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小河也不是听不懂好赖话的人,虽是挨了哥哥说,但是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便乖乖点头,小声道下次不再这样了。 见弟弟真的知错了,古小渔才缓和了脸色:“去后院儿摘个瓜来,闷个酱瓜吃。” 酱瓜是古小河除鱼之外最爱吃的东西,知道哥哥是在哄他,原本还红了眼眶的古小河立马便开心了,小跑着去后院摘瓜。 古小河年纪小又被哥哥爹爹们护的好,除了吃睡,很少有什么烦恼,如此便养成了十分纯善烂漫的性子。 但是古小渔还是希望弟弟能够明白更多的道理,日后好懂得保护好自己,毕竟,树大招风,古老爹现在身强体壮,还能震慑的住别有心思的人。 一旦日后年纪大了,身子骨弱了,不知道有多少豺狼虎豹在暗中窥探着呢,这也是古小渔向来不好惹的原因。 他家三个哥儿,哥哥已经出嫁了,古小渔也正值适婚的年纪,除了古老爹,他也要承担起哥哥的责任,好好保护幼弟。 这样想着,古小渔的背脊越发挺立起来。 就是人人都喜欢乖巧的哥儿,他古小渔也绝不低头,强势也好,泼辣也罢,无论旁人怎样嚼口舌,他也决不会因此改变自己。
第2章 吃过晌午,午后没有什么人了。 怕招苍蝇,古老爹便将剩下的猪肉拿木盆装了,存放在水井里。 一家人睡过午觉,古小渔便要拿着衣服去河边洗,谁知媒人却上门了,古老爹便让古小渔停住,让他去屋里换一身衣裳。 古小渔才换的衣裳自然不去,古老爹却要他穿那身和古小河一匹布做出来的新衣,古小渔嫌麻烦懒得去,反驳说做媒难道只看一身衣裳。 古老爹见花婶子已经进屋,忙着招呼人,也来不及跟古小渔多说。 古小河见过花婶子几回了,知道是来给哥哥说亲做媒的,忙跑去端茶倒水,看着竟比古小渔还高兴。 “河哥儿倒是懂事,模样也越发俊俏了,”花婶子端着古小河倒的凉茶,笑眯眯的说道。 古小河受了夸奖,自然开心,但也知道今日是哥哥的大事,倒了茶便躲去后院了。 等古老爹端着西瓜从后院过来,古小渔跟花婶子已经聊着了。 “天热,花婶吃块儿瓜歇歇气,烦你又跑一趟了。”古老爹将西瓜放在桌上招呼道。 这西瓜是应季的果儿,汁甜肉脆,皮薄还泛着凉意,夏日要是吃上一块儿,再大的火气都消了。 就是瓜贵,一个便要二十文,花婶子平日可吃不到这好东西。 见古家诚心,对古小渔的婚事又如此看重,花婶子吃了一块儿瓜之后,就说起正事。 “这回渔哥儿可找不到挑的了,这董家很是不错,家中有积蓄,又是青砖瓦房,给渔哥儿说的是他家小的,今年二十又一了,可别看年纪大了些,如此年纪已是童生了。” 花婶子便说着拉着古小渔的手:“哥儿,你性子要强,董家小子又是个孝顺温和的,跟你啊乃是良配。” 古小渔知道花婶子跟娘从前是闺中好友,说给他的都是好的。 原来的几门人家也都是仔细挑过的,就是有些许夸大,也绝没有差太多,只是古小渔一一看下来,总没满意的。 古小渔想起花婶子进屋时额上浮了一层细细的汗,脸都热的通红,想着这董家听着也确实不错,便答应见见。 定了三天后来相看,花婶子便放心的又吃了两块儿瓜,扇着风去回话儿了。 “老爹忙忙的切瓜,怕婶子跑了不成?”想起古老爹听着消息,就步履匆匆的往后院去,古小渔便无奈。 从来都是待嫁哥儿躲帘后,家里爹妈招呼媒人,他家倒好,全反过来。 古老爹也知道自己急的坏了规矩,但是也不觉得怎么:“你娘走时便反复念叨,日后你哥三儿婚嫁,务必是自己情愿的,爹可不想日后下去还遭你娘的骂。” 古小渔不爱听这儿话,便将古老爹才吃了两块儿的瓜连盘端走了。 古老爹忙前忙后也出了一身汗,见哥儿将瓜端走,自知说错话,也不敢再要,只能胡乱灌两口凉茶降降火。 古家的肉摊是卖三天关一天。 一则是天儿热,肉放不住,二则就是农家人哪有日日吃荤腥的,就是有点儿的人家也只两三日吃一顿。 再者大渔村就四五十户人家,村里就古家一间肉铺,要是不上古家买肉,可就要拦牛车去几十里外的镇上买,谁家也不愿意出这个冤枉钱。 因着就是在古家关铺时想吃肉的人家也只能忍着,等到肉铺开了,再去割二两解解馋。 三日后要相看,那天正是古家开铺的日子,古老爹便自作主张将肉铺开的日子延了一日,给父老乡亲们带来不便,最后一日卖肉时他便将价钱降了两文。 等乡亲们算钱时,听着钱少了肉还是一样,个个心情都明媚了起来,就是平日最难缠的婶子也少挑拣了几句。 “这回渔哥儿必能说一个好人家,” “倒时成了别忘了让婶子来吃酒,婶子给你封一个大大的红封,” “我就说哥儿出众,竟相看了这么好的人家,” “……” 一时间,好话一箩筐的朝古家父子砸来,七嘴八舌的让古小渔都听不清古老爹说的斤数。 “婶子叔么们,要是钱给大家伙算多了一两文,肉拿回去可是不退的。”古小渔提高声音,笑着看过每一个人。 这话儿一出,声音顿时小了许多,沾了钱的事谁也不愿意吃亏,自然闭了嘴让古小渔好安心算钱。 但是,总有一两个不识趣的,不知哪一个婶子嘟嚷说还没成为童生夫郎呢,便摆起童生夫郎的架子。 声音不大,但不巧,古小渔耳力最是好。 将肉板上的砍刀拿起来,古小渔狠狠将一块儿排骨剁成两半,他笑的和煦,眼里却没有笑意,目光准确的看向那个憋不住话的妇人。 “也亏得我爹是屠户,否则这刀我哪里用的惯呢,瞧这儿刀口锋利的,一刀下去骨头都碎了。” 其他没听见的婶子叔么见古小渔这样说,也应和道。 “可不是么,就数你家这刀最快,切肉也方便,” “就是呢,这刀看着就重,也亏的渔哥儿气力好拿得动,” “……” 众人又开始说起闲话家常来,没发现那妇人吓的一哆嗦,偷摸溜走了。 想来,某些人下次就是说闲话,也不敢再说到正主面前来。 耳根清净了,古小渔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剁肉的动作都利落了几分。 买了便宜猪肉的村民们心满意足的回去了,有个婶子想着省了两文钱,再添一文便能买半块儿豆腐,于是又拐了弯朝着赵家去了。 赵家是大渔村卖豆腐的人家,家里两个儿子,大儿子从前在外走商,回来娶了夫郎到镇上去了,小儿子在家做豆腐生意,照顾着爹娘,十分孝顺。 胖婶子去赵家的时候豆腐都卖的差不多了,赵家的豆腐白嫩细腻,村里许多人家都爱吃,隔一天便要来买上一块儿。 “今日割了肉还来买豆腐,胖婶儿家有什么喜事不成?”赵婶子笑容和气的问胖婶,让儿子去屋里切豆腐。 胖婶见赵婶子提起,也没隐瞒:“哪里是我家的喜事,是古家老二要说人家了,相看那日与开铺的时间冲了,今日猪肉便宜卖,足足降了两文哩。” 边说着胖婶伸出了两个指头,这两文相当于是白捡,自然高兴的很,比划着胖婶又对赵婶子道:“他赵婶,你也快去割一斤吧,晚了怕是就卖光了。” 赵婶子谢过了胖婶的好意,答应着待会儿就去,正巧赵锦端着豆腐过来了,胖婶急着回家做饭,也没再多聊,说着等会儿把碗还回来,便端着豆腐走了。 “咱家也几日没吃荤腥了,虽然你爹身子不好,不宜吃太油腻,但是你成日里干活,也得吃些,等会儿去古家割斤肉来,娘给你做东坡肉吃。” 赵婶子还要给赵老爹煎药,便让儿子去买肉。 赵锦应着,从抽屉里数了二十五文钱买肉去了。 等他到古家肉摊时,人已经不多了,剩下的肉也没几块儿,就还剩几个婶子叔么还赖着不走。 想着剩这么点肉,跟古小渔拉扯着,想让他再饶两文,几个将剩下的肉分了。 古小渔冷眼看着他们挑挑拣拣,也不多话,平日里就这几个最难缠,今日肉价已是极低的了,还不知足,古小渔就是自留也不想贱卖给他们。 一天天的占便宜没完。 见赵锦提着篮子过来买肉,古小渔缓了脸色,询问他想要买什么。 做东坡肉自然五花最好,但是案板上已经没有了,赵锦便要了一块偏肥的,那块肉早被一婶子看上,见古小渔要给赵锦装上,立马急了。 “怎么做生意的,明明是我先来的,怎么就给他了?”那婶子拦住古小渔的手,不让他把肉放进赵锦的篮子。 古小渔没让她碰着,淡淡道:“婶子说的极是,这来了半个时辰了也没挑好,我以为没有婶子看的上的呢。” 那婶子自知理亏,但又不想自己看上的肉被人买走,便将矛头对准了赵锦:“锦小子,今日也来买肉呢,这肉太肥,你爹身子弱怕是吃不了那么肥腻的,不如让给婶子,再另挑一块儿瘦的。” 这赵老爹身体不好是村里都知道的事儿,没想到这婶子竟用这种话来夺食,古小渔不乐意了,就是赵锦想让他也不卖。 好在赵锦平日里虽不多话,但也不是个耳根子软的,任凭那婶子怎么说,也没作声。 古小渔看着赵锦一个高大的汉子,被那婶子拉着衣服纠缠也不出声,看着也觉得好笑,便将赵锦的篮子接过来,将那块肉放进去又添了两条猪横脷。 “天热,这猪横脷健脾胃,去肝火,赵叔平日里爱吃,你带着去。”古小渔将篮子递给赵锦,又不留痕迹的借着说话的功夫,站去他和那婶子中间。 那婶子被古小渔隔开,刚要发作,古小渔就笑着拉住她:“婶子看看还瞧得上哪块儿,我今儿也做一会主,再让婶子两文。” 那婶子一听,原本吊高得眉毛都舒展了,忙又选了一块儿肥瘦相间的,古小渔给她秤了:“整好一斤,婶子便给二十文吧。” “今儿不是便宜两文吗?”那婶子听着数目不对,问道。 “可不是吗,我都算错了,那婶子给十八文就好,” 那婶子听了便宜两文,立即把钱给了怕古小渔反悔。 等跟一起买完肉的叔么走到半路,突然一拍脑袋:“不对,” “什么不对?” “被那小崽子框了!” “......” 古家的肉铺有自己的规矩,在摊前你怎样纠缠都行,但是既拿着肉走了,便不准再回来说数目不对。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0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