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时间过得飞快, 范愚还未按部就班地升入上舍,会试的日子就已将至。 认真苦读许久,再加上有系统的助力, 初初接触策论时候的束手无策已经彻底消去,年少的解元郎对于科举的最后一道关卡自然便期待起来。从只想与父亲一般得个秀才功名,到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到如今,范愚吃了不少苦,求学路上却也有无数精彩。 只是期待当中还有些许遗憾——从决定今科下场一试之时起, 范愚已经数次在夜深人静时, 进入到系统空间中, 看着没来得急解锁, 也不知是否还有机会解锁的上舍功能, 轻轻叹口气了。 倘若是当初刚刚得到系统奇遇的稚童,大约会选择先在现实当中升入上舍, 解锁了功能之后再下场科考。而对如今成长了太多的少年郎而言, 遗憾虽有,却不会阻其步伐。范愚永远对系统空间的出现报以无尽感激, 却也永远会以自我来选择未来。 会试的诸项规矩, 同乡试几乎是一般无二, 唯独试题方面多了项策论。此外便是时间不同了, 所谓春闱,自是在草长莺飞的二三月天进行。学子风流, 自成春光之外另一道风景。 内舍当中结识的杜幸川、周浦深几人也同样选择在今科下场一试,正好同范愚做个伴。 比起乡试之时,范愚的身体亏空已然补上太多,而今只比寻常人稍稍弱上些许,倒是不必担心撑不过简陋号房里头接连数日耗尽心力的答题。 只是陪他经历过乡试三场的叶质安依旧完全不放心, 坚持继续做他的陪考,打算在考场外头守着,甚至早早便已经提笔写好告示,又告知左右邻舍,道是悬济堂要停上一旬不看诊。 到了临考前日,早已做好万全准备的陪考人,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考篮与衣物、饭食,确认没有疏漏之后,才满目温柔地用轻吻唤醒了范愚。 该说不说,比起乡试时候的兄长身份,已然在京师扬名的叶质安,此刻可要紧张得多了。
第137章 而大约也是因为这回的身份有些不同, 小神医整颗心都扑在了范愚身上,待将将要出发时,叶质安方才想起来, 自家嫡亲的兄长、早已经升入太学上舍的叶质堂,也是计划的今科下场。 乌龙冲散了他原本有些溢出的紧张情绪,又恢复到了平日里的淡定模样,陪范愚一道早早出了门,往考场徐步走去。 较之安排在闷热八月的乡试, 会试放在生意盎然的春日里头, 于考生而言要舒服不少。却也有不小的可能, 让人遭上一阵突来的寒意侵袭。送考时天色尚且昏沉, 偶尔掠过的夜风便恰能叫人颤上几下, 拢紧衣襟。 为了防止科举舞弊的单衣要求,此时难免令应试学子在风里打个寒噤。 又是连考三场, 单衣、冷食, 并狭小号房。 不得不说,科举除却筛选人的学识能力, 对于应试者的身体素质, 也从来有着不低的要求。 能走到会试这一步的学子, 对于应考流程皆已是轻车熟路, 倒是负责检查的人员,明显能看出来, 态度要比乡试来得严肃不少。 作为朝廷筛选人才的最后一关本就重要,加之范愚亲身经历了的江南那起乡试舞弊案,也才将将过去没多久,是以今科会试的一应检查,都悄然加了力度, 瞧着恨不得将考生所带的食物也给拆成粉末,好看清有无夹带似的。 等到一应物事查验完毕,考生悉数进入各自号房当中,便又到了开考前那段略显漫长的等候时间。 为了应考起得颇早,这段时间里又无事可做,范愚索性将木板铺好,和衣躺了上去,打算小憩个片刻。 至于心头不免盘萦的那点紧张情绪,他倒不是全然不受其影响,只是多年苦读并数次科考的经历,已然让他学会了尽量调节。等瞧见考题的那一刻,便是真正彻底投入到作答当中,将这些个情绪抛之脑后了。 无需系统的帮助,范愚这状态也同早年在使用系统经营时达到的专注状态一般无二。 会试同乡试一般分作三场,对范愚而言最需要重视、难度最大的策论一向被安排在最后一场进行。问治国安邦之策,寻朝廷合用之才。连同诏、表等公文书写,也一并囊括在第三场的考题当中,以求应试学子皆能够经世致用。 这样一来,前头两场的考题尽是学了多年、最为熟悉的内容,虽有难度,叫范愚来说,也实在是成竹在胸。 只是出于对除开殿试之外科举最后一道大关的重视,他还是仔细将文章反复打磨了数遍,才提笔来完成最后的誊抄工作。等到真正停笔,墨迹干透之时,天色不算很早。比起乡试时候的早早离场等候放排,范愚很是多花了些功夫在号房里头。 到了最后一场,方才是对他而言,这场会试的真正考验所在。 有言道是“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即便是参与会试者尽数经历了前边几轮考试的筛选,至第三场候场之时,依旧能看出来不少应试者的面色苍白、形容颓丧,既是体力不支,也有两场考试带来的心态影响因素在里头。 每场皆是提前一日入场,寅时便点名搜检,而后在狭小的号房里头呆上整整一日,至临考之日的子时方才发放试题。中间这漫长的一日时间,到了第三场时便显得格外难熬些。 范愚的状态依旧还算不错,却也能听见雨滴落在号房上传来的声响里头,间杂了临近考生的隐约泣音。 还能隐隐听见那道有些沧桑的声音,低低地叫着个名字,听着像是孩童的乳名。 约莫是寒窗数十载而屡试不第,谋生计与求上进的压力并在一处,又在风雨声中想起来了家中亲眷的期待目光罢。 范愚的思绪便也顺着风飘远,飘忽间,脑中浮现出来了幼时的记忆。 “将来阿愚也要和阿爹一般考取功名,等阿爹老了,就换阿愚来念书给你听。” 还是不认识多少字的稚童时,被父亲抱在膝上读书的小阿愚,曾同父亲这般说过。而今身在会试最后一场的号房当中,身上功名已经远超过当年定下的秀才目标,可范愚记忆中笑着说好的父亲,却已经模样都有些模糊了。 倒是当年的目标里头,同父亲一般得了功名便回去族学教书的想法,一直以来都不曾褪色。 系统要求建立的书院,早早便在范愚心底有了个雏形。烟雨江南,朗朗书声,携一人白首,便是众人眼中前途大好的少年天才,为自己择定的未来。 雨声、童年回忆,并未来憧憬,交织在一处,成了范愚的一场好梦。 醒后再过一个时辰,便该是发放试题之时了。 雨还在下,心情却无比明朗。落到笔下,便是蓬勃生机。
第138章 也许是多年苦读到了收获的时节, 也许是历次科考皆得了不错成果,积累起了股自信又一往无前的势。不论归因如何,这场会试并不能称作简单的考题, 终归不曾将范愚难倒。 文思泉涌,兼以精雕细琢。 放排之际,迎着来接人的神医的目光,少年天才露出来个颇为灿烂的笑容。这笑意落在叶质安眼中,便叫他觉着天上高悬的温暖春阳都逊色了几分。 对自己的答卷可谓成竹在胸, 加上早已完成了幼时的心愿, 这回等待结果的过程, 范愚其实本该感到些轻快。 实则不然。 哪怕在入了太学之后见到了其间学子的不俗能力, 又经历了一遭从头学习策论写作的波折, 范愚始终怀揣着些“野望”——他确确实实,想当当这个不及弱冠却六元及第的风流人物。 哪怕他最终的目标从来不是封侯拜相、出入庙堂。 这样一来, 糊名、誊录程序必不可少的会试成绩, 其实便是决定了范愚这野望能否成真的关键。倘若当真得了头名,有前头这五元在, 其实殿试结果与提前尘埃落定了也无甚区别。 却也没将这些许忐忑和期待流露出来。 兴许整日里相伴左右的叶质安多少有所察觉罢。 等候放榜的月余时间里, 除却早已成为习惯的每日读书, 二人趁着大好春光犹在, 踏青放鸢,好不快活。甚至陪同样结束了此次会试的叶质堂畅饮了一回, 纷纷醉倒在春色当中。
第139章 放榜日, 榜文还尚未张贴,天色才刚蒙蒙亮,却已经能瞧出来今日会有动人的朝霞。 太学一众学生不拘此次有无下场, 悉数早早到了等候。真正心焦着等候放榜的举子们被同窗簇拥到了看榜的最佳位置上,好让他们一眼便能瞧见榜文。这样几乎可以说是决定人生的时刻,既无人愿意假手于人,也无人能够安心坐在家中等候小厮来报放榜名次。 范愚自然也在此间,较之孤身而来的同窗们, 身旁还多了个向来形影不离的叶质安。 不过有今科同样下场了的亲兄叶质堂在, 他混迹在太学学生之间倒是并不显得突兀, 哪怕离放榜还有好些时候, 宽大的袖袍底下, 范愚也能明显察觉到小神医握着自己的手心已经隐隐有些潮湿。 好不容易走到今日,离着六元及第甚至可以说不过一步之遥, 等待尘埃落定的时刻, 要说他不紧张是假的。但思绪也难免会飘荡回多年前的江南,想到在父亲怀中牙牙学语的年岁, 想到父亲离世后的孤苦, 也回忆起初遇叶质安的那日。周遭都在紧张等候放榜, 一片寂静, 范愚便也不曾出声,只用了些力道回握住对方。 辰巳时分, 监场官员捧着皇榜,在官兵的簇拥下到来。 卷成轴状的榜文,自最末端开始显露出来。 范愚于是连呼吸都放轻缓了许多,几不可闻。 太学学生们周遭早已经围满了看榜的学子与民众,看榜的小小场地人头攒动。随着一道粗粝苍老的声音高呼“中了中了, 我中了”开始,哭笑声便此起彼伏起来。 等待的人眼中,时间总是过得极慢,对外界的喧嚣亦充耳不闻。仿佛已经过了许久许久,漫无尽头的榜文终于在范愚面前显露出了全貌。 于是便也瞧见头名的位置上,正正写着他的名字。 “允中,恭喜啊,会元!” 还在为自己榜上有名而兴奋着的周浦深几人,因着喜悦过满,连张口道贺的话都显得有些滞涩,言语最后化为了落在范愚肩上的重重一拍。 至于同他并肩而立的叶质安,掌心的濡湿终于消失不见,面上则同范愚一般,露出来个傻笑。 天光灿烂之下,是少年郎们的灿烂笑意。
第140章 会试次月便是科举的最后一关——殿试, 帝王于此日亲临,主持策士,所得的进士便也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当日, 考生的状态各不相同。说是十年寒窗换来官身前的最后一道大考,考生当中却也有部分稍显轻快放松者,只因考生若不出些大的差错,殿试轻易不会黜落人。倘若对一个三甲同进士出身已经颇为满意,或是自认无法得个比会试更高名次, 松快些倒也无妨。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9 首页 上一页 10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