埃落定,他们才会拿出老人当初公证过的遗产捐赠协议,拿走那些钱财。
他们甚至不需要做很多事,就会渔翁得利,获得大额的遗产。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基金会洗钱,你抓不出他们的其他把柄。
他们甚至会说,老人是自愿捐献遗产给基金会的。业务员杀人是个人矛盾,洗钱是工作人员自行Cào作。
一切与他们无关。
可是他们才是始作俑者,是他们埋下了恶的种子,在城市里长出了果实。
顾言琛在脑内理清了这种新型的犯罪模式,他觉得遍体生寒。
整个过程经过了洗脑,杀人,洗钱等数个步骤,牵扯到了无数的人。
杀戮在城市里蔓延,社会动d_àng,公序良俗被破坏殆尽。年迈老人们犹如待宰的牲畜,被人们推入了深渊。
而且城市里大部分的人们还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一无所知。
可怕的是,这样的事在这座城市里已经存在了数个轮回。
更为可怕的是,今r.ì年轻的人们也会终将老去。
不断有人沦为新的牲畜。
源源不断地被榨干每一寸血r_ou_,每一分资产。
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盒的人正是梦师。
这才是金悦文获知的真相,也是他不得不去死的原因。
随后顾言琛意识到,金悦文就算偶然知道了真相。也会因为证据链复杂,难以找到证据,无法报警。
谁会相信有人能够利用一种模式,让普通人步步深陷,变成杀人犯?
甚至就算金悦文报给普通的下层警察,那些人也会觉得这只是天方夜谭,无法立案,不会上报处理。
呈现在警方眼前的永远只有一具又一具被害老人的尸体。
整个城市逐渐堕落下去,却找不到罪魁祸首。
而他们如果没有进入这个新人培训,就永远无法获知背后的真相。
监控画面另一端的丁局也看到了眼前这一幕。
其余的警员围在一旁,良久无声。
他们都被这样的事实所震撼。
丁局深吸一口气。
他的声音从耳麦传了过去:“从现在起,这一案升级为综合案件,我已经亲自向省厅汇报。你们保证自己的安全,如果培训结束就……随着那些人……迅速从里面撤……我们会……”
刚听到这里,顾言琛的微型耳机里传出了一阵尖利鸣音,电流声作响。
沈君辞也皱眉感应到了什么。
他们的监听被干扰,通话中断。
作者有话要说:
“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四章 “所谓原始积累”第六节的写作注释中,引用的英国经济评论家邓宁格《工会与罢工》文中的句子。
第99章 驱魔
半个小时前,槟城市局。
已经是深夜,今晚月明星稀。
街道上的车辆来来往往,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夜晚。
槟城市局侧面对面的一家小吃店里,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店主忙碌完了,开始准备收摊。她的租期快要到了,这是她最后几天在这里。
她名叫陈阿苗,已经在这里十几年了,市局里的警员们很多都认识她,叫她阿苗嫂。
从她所在的这个方向,可以看到市局主楼里面亮着的灯,一个一个透出光的窗口,代表着有些人在加班。
只要看着这一幕,陈阿苗就觉得这座城市被人守卫着。
陈阿苗眨了下眼睛,忽然观察到,今晚的市局好像格外忙碌,有许多窗口的灯都是亮着的。
而且那灯在楼上的形状有些奇怪,形成了一个“L”形。
她顺手拍了下来,发给一位熟客。
那男人过去经常在她的摊位上吃东西,后来还加了她的微信。
几年前有一天,男人和她说:“我能不能拜托你一件事?”
她很好奇:“什么?”
中年男人道:“你看对面这栋楼,你每天晚上十点左右撤摊子的时候拍一下,微信发给我,我回头每个月给你三百块钱。”
阿苗那时候犹豫了,她觉得眼前的人是个骗子,否则怎么有人会这么闲,让人做这种事。
男人道:“我并不是为了骗你,我现在就先给你付上三百块钱,作为这个月的定金。你可以先收钱再给我照片。”
说着话,男人真的拿出来三百块钱,放在桌子上。
“你为什么要关注对面的灯?”陈阿苗有些不敢接那钱,她疑惑地看着眼前的男人,判断着他是不是坏人。
男人解释道:“我真的没有什么坏心,我儿子在市局工作,他所在的办公室,就在三楼,我儿子叛逆,报喜不报忧,我就经常来这里,看着楼上的灯,想知道他工作忙不忙,是不是在加班。”
原来,只是一个惦记儿子的父亲。
阿苗放心下来,也是啊,就是亮个灯,这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事,大街上的人都能看到。
如果是警局机密的事,她也不会知道。
阿苗自己也有个儿子在老家,非常牵挂,她认识很多市局里面的警员,看着他们,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孩子一样。
她看着眼前的中年男人,也有点感同身受。
她只是一位四十多岁的普通中年妇女,没有念过什么书。
她不答应这件事,对方就会找旁边卖水果的阿四,后面开服装店的小唐。想着她的丈夫生了病,家里一直缺钱。还不如自己挣这个钱。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0 首页 上一页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