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再远的路走着走着就近了,在难的事做着做着就顺了

首页 > 推理悬疑
 收藏   反馈   评论 

北宋·清泉奇案之城禁+番外

作者:七名   状态:完结   时间:2022-12-10 13:17:45
  厢泉接过钱袋,细细的看了看这些铜钱和散碎银子,一边清点一边道:“你且先回家去,我还有事要办。”
  乾清冷笑一下,没动。
  “你明天可以来庸城府衙看一眼犀骨。”厢泉数着钱,头也不抬。
  乾清继续冷笑,怒道:“我后悔把钱给你了!你今天必须告诉我——”
  “借我钱,你不会后悔的。”厢泉看了他一眼,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颠了颠钱袋,喃喃道,“既然有了这笔银子,青衣奇盗……不可能偷窃成功了。”
  “什、什么?”
  乾清一愣,只见厢泉慢悠悠的转过街角,影都没了。只剩他自己木楞楞的的站在原地,连最后一丝气恼也被的秋日的蝉鸣带走。
  当夜,厢泉就住了客栈里,而这家客栈只有易厢泉一个客人。
  此时虽然不比唐朝,但商业相当发达,商业与民居的界线早已打破,犹其是庸城,整个城的布局也还算得上整齐,但小巷很多,人员也相当混杂。
  城禁,偶尔发生在边关地区,或战争殃及地。庸城是个古城,由于历史原因,在百年之前做军事要塞,因此城墙格外坚固。太祖赵匡胤当年以史为鉴,为避免落得藩镇割据的下场,下令拆了除了汴京之外的城墙,填平战壕。传说,庸城的城墙坚固至极,工人费了就牛二虎之力仍然难以拆除,好在庸城又不是特别大的地方,如今已不是战争要地,此事便就此作罢。
  “墉”字本是墙的意思,而后风水论盛行,有人测算土字不宜,去土为“庸”,固有此名。然而,去“墉”不可去“城”,庸城二字“土”字仍在。
  庸城的祸事终于还是到来了。
  易厢泉住的风水客栈,虽得此名,然而它的“风水”却极差——对着庸城府衙。同样的坐北朝南,出了庸城府衙后门不久便是客栈大门。而厢泉的房间在二楼走廊的尽头,正对着府院。
  厢泉本身是十分高兴的,这样一来,透过窗,他就能看到庸城府衙的全景。
  可是这样对商家怎么会有利呢?
  没有赌坊青楼,巡捕夜夜盘查,使得这家店居然真的“独树一帜”而没有客人了。
  风水客栈只有易厢泉一个客人,掌贵也不操心:除了青衣奇盗,没有贼会在这时候还偷盗,何况这店没什么好偷的。
  次日清晨,是城禁第二日。街上的小贩叫价越来越高,可是街上却越发冷清,大家心知肚明,如果青衣奇盗要下手,现在他已经混进庸城了。
  说不定青衣奇盗就躲在街道的某处。
  相较之下,烟花巷子还热闹一点——西街。那里离庸城府衙很远。经营者名唤水娘,也是经营有方,城禁之时照样顾客临门,毕竟,青楼和青衣奇盗,只有个“青”字儿的关系。
  谁也想不到,眼下最太平的西街,几日之后会招来大祸。
  而今日,乾清很早就来了庸城府衙。他知道厢泉不会对外多言,甚至于,他觉得厢泉不想让自己参与此事。
  时间太早,他就在后门风水客栈闲逛,来来回回碰见好几拨巡逻的侍卫。
  乾清依旧站在银杏树旁,决定再等等厢泉。他寻思,青衣奇盗此时一定就在庸城。乾清自认为自己认得庸城的所有人,但庸城毕竟是商业枢纽,往来生人之多,防不胜防。他张望四周,希望碰到什么可疑的人。
  就在此时,有人拍了他的肩膀。
  乾清转身看去,却发觉冷清的街道空无一人,甚至也没有守卫,鬼影都没有。
  他觉得汗毛竖立,又扭回头去,却听见身后的大树发出一阵奇怪的响声,像是有人躲在树上。
  乾清觉得呼吸急促了起来,他在犹豫,究竟要不要回头看一眼。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章 犀骨
  “吹雪!原来是你装神弄鬼——”
  乾清气急败坏的朝树上大吼。只见一只小巧的白猫正站在银杏树粗大的枝干上,居高临下的凝视着乾清。它浑身雪白,双眼一蓝一黄,威风凛凛,不似白猫倒似猛虎。

  它慵懒的看了乾清一眼,头也不回的跳上庸城府衙的屋顶,居然拍屁股走人了。
  乾清冷笑一声,暗骂,什么人养什么猫。
  这是易厢泉的猫。
  他上次见到厢泉和吹雪,是在两年前的洛阳城。冬日大雪纷飞 ,正逢厢泉的师父去逝。
  乾清的父亲主持了葬礼。而邵先生,即厢泉的师父邵雍,生前是一个聪明有趣的古怪老头儿。乾清并不是很清楚,这样一个没有官职的老人,为何被这么多的人敬畏,包括自己的父亲。
  但乾清明白一点:能教出易厢泉这样的奇怪徒弟,他师父不会是个省油的灯。
  那年厢泉在外游历,并未赶在师父临终前见上一面。邵先生不仅是厢泉的师父而已,当属至亲。古有训诫,至亲亡故时儿女不在身边,属大不孝。
  厢泉心里自然不好受。
  邵雍不准自己的徒儿披麻戴孝,厢泉遵了师父的遗命,但自那时起,他只穿白衣。
  两年前的吹雪不过巴掌大小,似是厢泉从外地带来的。乾清记得厢泉说过:夏乾清非常聪明,可是吹雪比他更聪明。
  乾清极度愤恨,他夏大公子一表人才风度翩翩聪明智慧绝世无双,岂是一只猫能比的!
  等了片刻,乾清觉得不耐烦,便自作主张的进了后衙。却见杨府尹,方千,厢泉早就聚在一起,厢泉手中还有白色的长形之物,乍一看像是簪子。
  是犀骨筷。
  乾清气恼至极,明明答应要给自己看看犀骨的,这又算什么? “不是不给你看,明日会有高官进城,到时候你可以来看。”
  厢泉说的淡漠,没有丝毫悔意和愧疚。
  乾清啐了一口,开口却道:“城都禁了怎么会有人进来?”
  杨府尹道:“夏公子有所不知,赵大人是朝廷临时派来的官员,据说身份相当高,不敢怠慢。”
  “你们怎么知道他不是贼?他带来的不是贼?他进城带不来贼?”
  厢泉轻轻的转动着手中犀骨筷,端详半天,眼也不抬:“你说话小心些。此人身份极高。”
  “什么官?”
  厢泉茫然,杨府尹“啧”一声道:“据说是提点刑狱。官职不高,不过既然得了上头的特别派遣,官职也不重要了,特权,是必然有的,所以是高官嘛。”
  方千上前来,冲乾清一笑:“夏公子放心,他进城不带太多的人,我们会一一盘查,绝不让可疑之人混入。”
  乾清脑海突然闪过,刚刚厢泉提到“上奏”,莫非连当今圣上都知道庸城之事。他心中一惊,觉得此事非同小可,那么自己还要不要掺和这烂摊子?
  但是这个疑虑在他看到犀骨的时候打消了。
  乾清见过牦牛骨筷,象牙筷,而这双筷子也是白色的,仔细看略透红色。筷子上竟然雕刻了一龙一凤,精美绝伦,这可是皇室才能用的图腾。上面还镶有小小的红宝石,那样子也是绝佳的。
  更出奇的是尾部的镂空。镂空之处不过三寸,间隙如丝,似云卷,巧夺天工。这种镂空手法异常高深,无异于在蚂蚁上系绳,在米粒上作画。若不是亲眼见到,也难以想象春秋时期,会有如此工艺。
  这种筷子竟然还要拿来用,还要浸糖水,真是暴殄天物。
  筷子的确是精品,但它非金非玉,材质再好,与古玉、翡翠、甚至名窑出产的瓷器相比,就不怎么值钱了。
  转而望向装着筷子的木盒。上面镶嵌着青白玉,红褐色沁,与木盒子紧紧镶嵌在一起,上雕双螭,螭身卷曲盘绕,而卷曲位置采用镂雕。如此玉石与木盒子的纹饰扣在一起,无一丝缝隙。
  乾清看完,脱口而出:“怎会这样?东西是精美无比,却不算值钱,青衣奇盗何须大动干戈的来偷盗筷子?”
  “十四起犯案,偷的东西都并非稀世珍宝。偷筷子是头一遭,”厢泉随意的摸着腰间扇子,目光飘忽不定,“至今没人弄清他偷这些东西做什么,不是样样都值钱但大多出自同一时期。”
  “不是名品,可有找出是谁制作?”乾清抚摸着下巴思索,“春秋,莫非是春秋末到战国初时的成品?难不成——”
  他停了口,没再说下去。
  “不是他做的。”
  厢泉摇摇头,却让杨府尹一头雾水。
  “谁?易公子说的是谁?”
  乾清一拍大腿:“杨府尹难道想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巧匠,只有——”
  “总之,我明日会来汇报计划。”
  厢泉打断了二人的谈话。接下来几人又欲讨论细节事宜,但是厢泉一点计划也不曾吐露。明日赵大人来了会进一步协调布署守卫。
  任凭三位如何劝说,厢泉就是丝毫不肯透露计划。
  乾清对此习以为常,却觉得厢泉暗中计划不告诉旁人,着实让人恼火。其实,从他借给厢泉十五两银子起,就回家悄悄派人去查这笔钱花在哪了。
  跟踪易厢泉,多简单的事。
  乾清得意的笑了,他今晚就能知道厢泉在干什么了,尽管只比众人早一天,也值得。
  青衣奇盗这档子破事,他夏乾清管定了。
  待讨论完毕,厢泉又消失无踪。乾清与方千一同出了衙门,走上几步,却听得身后屋瓦传来细微响动。
  又是吹雪,这只装神弄鬼的破猫。
  干脆送它点“礼物”。
  乾清从怀中摸出一粒碎银子,冲方千诡异一笑,迅速转身朝屋顶上砸去!
  “你这破猫——”
  银子飞得似飞镖一般迅速无比,却落地无声。
  方千诧异的转头,木讷道:“夏公子,怎么了?你在砸什么?”
  他看看乾清,却见乾清的脸上刷的一下变白了。
  “不是吹雪。”
  “什么?”
  “我刚刚转身之时似乎看见一道黑影——”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