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为大明 “与诸位是何等相像啊!” 这一声叹,传入陆冕堂的耳中,尽管不解,但他还是没来由的浑身一颤,甚至双腿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因为他看到这位经略脸上的冷笑中透露出的尽是冷酷之色。 “大、大人,大人这,这是何意……” 额头上冒着汗,尽管强撑着,但本就心虚的张原平语气中显得没有丝毫底气。 “诸位今日皆是衣冠楚楚,身着我大明之衣冠,可这衣冠楚楚之下所藏的又是什么?” 冷眼看着屋中的这些盐商,朱明忠随手将一旁的王平度头上的幅巾夺去,那剃光的脑袋后面还垂着一根尺长的金钱鼠尾,那鼠尾垂悬,显得好不滑稽。 “哼哼,我江北已光复多日,而诸位非但未曾蓄发,反倒日日剃发,留以清奴之的鼠尾,又是何意?” “大、大人,草、草民……” 被人夺了幅巾王平度脸色顿时变得煞白,原本坐在椅上的他,双腿更是一软,人便跪了下去,其它人又那里还敢坐,无不是纷纷下跪,颤若抖筛的跪在那。 “草民、草民也是迫于无奈啊……” “无奈,好一个无奈!” 冷眼盯着王平度,朱明忠大声质问道。 “当年清虏入关前,是清虏拿刀枪逼着你与其勾结,还是你主动从之?清虏一路南下,杀我大明百姓岂止千百万,尔等奸商又干了什么?你们随清虏一路南下,某愿为虏所用,为其筹措粮草、为其销以脏物,掠女子、孩童贩以他地,哼哼,好一个无奈之举,好一个迫于无奈!” 冷笑声在这房中响起来时,非但这些盐商一个个被吓的不敢言语,甚至就连曾事虏的吴伟业也是脸色时红时白,在他看来,这些话不仅仅只是说那些盐商,同样也在讽刺着他。 当年他也曾事虏,又比这些盐商光彩多少? “大,大人,我,我等只,只是商人!” 张原平紧张的想为自己辩解时,他不辩解还好,一辩解反倒让朱明忠更是恼怒了。 “商人?尔等也配称之为商人!” 商人! 这些人根本就不配称“商人”。 “郑国商人弦高以牛稿师得已救国,而等身为我大明之民却不惜与清虏勾结,甘为虏用,此等卖国求荣之举,也配称之为商人!尔等不过只是汉奸、奸徒!走狗……” 怒声斥责着眼前的这些人,想到在宿迁俘虏的那些随军商贩的所作所为,朱明忠这会只恨得一刀将这些人全都杀了。 “尔等汉奸所挣的银钱上,一分一毫皆沾满我大明百姓之血,而等所犯之罪,皆是天理难容,扬州光复后,尔等非但不知赎罪,反倒变本加厉,勾结清虏,意欲将扬州献予清虏,这便是尔等奸徒所为,” 坐在椅上,看着跪于地上瑟瑟发抖的众人,朱明忠将那一叠供状丢到他们的面前。 “这是陆传逢的口供,尔等还有何话说……” 陆传逢活着! 一听说他居然还活着,张原平整个人顿时垮了下来,他连忙哭喊祈求道。 “大人,大人,草民,草民也是一时糊涂,还请大人念在,念在草民愿意以家产助军的份上,饶草民一条狗命!” 张原平的话音一落,周围顿时便是一片祈求声,皆是愿意拿银钱赎罪的话语。看着这些跪在地上求饶的盐商,朱明忠冷笑道。 “现在知道赎罪了?可晚了!” 已经站起身来的朱明忠看着跪于地上的这些人,冷喝道。 “来人,全都关起来!” 在众人的祈求声、哭喊声中,四十五位盐商被兵卒拖出了酒楼,片刻前还热闹着的酒楼,这会顿时冷静了起来,只剩下桌上一筷未动的酒食。 “吴兄,既然那些惹人烦的苍蝇已经走了,你我不妨于此小酌两杯!” 说话时,朱明忠已经亲自为其倒上一杯酒,心情大好的他,甚至还主动的一饮而尽。 “吴兄,请!” 看着眼前这一幕,已经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的吴伟业,连忙于一旁说道。 “经略,既然经略已经将罪首捕拿,还请早些派人去其家中,抄其家,以免其转移银钱……” 吴伟业的建议让朱明忠笑道。 “吴老兄所言极是,不过四石那边一刻前,就已经动手抄家了!” 啊! 直到这个时候,吴伟业终于明白了,眼前的朱明忠分明就是一直处心积虑想要抄没这些盐商家业,至于他吴伟业,居然像是傻子似的一头撞了上来,结果却变成了他手中的刀! “这些个汉奸,若是不抄其家,灭其族,又焉能令世人警醒,原本朱某无意如此,可他们所行所为,可曾有丝毫后悔之心?不杀他们,又焉能服以天下!” 尽管朱明忠的话语听着是大义凛然,但是在吴伟业看来,这一切不过只是借口,不过只是理由,真正的原因是银子! 眼前的这位经略,处心积虑的想要的是那些盐商的银子,只不过,这些人却像是傻子一般,自己把罪名拱手送了上来。 事到如今,又怪得了谁? 抄其家、灭其族! 简单的六字传入吴伟业的耳中,让他的心头微颤之余又苦笑道。 “不知经略准备如何处置吴某?” 知道很快自己所收贿赂一事就会败露的吴伟业,这会反倒不像先前那么紧张了,他很清楚,眼前的这位经略不会放过他。这正是将他赶出扬州的机会。 “处置?” 放下手中的筷子,朱明忠冷笑道。 “如何处置?吴兄以为,朱某应该如何处置?” 直视着吴伟业,朱明忠反问道。 “倒是朱某想问一声,吴兄为何一直处心积虑对付朱某,朱某自问自从军起兵以为,不曾有丝毫对不起我大明,所作所为不曾有丝毫对不起天地良心,吴兄等人为何处处逼人太甚!” 朱明忠的语气中压抑着无名的怒火,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些人要针对自己,但他很清楚,从穿越到这个时代以来,他自问问心不愧,也正因如此,他才会需要一个答案! “朱将军忠义之名天下皆知!” 没有任何虚情假义,吴伟业抱拳行揖时,又说道。 “可为大明,吴某非得如此不可!”
第110章 主与奴 “全是为了我大清!” 在前往中军大帐的时候,范文程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看着那等同数间屋子大小的牛皮大帐,他知道,别说是现如今天不过只是刚转凉,即便是在滴水成冰的满洲,这牛皮大帐也能挡住满洲的酷寒。 在牛油蜡烛映亮的帐内,一身明黄绵甲的福临正在那里看着书。 “奴才叩见皇上!” 前脚进帐,范文程连忙叩头行礼。原本正在看书的福临,连忙放下手中的书,热情地说道。 “范先生!快,给范先生搬个马扎!” 尽管福临显得很是客气,但范文程却依然恪守着他所谓的“臣子之道”,选择跪拜,而不是坐在那,对于他的脾气,福临当然很是清楚,同样也很是高兴,这正是奴才的本份,绝不会持宠而娇。 “哎,范先生,罢了,随你、随你……” 在范文程再三表示拒绝之后,福临虽看似叹息,可实际上却很欣赏这奴才能够在任何时候都能恪守为奴才的本份,大清国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奴才! 无论是不是旗人,大清国首先需要的是奴才,而不是人! 尽管对于多尔衮的恨意,既然是其身死之后,也未曾消融半分,但是对于多尔衮定下的“奴汉之道”,他却极为认同。“奴汉”正是大清国立足中国的根本,或是不能“奴汉”,大清国自然也就只能灰溜溜的滚回关外,甚至连满洲都不一定能保住。 “范先生,原本您已休仕在家,本来实不应该扰你清闲,可现在我大清正是用人之时,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再说,有你这样的老臣在身边,朕也放心,当年您为先皇出谋划策,为我大清入关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次,朕御驾亲征,有你在一旁出谋划策,焉能不凯旋而归!” 相比于大多数满人说着一口并不利索的汉话,福临口中说着的却是一口流利的辽东官话,几乎没有任何满人发音。 跪在帐中范文程立即奏还道。 “皇上,能给皇上出谋划策,实是皇上予奴才的荣典,只是有一句话,奴才不知当说不当说!” 范文程的回答让福临一愣,瞧着这跪在地上的老奴,沉吟片刻,然后点头说道。 “过去先皇在的时候,事事皆问范先生是否同意,有什么话,你尽管说。” “皇上,此次御驾亲征确实令我大清上下士气大震,更是为天下万民所瞩目,百姓无不是盼着皇上能刻日扫荡贼寇,平定江南。皇上能为天下百姓,不惜亲征,实是我大清福、我大清之幸,更是天下百姓之幸……” 一个个高帽子不断着,范文程并没有扯到正题,他知道皇上的脾气,皇上喜欢让人夸,他这么一通对其猛夸,只使得福临那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浓,此次御驾亲征,朝中大都是反对之言,到最后,还是太后知道他,出言加以支持,只是有一个条件,就是让范文程跟着他,对此,福临自然不会反对,毕竟当年范文程就是先皇的“军师”,几乎每次先皇出兵,都会征求范文程的意见。 “范先生,好了好了,朕知道,此次御驾亲征,不知有多人抱怨,说朕是在胡闹,说朕从未曾打过仗,此次领兵的二十余万,更是我大清从未有过兵势,他们这么说,朕自然知道他们的道理,可这天下人都在看着朕,看着江南,江南糜烂如此,朕焉能不出兵?” 被范文程夸得的心花怒放的福临,倒也显出了他坦然的那一面,听着皇上的话,范文程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于是便开口说道。 “皇上,奴才以为皇上御驾亲征,自然是定以天下士民之心的根本,可奴才觉得,这江南远没到糜烂的地步!至于江南粮饷,于我大清此时,也绝非命脉所在。” “哦?范先生,此话怎么讲?” 福临看着范文程,不是都就江南是大清的粮饷根本,重要非常吗?怎么到范先生口中,反倒不重要了。 “皇上,这江南之重,首重粮饷,这粮饷筹措,没了江南,尚还有湖广,还有河南、山东等地,无非只是加以捐税之事。” 范文程在奏对时一直小心翼翼的观察着皇上的表情,这正是他能得到主子赏识的原因,作奴才的自然要顾忌主子的心情, “可北地毕竟不如江南富庶,若是加税,百姓岂不对我大清心生怨言?” “皇上,我大清国的根本是什么?” 范文程看着皇上,反问之余,自问自答道。 “是我旗人,旗人才是我大清国的根本,至于百姓,不过只是纳以捐税之民,我大清国定以中国凭的是旗人,若是主干有伤,到时候,便是收了江南,这根本动摇了,大清国还靠什么定以中国?”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89 首页 上一页 2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