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相鸿云和王谦之机灵敏锐,他们现在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元里将这件事记得清清楚楚,他现在没有时间和蒋骉计较,但并不代表元里就会轻易地放过蒋骉。 他还没给自己的部下出气呢。 元里令船队靠岸停着,但他和天子都没有下船。而是给相鸿云派了众多士卒,让相鸿云前去接洽蒋骉。 一州刺史如此低的作态,等来的却不是闻公和天子,只是一个小小的谋士。元里在船上看得清清楚楚,蒋骉的脸都黑了,分明想要挥袖而去,但为了不得罪他,还是强忍着羞辱亲切地和相鸿云说这话,一举一动都恭恭敬敬。 岸上的相鸿云看着蒋骉这个样子,确实感觉到了一些微妙的趣味。 他心知主公如此作态是为了给他撑腰,哪怕相鸿云不计较这些,心中也是暖意融融。 但主公愿意给他撑腰出口恶气,相鸿云却不能这么任性,他知道如今正处于关键时候,主公的大业决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一个荆州刺史虽然撼动不了主公,但毕竟也是个一州刺史,小人难防,万万不能在这时彻底撕破脸皮,和蒋骉闹得难看。 因此,相鸿云也是客客气气的,蒋骉至少没丢完面子。 待相鸿云回来之后,船队便浩浩汤汤地走了。 六月初,元里终于回来了幽州。 他们从船上下来,换乘马车。天子好奇地探头往外看去,时时惊叹不已,天真地同郭茂道:“这幽州虽没有扬州繁华享受,但也很好啊,我看百姓们都是吃饱穿暖的模样,根本就和书里的惨状不相符。可见传言不能信,那些说民生疾苦的都不一定是真的疾苦,郭卿,你说的饿殍遍地也不真的是饿殍遍地吧。” 郭茂笑意转淡,“天子误会,臣便是幽州本地人,可以拿性命同您担保,幽州的百姓以往当真过得苦不堪言。他们如今能吃饱饭、田地里能种满粮食都是闻公的功劳,可闻公只有一个,天下却有整整十三州,在幽州之外却还有数不胜数的人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饿了的人吃泥吃草木,甚至连易子而食也是常有的事。” 天子惊呼一声,又是嫌恶又是好奇,“泥怎么能吃呢?” 郭茂三言两语打发了过去。 元里和楚贺潮也正在马车中休息,一路行至蓟县前,队伍忽然停下来了。 元里睁开眼,撩起车窗帘子往外看去,正想要询问怎么了,就听到一道年迈而熟悉的声音铿锵有力地响起,带着痛心和决然。 “臣张良栋拜见天子,求天子收回禅位之意!大周三百年秦氏天下,怎可送给他人!臣恳求天子收回成命!” 张良栋用尽全力,声音带着颤抖,老臣一心为君为国之心让人听了个分明。 元里也听得清清楚楚。 他保持着撩起帘子的姿势,双眼垂下,表情不变。 张良栋又一次喊起:“臣张良栋拜见天子,求天子……” 亲兵快步走了过来,低声道:“主公,是张良栋带着他的弟子们跪在前面阻拦了路,我们派人过去劝说了,但张大人坚持要跪到天子召见。”
元里扯唇笑了笑,不辨喜怒,“他还跪在路头拦路了。” 楚贺潮眼中冷光划过,“张良栋是从并州赶来的?” “是,”亲兵道,“一听到天子要来幽州,他就从并州赶来了。” 元里收敛神色,“既然他想见天子,那就去问问天子愿不愿意见他吧。若是不见,张大儒年龄大了,跪久了会对其身体有碍,直接强行将其拉起来吧。” 亲兵恭敬应是。 等他走了后,元里才放下车帘。 楚贺潮从身后抱住他,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臂,“张良栋一直是愚忠的性子,以他对北周的忠心,会这样也不奇怪。” “我晓得,”元里靠在他的身上,面色平静,“从我确定了称帝的野心后,我就料到有这一天了。” 他的师父欧阳廷能支持他已经是一个意外之喜,张良栋会反对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只是元里没有想到,没有想到张良栋这么快就站了出来,用跪地拦路这样惹人误会的方式也想要劝天子回心转意。 他吃着元里地盘的粮,领着元里发的俸禄,名义上可是闻官。 可这个闻官,却在光天化日之下选择背叛了元里。 元里并不生气,也并不愤怒。若说他有什么情绪,那便只有失望罢了。 这事如果传出去,以张良栋的声望,恐怕会徒增波澜。 元里闭上眼睛蹭了蹭楚贺潮的脖颈,心想,张良栋已经不再适合做并州刺史了…… 另一侧,天子被护在元里的马车之后,并没有听到张良栋喊的话。 被问及要不要见一见张良栋时,他根本就不记得张良栋是谁了,兴趣缺缺地摇着头道:“朕不见。” 亲兵便将这句话原样告诉了张良栋。 张良栋失望至极,又试探地问:“当真是天子不愿意见我?” 亲兵当即冷下了脸,“难不成还是其他人拦着不让天子见您吗?张大人,天子一路奔波至此,已疲惫万分,当下急着进蓟县休息。还请您赶紧起来,不要再拦着路了。” 张良栋即便再不甘,也只被弟子们扶着站了起来。 车队成功回到了蓟县。 元里刚从马车上下来,就看到自己的部下们一字排开,面上带着红光和隐隐激动神色,结结实实地对他和天子行了礼。 天子见到这么多的人心中就发虚,很快便借口休息跟着仆从走了。 只剩下元里和楚贺潮两人时,这些像是打了兴奋剂的部下们终于冷静下来,齐齐给元里行礼赔罪。 刘骥辛愧疚和后怕至极,“都怪我等疏忽,才让张良栋拦了天子的路,主公,我等甘愿受罚。” “就是为了怕你们阻拦,他才什么都没说,”元里让他们免礼,安抚地道,“只要他想做,那这样的事你们拦也拦不住。” 主臣之间还没说几句话,便有仆人来报,张良栋前来求见元里。 元里顿了顿。 屋内众人面色各异,但显而易见,他们并不欢迎张良栋。 詹少宁的神情更是为难,他眉头皱得最深,并不希望张良栋再来元里面前说些莫名其妙的话。 张良栋不想要元里称帝,但除了张良栋,这里所有的人包括他都想要元里赶快称帝。 如果北周当真能被元里取而代之,詹少宁甚至能高兴得彻夜饮酒,告慰父兄在天之灵! 元里看清了众人神色,揉了揉眉心,才开口道:“让他进来吧。” 张良栋神情复杂地走了进来,规规矩矩地给元里行了礼,说话也客客气气,故意疏远道:“臣张良栋拜见闻公。” 元里一顿,淡淡一笑,缓缓道:“张刺史前来找孤所为何事?” 这也是元里第一次同张良栋如此说话,张良栋心中滋味确实不好受,他冷硬起心肠道:“臣想要拜见天子,还请闻公允许。” 元里挑眉,“你这话像是我拦着不让你见天子一般。” 张良栋沉默片刻,又道:“闻公,近日里有关您和天子的传言越演越烈,臣敢问您知不知情?” 元里端起茶碗抿了一口,不说话,就是默认了。 张良栋彻底失望了。 他一直坚信元里是如今少有的忠臣,是能够辅佐天子平定天下的千古名臣。但事实却彻底偏离了他的期望,元里怎么能做叛臣贼子?他怎么能! 这天下是北周的天下啊,张良栋上上下下四代人都是北周人,北周秦氏天下已经深深刻进了他的心,所有想要夺取天下的人在张良栋看来都是国贼!他先前有多么看好元里,现在就有多么大失所望。 在此事刚刚露出苗头时,张良栋就不敢相信。 他期待元里能成为闻公,是他想让元里和陈王相抗衡,分走楚贺潮的权势,好为天子所用,为天子除清障碍稳住北周。结果现在呢? 天子在传闻中主动说了禅位,但张良栋却怀疑这是元里逼迫天子如此说话,好光明正大地获得天子之位的计谋。 本来,他还对元里存留着几分期待,但和元里一问一答之间,张良栋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他甚至怀疑元里不让他见天子,是因为天子已经被他囚禁。说不定天子如今正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张良栋也不想这么去想元里,但随着元里的地位越来越高,权势越来越大,他也变得越发神秘莫测,张良栋已经不敢相信元里是否还是以往那般为国为民的元里了。 他看着元里的眼神,甚至有了一些以前从未出现过的防备,再一次生硬开口道:“请闻公允许老臣前去拜见天子。” 詹少宁和张良栋的关系要好,他急得满头薄汗,忍不住高声道:“张大人,我看你是累了,你还是赶紧回去休息吧!” 张良栋被这一句话气得双手颤抖,他转过身就指着詹少宁的鼻子骂道:“我看你才应该滚回去休息!天子如今驾临幽州,臣子拜见天子乃天经地义,天子是天子,臣子是臣子!北周三百年秦氏天下,你祖宗教你的话你都忘了吗?!” 这分明是在指桑骂槐! 郭茂怒不可遏,“你——!” 元里扬手打断了郭茂的话,他静静地看着张良栋,忽然就笑了,“孤和少宁先前叫了你那么多声的伯父,现在看起来倒是白叫了。张大人一心为君为国,着实令人佩服,但妄加猜测这一点倒令人分外不喜,少宁祖宗教给他的话他倒是不敢忘记,但少宁父亲一事,我看你是忘记了。” 元里起身,一步一步走向张良栋。 他早已在二十三岁那年身高便长过了詹少宁,身形一向颀长挺拔。此时步步逼近,衣袍轻摆,威势节节拔起,令人心惊胆战。 张良栋头上出现一滴冷汗,他稳住心神。 “少宁父亲詹启波之死的事情难道你忘了吗?他们一家不论男女老少都全部死绝,只有他一人拼死逃出,这件事的缘由难道你不知道?”元里紧紧盯着张良栋的双眼,怒火和失望从他心中燃起,“他将你视为长辈,张良栋,你用这句话来指桑骂槐时,可有想过他是什么心情!” 张良栋呼吸都有些凝滞,他仓促回头一看,詹少宁双眼通红,强忍着偏过去了脸。 张良栋羞愧地回过了头。 元里的质问还在继续,“先帝做了这样的事,你也失望至极吧,所以为詹启波求情被罢官后便一蹶不振,躲在家中写写画画。你自认改变不了先帝,所以也自暴自弃,你都不愿意为北周做些什么,现在却想着来指责他人,斥责他人对天子不忠?你只知道用性命巩固天子皇权,却不用你一身的本事真真正正做几件为民为天下的事。你读过的书,学过的字,几十年来的为官经验,就只告诉你忠君一个道理吗?” 张良栋一瞬间涨红了脸,“闻公!” 元里绕过他,走到詹少宁身边安抚地拍了拍詹少宁的肩膀,“张良栋,孤问你,你逃难来往幽州的一路可曾见到那些无家可归、饿成皮包骨的百姓?”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21 首页 上一页 20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