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得不承认想像和现实是有差别的,但心情还不错。他们的地也不大,种起来花不了多少时间,很快便弄完了。
白君瑜草草收拾好东西,略有些后悔让祁襄来做这个,是挺累的,“快回去休息吧,白如煮的甜汤现在喝着应该正好,回去喝一碗能解解乏。”
祁襄看了一眼自己种的地,虽说还光秃秃的,但还是很有成就感。
“也不知道贤珵什么时候来,有他帮着看地,我们可能会更轻松些。”祁襄说。他的身体什么情况他太知道了,他也不可能把所有事都推给
白君瑜,如果能多个人帮忙,这菜估计会种得更好吧。
安逸的生活单调却不乏味,白君瑜不时带祁襄上山是打些野味,遇到上山摘野菜的老农,也会用野味跟他们交换一些,渐渐地认识了不少可以食用的野菜,也掌握了烹饪方法。
祁襄也正式开始学习医术,每天要背的东西很多,但以他过目不忘的本事,也不多难,就是要多用些心才行。
地里的菜也抽芽生长了不少,祁襄挺高兴,白君瑜也不好打击他,他昨天去镇上给祁襄买蜜饯和点心时,看到别人家的菜地,已经长得是他们两个大了。
祁襄揣了一兜蜜饯,去地里拔野草。他们地小,就算长草也不会有很多,但祁襄检查得很认真,还琢磨着有了这次经验,他是不是可以跟贤珵一起包一大片地,或者一个山头,用来种菜和采山货,这样一年四季可以做腌菜买。京中腌菜的种类很少,但各地其实都有自己腌菜的配方,完全可以学起来,开个腌菜店。天热的时候可能以开胃为主,但天冷的时候,很难吃到新鲜蔬菜,这种腌菜必然是受欢迎的。那些富贵人家自不用说,只要价格合理的,百姓家也可以尝到鲜,没有理由拒绝。
白君瑜回了家里的信后,到地里来找祁襄,打开后门便道:“阿景,贤珵来了。”
祁襄一乐,“来得真是时候。”
往嘴里丢了颗蜜饯,又喂了白君瑜一个,祁襄才绕过他去见贤珵。
“精神不错嘛。”看祁襄这状态,贤珵特别安心,果然,祁襄的身体就得靠好生休养,少操心,多享乐。
“还行。你能找到这儿也挺不容易的。应该提前说一声,我让白如去下面的镇上接你。”他们这里不太好找,得从一个小路穿进来。
贤珵接过白如端来的茶,笑道:“问了几个下面村子的老伯,他们告诉我的。我想着你这儿本来也没几个人,再把白如叫去接我,你再有不方便的怎么办?”
祁襄轻笑,“我哪有那么多事?不过你来的正好,我带你去看看我的菜地,长得可好了。正好我又新想到一个生意可以做,我们边走边聊?”
贤珵昨晚怕路不好走,在镇上歇了一晚才过来的,这会儿精神好,也不累,欣然应道:“走吧。”
白君瑜让白如安排小松他们,自己跟着祁襄一起去了。
路上,贤珵也顺带参观了小院,觉得舒适安逸,如果不是家里还有祖父在,他真想也弄这么个院子,就隐居在此,每天逍遥自在的,岂不美哉?
出了后门,祁襄介绍起了自己的菜地,告诉贤珵他们都种了什么,也说了自己的主意。
贤珵看着这些小叶子,表情有些纠结,考虑着说辞,道:“那个,闻景,你最近去村上看过没?”
祁襄摇头,“没去村里,去镇上逛过,走的小路。”
他们这边有两条路,一个是贤珵正常过来走的路,能路过三个村子,方便马车往来。另一个是小路,靠着山,沿着那条路下去可以直接到镇外的树林,再走几步就是镇上了。祁襄喜欢走这条小路,尤其是跟白君瑜两个人一起,也没有其他人,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他们可以一直牵着手,直到进镇上。
贤珵咳了一声,“你知道吗?村里的那些菜……”
他话还没说完,就被祁襄身后的白君瑜瞪了一眼,直接把他的话噎了回去。
白君瑜无声地做着口型:不许说。
贤珵简直看不懂白君瑜,白君瑜明显是知道他要说什么的,却不告诉祁襄,就为了哄祁襄高兴?这难道就是爱人间的小心思?反正他是不懂,但白君瑜不让他说,他肯定不能说,只得硬生生道:“那些菜和你这些长得差不多,
我还挺意外的,你居然种出的菜还不错。”
祁襄乐了,“我也没想到还成,等成熟了也给太傅送些。”
“好啊,祖父一定高兴。”不能说祁襄种的菜不能吃,吃是肯定能吃的,只是看着太小了。估计假如别人的菜卖三文,那祁襄这个只能卖一文。
白君瑜适时的插话,“阿景,我觉得腌菜铺子完全可以开,京中人肯定喜欢。师父走南闯北的,吃过的各地腌菜肯定也多,可以问问他的意见。但购入土地种菜就算了,大川的地本就不足,用来种粮食更为有利。不如你与农家签定收菜文书,低价收购,那农家也能贴补些家用,肯定是愿意的,也是帮扶百姓了。你要喜欢种菜,咱们在祁宅开这么一块地也是完全可以的。至于一些无人的山头倒是可以包一些,山上的野菜不是家种的,味道也独特,无论是采来卖还是做腌菜,都很合适。”
贤珵跟着点头——白君瑜看来还没有真昏头。种菜是可以请人来帮忙,但农忙时节,农家自己人都不够用,很少会空出人来去打零工。而且如果让祁襄负责管种菜这事,为了凑人再带些本身也不会种的,种出来的菜都跟这块地似的,那真是要赔到哭。
祁襄没往细里想,只觉得白君瑜说得很有道理,现在土地珍贵,还是不要乱折腾了。这事他本就想让白君瑜参与,如果到时有人借他用土地种菜一事参白君瑜一本,他们都为难。
“也好,那就不折腾地了,找些菜种得好的农家定期收便是,不过地方不能离京中太远,不然怕运回去不新鲜。”祁襄说。
贤珵赞同,“那一会儿我们再详细商讨一下。还有彩罗分店的店铺,也要再看看。”
祁襄没意见,做生意本也是个繁琐的事,多商议总是再所难免的。
祁襄午睡时,贤珵找上了白君瑜,“你没看到村子里的菜的长势吗?”
“看到了。”白君瑜一边帮祁襄熬补药,一边不经意地说。
“那你还不让我说实话?菜长得不好,不是应该找个老农来指点一下吗?”
白君瑜用蒲扇扇着炉炭,说:“我又不是真要让他种出什么来,只是让他图个乐儿。这东西种小些也能吃,想种得好经验是一方面,搭理照顾是另一方面。太累了,我不想他累着。至于我,打理菜还不如多用些时间陪他,打理他的吃穿用度,这对我来说更重要。”
贤珵无言以对。白君瑜在尽力地对祁襄好,他能说什么呢?只能支持。而祁襄觉得种菜是个乐事,这就够了,只是种出来的东西小些,又不算浪费,他也实在没必要多说什么。
“看你们这样,我有时候也觉得挺羡慕。”贤珵靠在门边,有些感慨地说。他有过一任妻子,也自认是个温柔的丈夫,但与白君瑜相比,实在是做得太不够了。
白君瑜抬眼看他,“你也应该考虑续弦了。”
贤珵无奈,“之前祖父只是太傅,也还好说。但现在又做了左相,家里的地位这么一抬,我反而更不好找了。肯定不会找高门大户,之前不愿让皇上忌惮,现在也一样。但小户的人品信不过也不行,怕是个贪婪无度的,连累祖父。而那些老实人家,摸不清贤府情况,估计也怕女儿进门受搓磨。我也很难啊。”
“慢慢来吧,遇上合适的比硬去找要好得多。”白君瑜直到遇上祁襄,才后知后觉地明白,“适合”二字有多重要。
“我懂。”
白君瑜起身,将手里的蒲扇塞给贤珵,“你帮我看一下药,我去看看阿景。”
“他不是在睡吗?看什么?”看着药不是问题,但白君瑜去看祁襄什么?祁襄又不会跑。
白君瑜头也不回地说:“看他睡得好不好,有没
有做噩梦,有没有踢被子。你不懂,就别问了。”
贤珵感觉自己受到了歧视,狠狠地摔了蒲扇,大声道:“我成亲的时候,你还没牵到祁襄的手呢!”
白君瑜一笑,“有什么关系,现在他是我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番外来啦!
第92章 番外二
既然确定要开腌菜铺子,祁襄便立刻给师父写了信, 详细询问了大川之内师父吃过的腌菜, 并把会符合京中人口味的特别标注出来。因为有些地方的腌菜在当地是很受欢迎的, 可味道会很重,放到京中卖,顾客有限, 就不值得折腾一通了。
彩罗的新店, 祁襄和贤珵一起定了几处, 最后还是看租金是否合适。没挑那些能与京中媲美的城中, 而是挑了次一级的。繁华的城里根本不缺好的的成衣店, 竞争太大。他们能在京中站住脚,是因为家中的关系,各个官宦之家愿意捧场,是彩罗前期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放到其他地方, 恐怕就没那么吃得开了, 与其硬碰,不如小本经营,踏实赚钱更好些。
除了这些, 祁襄和白君瑜也如之前说的那样,把贤珵丢在宅院里看地,两个人去周遭城镇小玩了几日。
贤珵不好跟去凑热闹,显得自己太碍事,自己又占着他们的院子自在度日,好像给他们看几天门也是应该的。他也有认真考虑过是不是要趁祁襄不在, 找老农来帮着看看那些菜。但想到白君瑜的那番话,还是放弃了——只要祁襄高兴就得了。他折腾这些,未必是祁襄想要的,反而没意思了。
贤珵在这边住了一个多月才回京。如果不是需要他回去提前看开腌菜铺的店面,他还能再住上一阵。
祁襄回来后,仍每天都细致地照顾着自己的菜。该攀架的也都给弄上了,不美观,但和结果比起来,这种细节并不重要。
菜的成熟时间比较短,三个多月有些就已经能收一茬了。原本是想让白如送到京中给长辈们尝尝就好,但贤珵那边找好了铺子,需要祁襄回去定一下,再起了名字好做牌匾。
祁襄考虑了一下,之前的探路兵有一半多进了忠宁侯的军营,也就是之前奉北将军的军营,剩下的一部想离开京城,过得悠闲些,祁襄也都给了足够的盘缠,让他们有需要可以随时回来找他。还有一部分还继续跟着他进了祁宅做杂事。祁宅不大,人口也简单,倒是没什么可忙的,但那些人都忙惯了,骤然闲下来反而很不适应,没事就跑去师父在外的宅子帮着种草药。祁襄准备这次的铺子也安排自己人去当掌柜的、小二和帮工,让大家有些事做,也不至于天天找事干了,还挺费事的。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1 首页 上一页 9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