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处,另外又设有盐政、河务、钱粮等专门的房科,房科数量的增加是因为经略使衙署作为行政机构职能的扩大。同样也是权力发展的必然。 “这是哪里的话!” 朱明忠一听便立刻知道这家伙是在撂挑子,尽管不知道是谁惹了他。赶紧双手托住他的胳膊,然后说道。 “来,老钱,你先别着急,有什么事情坐下慢慢说,你我可说过同生共死的生死之交,这是怎么了?” 从朱明忠嘴里听到“同生共死”四个字,钱磊心头顿时一热。执拗地向后退了半步,长揖道: “经略知遇之恩,钱某纵来世结草衔环也无法报答。但我忠义军的身家性命,全全落在钱某身上。所以钱某,钱某,不敢再尸位素餐,请,请经略另寻高明!钱某以后,以后就做、做个亲兵,替经略牵马坠蹬算了!” “胡说!” 见钱磊委屈成如此模样,朱明忠心知这家伙那里是在和自己撂挑子哪!分明就是在要挟自己,于是便伸手拉住他,直接将他扔进了椅子里。 “坐好了,有事儿说事儿。再拿辞职要挟本经略,当真以为本经略不敢杀人吗!” “呃!” 原本就是来发泄心中不满的钱磊,被朱明忠的这声训斥吓的一跳。这时只听朱明忠大声训斥道。 “有什么话直接说,到底怎么了?别跟我绕弯子,有时候和你在这废话,还不能去练兵哪!” “卑职,卑职!” 钱磊一张嘴,这会反倒是被镇住了。站在旁边始终没说话的户房主事姚湘,这位身为余杭人的他,在清兵陷杭后,不肯剃发,从此便漂泊楚、粤等地,听闻南都光复后,他便从湖广深山中前往南都,他与朱之瑜是故友,自然又从南京来到江北,在朱之瑜的推荐下成为户房主事。 面对经略询问的眼光,他只好向朱明忠施了礼,大声禀告。 “经略勿怪,钱参议之所以如此焦虑。是因为眼下我忠义军库里的钱粮,只够数月之用。最多三月之后,我忠义军将无充饷之银钱!” “什么!” 姚湘的话让朱明忠整个人都被吓了一跳,顾不上再去安慰钱磊了,瞪圆了眼睛追问。 “怎么会这样?这怎么可能?咱们不是有将近两百万两银吗?怎么可会没钱了?” 一个多月前,刚打下江北的时候,朱明忠还寻思着自己发了笔横财,除了抢来那一百多万两银子,还有扬州盐商的报效以及府库中的银子,足足有将近两百万两,即便是南京那边,也不见得比自己这边宽裕。 现在银子居然快花完了,是谁偷了自己的银子! “经略,怎么不可能?” 看着大惊失色的经略使,姚湘如实汇报道。 “经略北伐后缴获银钱虽多,可却经不起经略的开支,另的不说,于盐场征募的57864灶丁,单就是安家银,每人十两银子就用了近58万两……” 十两银子的安家银,这是为了免除灶丁的后顾之忧,朱明忠特意批给的,毕竟,盐场改晒场,总需要一段时代才能见效,而灶丁的家人总需要糊口之粮。尽管这十两安家银是从他们的军饷中扣除的,但是却也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还有是万余忠义军老卒晋升军士之后,军饷大都在3两至四两五钱之间,每月军饷支出超过十万两,再就是筑城、兵器厂,造船……” 身为户房主事的姚湘在道出这些开支的时候,那面上全是一副无奈。而原本默不作声,嚷着要辞职的钱磊,更是在一旁“补刀”道。 “而且经略你前阵子,还吩咐要留出三十万两银子以用作贸易,说是这银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动,将来要这银子生银子,这么一来,咱们忠义军的又那还有什么银子……” “这才多少钱?咱们不是有小两百万两银子吗?” 不待于钱磊把话说完,朱明忠便大声说道,明明有钱啊。 “可,可银子再多,也经不起这么花啊,卑职算了下,这,这往后每月开支至少要三十万两,就那么点银子,够花多长时间的……”
第067章 开源 军饷十二万! 军资三万! 官府支出…… 林林总总每月若是没有二十四万两银子,根本就无法支撑下去!如果碰到战事开支再大些,没有三四十万两,都不一定能维持。 而现在, 没银子了! 面对这样的一个现实,朱明忠整个人都只觉得一阵头大。 “咱们不还有粮食吗?” 想到粮食,朱明忠的眼前顿时一亮,粮食,自己的手中有很多的粮食。 “经略,可是您不是曾说过,这粮食接下来可是要有大用的,不能轻易售出吗?” 呃! 好像还真的是这么说过,毕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且接下来很有可能会用到很多粮食。 相比于钱磊直接用辞职作为抱怨,姚湘则慢条斯理地跟算起了细账来。 “这两百万石粮食,按经略您的吩咐,为了防止为清虏所毁,其中150万石都要转运到扬州以及常州,而且两地还没有大型的粮仓,只能把粮食分散到了府县粮仓之中,如此一来,这转运粮食的成本自然徒增,如此就需要至少需要20万两!” 之所以将粮食转走,是为了避免常盈仓被清军攻占,进而导致粮食被夺或被焚毁,这些粮食是支撑忠义军的根本,有时候,军饷可以拖欠,毕竟忠义军已经改为三个月发一次饷,但是军中却不能无粮!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保住粮食。 钱! 一句话,还是钱的问题! 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资金上的问题。 “要这么多?上次扬州不是刚解来了12万两盐税吗?” 朱明忠听得心里一阵阵的发毛,但是仍然有些不甘心地追问。 “即便是加上扬州来的十二万两盐税,户科银库中实有白银147万5千3百13两7钱,现在累计开支近120万两,余银不足三十万两!” 姚湘的回答让朱明忠几乎立即惊叫道。 “这不可能,我记得库中不是说有近二百万两吗?” “经略,从扬州解来的前清虏伪官的银钱中,还有6万两黄金,这些黄金都按照经略您的吩咐,暂不动用,再者既然是想要将黄金换成白银,目下又有谁人能兑换这么多黄金?” 这会朱明忠才想起他确实说过这些话,之所以会这么说原因再简单不过,现在在中国的金与银的值比为一比八,也就是一两黄金换八两白银,而在欧洲则是一比十五,一两黄金换十五两白银,正是因为这一差价,使得欧洲商人将日本、美洲白银输入中国套换黄金,可获利一倍以上。 对于一直有心发展海外贸易的朱明忠来说,他当然不愿意把六万两黄金就这么低价售出,既然是要出售,也应该按一比十五的价格出售,这可是几十万两银子。 实在不行,就把这些金子处理掉吧! 毕竟钱是死的! 至于金子将来还可以再用银子换…… “行了!” 叹了口气,朱明忠看着钱磊、姚湘,然后大声说道。 “没了就没了,银钱的办法,我来想,炳奇,宝田,你们不用为银子发愁,先把银库里的金子拿到扬州,给那些盐商,从他们的手里换银子,至于其他,咱们再想办法……” 之所以决定把金子交给盐商,是因为朱明忠早就把那些人视成了肥羊,无论如何都会割上一把,只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等到时机成熟之后,到时候,这忠义军便再也不需要为银子担心了。 “经略,即便是那些金子全都换成了,也撑不了多长时间!” 经略的吩咐,让钱磊开口说道。 “这关键还要是要想办法开源,若是不开源,即便是又弄来一些银子,不过也是做吃山空!” 开源! 钱磊之所以会这么说,原因非常简单,身为左参议的他很清楚,仅凭淮扬以及常州的税赋根本就无法维持忠义军的开支,现在开支大,将来的开支只会更大,尤其是接下来,很有可能会有一笔更为庞大的开支。 “经略,这清虏目下虽说行军缓慢,可按现在的速度,最多一个月后,就会到达徐州,到时候一场大战下来,不知会有多少将士阵亡、多少将士负伤,到时候阵亡的官兵需要抚恤,受伤的将士需要疗伤,残废的将士也需要安置,这些都是银子……” 不等钱磊说完,朱明忠便冷哼道。 “到时候,银子自然也就有了!” 现在之所以没有拿扬州的那些晋省的盐商下手,并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因为眼下的时机不成熟,可是到时候,那时机肯定已经成熟了。 经略的回答,让钱磊、姚湘皆是一愣,尽管并不知道到时候银子从那里来,但是他们两人今天之所以来此,却是为了另一件事,甚至于演这出戏,也是为了那件事作为铺垫。 “经略,其实,还有一个法子,若是加以推行的话,倒是可以解决当年的困局!” “哦?什么法子?” 听钱磊这么一说,朱明忠知道了,这小子不是撂挑子,而是有备而来啊! “经略请看!” 说话的时候,钱磊拿出了一个铜钱来。 “制钱?” 接过那枚制钱,这是市场上流通的“顺治通宝”,或许现在淮扬已经驱走清虏,但是市场上流通的制钱,仍然是“顺治通宝”,至于明朝的制钱,早在十几年前天启、崇祯两者所铸的新钱,因为含铜只二三成,质脆薄,落地即碎,所以民间拒绝使用。而这的含铜量多达七成的“顺治通宝”,直到现在仍然在市场流通。 “经略,就是这制钱,卑职曾差人询问过,这过去江宁局铸钱千文含工本银在0.6钱左右,也就是说,每铸钱千文可得银利近半……” 这正是钱磊之所以和姚湘来此的目的,是为了用钱利贴补开支。 “炳奇,你的意思是咱们也铸钱?” 看着钱磊,朱明忠立即明白了他的意思。 “正是如此,经略,我等可于江北开设钱局,效清虏收废铜铸钱,目下市场上银多钱少以至于银贵钱贱,开炉铸钱自可获得近一倍之暴利!只是……” 强调铸钱的暴利,钱磊看着经略又补充道。 “只是,经略,这铸钱怕有些风险……”
第068章 货币的战争 铸钱会有风险? 铸钱的风险在什么地方? “风险?” 诧异的看着钱磊,朱明忠反问道。 “既然这市上无钱可用,朱某身为江淮经略,铸钱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经略,可身为明吏铸清钱,就是最大的风险!” 看着经略,钱磊的语气带着试探的意思。 “身为明吏铸清钱?炳奇,你这是什么意思?” 看着钱磊,朱明忠的眉头猛然一挑,然后反问道。 “朱某为何要铸清钱?” 要铸为什么不铸大明的钱?反而要铸清钱?不解的看着钱磊,朱明忠希望他给出一个合理的回答。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89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