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四季[种田]》作者:鱼生寄沧海 文案: 桥西村的李铭川高大能干,家里也殷实,曾是十里八乡姑娘和哥儿向媒婆打听的常客。 他娘千挑万选,给他选了余家的小哥儿定了亲,余礼白净又贤惠,也是不少婶子夫郎心中的儿媳人选。 本是人人称好的亲事,可没想两家自定亲以来,接连出现祸事,李铭川的爹娘竟在短短一段时日内接连过世,家里使了不少银钱。 余礼的爹在外喝了酒,摔到了脑袋,又摔断了腿,从此不清明,躺在床上等人服侍了。 两人在村里的唏嘘声和庆幸声中成了亲,被李家和余家拒绝过的人家更是当面挖苦嘲笑。 两人置之不理,可慢慢的,桥西村的人发现,这俩人,怎么日子越过越好,日日飘着馋人的饭香??!! 注:无朝堂无科举无金手指,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种田生活。物价背景自设,经不起推敲,当平行世界,只为给看客带来一丝温馨。 内容标签:布衣生活 田园 种田文 美食 治愈 日常 主角视角:余礼 李铭川 其它:种田 一句话简介:两人三餐四季的田家日常美食生活 立意: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努力过上好日子
第1章 祸事 桥西村南,余家。 小哥儿余礼正在生火,今中午他打算炒盘韭菜鸡蛋,用酱焖道肉沫茄子,再蒸上几个白白软软的大馒头。他大哥还在镇上酒楼里做工,家里只有爹娘,他和小妹四个人。别看只有两个菜,有蛋有肉还有白面馒头,在桥西村已是很难得的了。 他刚生好柴,从篓子里摸出蛋,他娘就满怀心事地进来寻他了。 余礼奇怪问:“娘?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现在应该正是桥西村家家户户都在地里播种的时候,早晨刚说好今天的午饭由余礼送过去。 他娘赵雨梅说:“刚在地里听着隔壁的说,李铭川家出事了。” 余礼一愣,李铭川是他三月前定了亲的未婚夫婿,连忙问:“这是怎么了?” 赵雨梅将听到的消息告诉了余礼。 这李铭川的爹李大志前段时日便咳个不停,本以为是这个春天比较冷,一时着了风寒,可今日一早在田里,竟是咳了血直接昏了过去。吓得李铭川扛起他爹就跑回了家。 余礼犹豫着问:“现如今,是如何了?可找大夫了?” 赵雨梅叹口气,说:“方才已有和李家相熟的人去看了看的,看情形,不大好。” 余礼擦擦手,道:“那我们也去看一看吗?” 赵雨梅迟疑道:“照理该去一趟的,那是你未来公公,但你爹一听这话……” 余礼敛了眸,知道了他娘未尽的意思,旁人都道他余家日子好过,余厨子手艺好能赚钱,赵雨梅操持里外,饲养了不少鸡鸭,还能打理好两亩地,但只有家里人才知道,他家的银子是被他爹死死捏在手心里的。他爹对家里的吃食不小气,但他爹好喝酒,赚的银子不少都填进去了,对着他们,出手也吝啬着呢。 这按礼该去一趟,有着姻亲于情又该备上些礼,放上两吊铜板,才好上门去看。 他爹定是舍不得铜钱。 余礼抿抿唇,将案板上准备切的那吊肉拿了下来,又装了十个鸡蛋十个鸭蛋,对赵雨梅道:“吃过晌午饭后,咱们提着这篮子一块去看看。” 一吊肉并二十个蛋,在农家走动中,算是有诚意的礼了。 肉要送去李家,余礼便把肉沫茄子改做了酱焖茄子,又另用生姜大蒜炒了个嫩豆腐。 余厨子一年到头也就只有播种和收稻时会在田里,这时他还在地里等着家里人送饭呢。怕他嫌少了荤腥,余礼将一半的炒蛋倒进了余厨子的饭盒里,他草草吞了馒头,让小妹余雪给他爹送饭,便和赵雨梅匆匆赶往李家。 在桥西村,定了亲的汉子和哥儿姑娘是能有往来的,因此余礼过去,并不会招人闲话。 堂屋里满是药味,李大志还昏迷不醒,李铭川和他娘周氏正守在边上,周氏满脸憔悴。 赵雨梅连忙把篮子放一边,拉过周氏的手,细细问着:“妹子别急,大夫可怎么说?有什么需要我家帮忙的?” 周氏挤出一丝笑:“大夫说这病急,还不知什么时候能醒,先吃着药看看。” 赵雨梅轻声安慰:“那咱们就先按大夫说的吃吃看看,若是这药不成,咱们就去请镇上的大夫跑一趟,亲家吉人天相,定是能度过难关的。” 两位妇人坐在一旁说着话,余礼悄悄去看背对他坐着的李铭川。 两人是一个村子里的,在定亲前就认识,但实在没说上过两句话。媒婆来说亲后,两人又因着这个关系正式见了一次。 那次余礼是有些害怕他的,他又高大又壮实,和小时候的皮猴大不同了,只是皮肤依旧黑黢黢的,让余礼不大敢同他说话。但李铭川却主动同他笑了笑,打消了些余礼的紧张。 后来两人在村子里又碰到了两回,李铭川给他捞过鱼,帮他砍过柴,告诉他:“礼哥儿,要是你嫁与我,我会对你好的。” 在那之后,两人就定了亲。 这是余礼第一次看见沉默寡言的李铭川。他像是才反应过来,起身给他们倒茶,却也只是声音低低地打了下招呼,就又沉默不语了。 余礼第一次嫌弃自己的嘴笨,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开口宽慰李铭川,嘴巴张了几次,最后还是沉默着和李铭川一起看向李大志。 余礼和赵雨梅没有多待,李家这情形实在不好打扰,免得让周氏还要分神同他们说话客套。 出了门赵雨梅就叹了口气,道:“我瞧他们娘俩像是晌午饭都没吃呢。”也是,当家的汉子出了这种事,怕是做什么的心情都没了。 余礼的眉头也皱着,眼睛里露出担忧,希望李家能熬过这一坎吧。 回到家,天色还早,余雪已把家里碗筷收拾好,她今年十三,比余礼只小三岁,也是能干不少事情的。赵雨梅便和余礼又去了地里,免得余厨子回来骂他们俩什么也不干,是吃白饭的。 余厨子不知是不是因为常年在热火热油旁,这几年脾气愈发的大,在外掌厨时要看主家脸色,回家便对家里人没有好脸色,他倒是不动手,但是一点不如意便把赵雨梅余礼和余雪挨个骂一遍。 三人在地里又忙活了两个时辰,一起回家准备吃晚饭。余雪已将饭蒸好菜备好,就等余礼回来炒,她的手艺不好,余厨子在家很少下厨,赵雨梅平日里事多,余家早已习惯每天由余礼来烧菜。 余厨子知道余礼将那吊肉送给李家后,又是一阵挖苦:“还没嫁过去呢,心就飘到婆家去了,是不是以后嫁过去了要隔三差五回娘家拿东西啊。尽是白眼狼的做派!” 余礼埋着头不做声,心里想着骂吧骂吧,你除了骂两句还能干什么呢。这时候千万不能同他爹呛声,不然就成了“这十几年养你都是白养了”。 余礼心里装着事,但还是利索地清炒了南瓜,用豆子焖了土豆块,切了小块腊肉炖了萝卜汤。这晚饭不能做敷衍了,不然他爹要唠叨没油水没力气明天下不了地了。 李家的事在村子里传了两三天,余礼打鸡草赶鸭子时也听到不少消息。有说李家找了镇上的大夫的,有说这病得去不少钱的,还有更多说这病像痨病会传人的。 这消息传开,再没人去李家打听了,等到余礼再听到李家的消息,是村长说李家要卖地了。 这消息一出,村里更是议论纷纷,李家的六亩水田,现如今要一次性卖掉四亩。现在正是春种的好时节,不少人心里筹划着呢。 余厨子在家喝着酒骂骂咧咧的,当初来向余家提亲的人家多,最后选的李家是见他家家境殷实,田地多,他娘还有织布的手艺。 这李家同他家定了亲,四两八的彩礼银子先前已给了一半,可如今却出了这事,别说彩礼银子,地都卖了,他还指着结亲那会喝上哥婿的好酒。哪怕不提酒,他虽脾气不好,也还是希望礼哥儿嫁过去是能过好日子的。 赵雨梅也愁眉苦脸的,余家只有两亩地,这几天他们早把种播好了,本该高高兴兴等移苗插秧了,却见天儿担忧着李家的事。 余厨子骂完一阵,看向抿着唇不说话的余礼,道:“礼哥儿,我看他们家现在也缺钱,要不我们把那一半的彩礼银子送回去,这亲事就……”他虽小气吝啬,却也知这钱拿不得。 余礼和赵雨梅俱是心里一惊,抬头看向余厨子。 余礼道:“爹,人家家里现在出了这事,我们去退亲,这说来算得上是不仁不义啊。” 余厨子也是一阵烦闷,本来指望余礼以后能帮衬帮衬家里,可现在看来,以后只怕家里还要帮衬余礼。可这亲若真是他们家开口去退,村子里的闲话一定多,余厨子又是个爱面子的。 赵雨梅也说:“这肯定不成,这传出去村里不得用唾沫把我们淹死,这礼哥儿沾上了嫌贫爱富的名声,以后还怎么议亲。” 余礼接话:“连带着大哥和小妹的名声也会不好的。” 余厨子这才打消了念头,赵雨梅道:“没准是咱们想多了,也许过两天那李大志便好了,地也不用卖了。” 两天后,李大志的病没好,李家的地卖掉了,周氏的素银镯子卖掉了。听村里人说,李大志要吃吊命的药,贵得很。 不过六七日,李大志就病死了。 消息传到余礼耳朵里时,他正和余雪河边洗着衣裳,当下便像是被人打了一榔头,撒腿就想往李家跑,跑了几步,又停下了。匆匆跑回地里和爹娘说。 余厨子和赵雨梅一听,就赶紧擦手往李家赶,他们不许余礼过去,余礼和余雪只得在家等。 到了晌午,爹娘还没回来,见余礼六神无主,余雪没敢打扰,烙了几张饼子,也能凑合吃着。余礼实在没胃口,但不忍拂了妹妹的好意,对付了两口,权当填了填肚子。 又过来一个时辰,余礼才眼巴巴见着爹娘回来,两人脸色都很难看,他急忙迎上去,厉声问:“怎么样?他可好?” 余厨子看了他一眼,难得没说什么先进房找吃食了,赵雨梅将余礼拉进屋内,沉声说:“礼哥儿,看来这亲事不退不行了。” 余礼瞪大了眼睛,眼泪瞬间就流出来了:“娘,怎么连你也?” 赵雨梅拉过他两只手,道:“孩子,你是不知道,方才我和你爹去看李家的情况,才知,李家因为这事耗了几十两的银钱,卖了不少东西,他家现在只有那两亩填肚子的地了。再加上……” 赵雨梅也难受,但现在她不可能想要礼哥儿去跳火坑,继续说着:“李铭川他娘,诶,这些年纺布赚钱本就熬坏了眼睛,他爹出事后日日以泪洗面,前两日已经瞎了。”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3 上一页 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