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主在心里算了一下时间,你别说还真别说,是个好日子,造反的好日子:“那就初六吧,怎么样?阿姊亲自送你们,好不好?就是别去行宫了,那边太远,我不放心,我在京外的景山上有一处十分宽大的庄子,你忘啦?你们去那里玩吧,阿姊还能陪你在庄上一直待到晚上。” 小公主不明白阿姊在算什么,只猛猛点头,并开心的第一时间去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皇嫂沈里。 沈里理论上是没去过行宫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下意识的就觉得行宫没什么好玩的,年年都是一个模样。二公主如今主动提出借他们一个新鲜场地,他自然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呜呜,二皇姐真是一个大好人。 沈里越来越想和二公主联手了,他找其他皇子公主联手的计划,因为三皇子和四皇子的骚操作而原地破产,本来都有点心灰意冷不想继续往下尝试了,如今又升起了那么一点点奢望。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眼前的大好人皇姐正满心盘算着时间,觉得他们去景山时正好能赶上城门换防,妹妹不在宫里反而安全,确实是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时机。 她的衔蝉卫还能藏在山谷里,等与她汇合后,再一同入京。 从景山骑马只需几息就能抵达玄武门。 一如沈里跟着岑夫子学到的,为什么大家这么爱在玄武门搞事?因为玄武门就是离皇宫最近的后门啊。 沈家的小郎君真不愧是个福星 作者有话要说: 我开文之前研究了很多古代的谋反,发现不少王爷啊将军,都会选择在换防这个空窗期起事。 事实上,奠定北宋开国的黄袍加身,就是在换防路上的一场哗变。 当然,他们谋反大概都策划了至少几年,二公主这个属于仓惶起事。 PS:二公主对抱朴事件的猜测只是个人猜测哈,昨天忘记说了,肯定会和真相有一些出入。 第83章 入主东宫第八十三天: 沈福星还在状况外,但这完全不影响他的快乐心情,并迅速拟定了出行名单。 从颜仲卿、谢兰芝到杨了之,再到小姑沈却金小姑父阳邑县主,乃至是和小公主关系要好的其他几个年纪较小的皇子公主,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到了一张去景山的马车票。 真票据。 沈里学着现代高铁票的样子,煞有介事的给每个人都发了张“雍畿→景山”的马车票,夹在了请帖里,并很欢迎大家带上自己的朋友和仆从。 二公主的庄子占地面积极大,再多的人都装得下。 这一次浩浩荡荡的出行几乎惊动了整个后宫,如果不是老太后前段时间终于说动了皇帝,前往了软禁清河公主的越王府暂居,大概连她也要加入其中。 事实上,沈里也是派人去问过太后的。 可惜,太后能出京,清河公主却连府邸也出不去,最终老太后还是以“我去了,你们年轻人放不开”为由,婉拒了沈里的热情邀请,选择了陪在女儿身边。据说清河公主在越王府吃好喝好,还心宽体胖了不少,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十分昂扬。 除了太后和清河公主去不了以外,杜言生也说他有事去不了。 闻时颂是一开始就说了没办法陪沈里一起。 真是奇了怪了,大家在同一天都有事,二公主也说她把妹妹送到庄子上之后待到晚上就得走,她看起来也有很要紧的事。下月初六是朝廷什么非常重要的日子吗?沈里看着黄历想了半天,也没能琢磨明白这天到底有什么重要的,这天甚至是个休沐日。 不过,沈里一向不内耗,想不通也就不想了。 很快,出游的日子就到了。 这一天惠风和畅,万里无云,马车的队伍长的仿佛一眼望不到头。沈里本还想说到底是谁带了这么多行李,结果秋实却告诉他,其中至少一半是太子殿下给您准备的。有人有物品,主要还是因为人多,需要带上的生活必需品就多。 沈里瞳孔地震。 他只是去京郊游玩三五天,不是要逃荒去北疆吧?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还几乎都是东宫的熟面孔。以前沈里还会觉得东宫来来回回的就这些人,后来就明白了,这些都是闻时颂派的老演员。整天看上去忙来忙去,实则根本就是在绕着长秋殿转,只服务于沈里一人。 不是监视,也不是控制,就是闻时颂这个神经病连沈家派来的人都不放心,如果可以,他甚至想分裂出十个八个的自己,亲自补上这个“人手缺口”。可惜,他没有办法分裂,只能忍耐其他人。 这些人平日里也并不会干涉沈里的任何决定,甚至春华秋实有些时候还是劝阻一下沈里一些过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但这些人却只会百分百的听命,哪怕沈里要天生的月亮,他们都只会积极的开始搭梯子,最多担心一下这越建越高的梯子会不会不安全。 沈里见他们真的什么都没干涉,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岁他们去了。 只是…… 一趟出游就带这么多人,真的很夸张啊。 沈里茫然的抱着滚灯,站在忙来忙去的车队前面,他不都带了最安全的保证吗?滚灯正疯狂摇晃着它的螺旋小尾巴,在沈里哥哥怀里兴奋的汪汪叫。 可没辙,只能带上,毕竟大家看起来都挺期待这次公款出游的,一双双眼睛里充满了对宫外世界的渴望,以及没有被公司团建折磨过的清澈。 自认为是个好老板的沈里,不想当天才叫停别人出游的美梦,只能一股脑的带上了所有人,并真诚的希望二公主不要生气。 二公主也确实没有生气,她在率公主府的府卫来了之后,只反复确认了闻时颂有没有跟着一起。在听说太子有事,这回不仅不能去景山,连早上的送行都只送到东宫门口时,她整个人都肉眼可见的明媚了起来。 甚至还反过来劝沈里,人多一点热闹,太子殿下这样也只是关心你,毕竟他自己不能来啊。 马车里,脸上贴了个白条的沈里只能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看来二皇姐是真的朝讨厌闻时颂啊,她宁可替他说好话,也不想他跟着一起出游。 “快点快点,别想耍赖啊,该你出牌了。”杨了之忙不迭的招呼沈里赶紧看牌。 颜仲卿、谢兰芝,加上杨了之和沈里,四人正好凑了一车牌局,输了贴条还是沈里出的“好主意”。可惜,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车队抵达郊外二公主的庄子时,沈里脸上已经贴的跟个鬼似的了。 他从一推开马车前的车门出来,就吓了路过的小公主一跳。 只不过小朋友也就是缓了一下就认出了皇嫂,一下子就笑了起来,指着沈里的脸忙不迭的叫阿姊来看。 沈里也是玩兴大起,跳下马车,就佯装生气的追着小朋友跑了起来,说要把纸条贴到她的脸上。 小朋友也是一边跑一边笑,和极幼稚版的“皇嫂”在庄子开阔的庭前就吱哇乱叫的闹了起来。 这响彻云霄的笑声好像尊定了接下来一整天的欢快基调,他们去半山腰的自然湖里钓了鱼,采了半青不熟的桃子,还在晚上的时候一起搞了个热火朝天的篝火晚会,当然,后者让沈里有点后悔,初夏的季节已经不适合玩火了,实在是太热了。 每个人都很开心,小公主更是玩的乐不思蜀,连阿姊是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 当然,也是因为二公主刻意的没有去提醒妹妹,她在夜色朦胧中最后看了一眼自己仅剩下的亲人,然后就头也不回的翻身上马,带着大多数都是女性的府卫下山了。 她并不准备道别,因为他们终将再见。 *** 趁着换防哗变,这事古已有之,甚至有不少知名的军事政变都是在换防途中搞出来的,好比陈桥兵变。 别问为什么都有这么多例子了,还要没完没了搞换防,因为换防这件事本身就是在防止将领拥兵自重,若一直不换防,他们只会更得“兵”心。 好比二公主。 她离开衔蝉卫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衔蝉卫至今其实还是在她的掌控中,甚至因为换防主帅不能随队的原因,现在衔蝉卫说了算的副将和军师正是她最忠心的心腹之二。他们起事虽然仓促,但整个卫队却异常的团结。 一般的换防哗变是怎么样的呢? 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基本就是打时间差。你以为我还在甲地,但其实我已经借着换防的时间对外是秘密的,各地关卡不敢阻拦,而兵贵神速的到了乙地,打了你一个措手不及。 事实上,连老皇帝都是想这么利用换防,来给沈青起一个毕生难忘的教训。 他换啸铁卫和沈青起都没成功,最后就换了离啸铁卫最近的兄弟单位。也就是杨了之她爹掌握的麒麟卫。 明面上说的是麒麟卫不动,只招了杨侯爷回京执掌其他卫队。 这也是为什么杨侯爷如今能够留京的原因,他在大朝会之后便没有再回驻地,一直留在京中与妻女团聚。 但只有老皇帝和杨侯爷知道,麒麟卫早已经准备要动身回京了。杨侯爷不知道老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也不会问,军人的天职让他只会听命行事,暂时待在京中当了一个闲人。不知道为什么,他始终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且越来越强烈。 老皇帝打的主意是在春闺之后,提前把京中最听他指挥的尺玉卫和金丝卫都一口气派去北疆,换下麒麟卫,由他最为信重的将军直接带队…… 偷袭啸铁卫! 皇帝偷袭刚刚立功的臣子,还是二打一的打一个刚刚和蛮族大战过正在休养生息的残部,这说出去无论如何都不好听。 但老皇帝却觉得坚信只要他赢了,那历史怎么书写都是他说了算。 这个决定无疑是便宜了二公主。 旁人以为京中有三个卫队拱卫,只其中一队换防,大家是不会多么小心。但实际上,老皇帝为了偷袭啸铁卫,已经提前派走了尺玉与金丝两卫中的大部分人,如今京城留下的就是一个空壳子,麒麟卫不是在北疆就是在路上,负印卫刚刚抵京。 最后守城的踏雪卫一撤,负印卫还未完全展开布防…… 在两队交接的这黄金三十六时辰,就是衔蝉卫得手的最好时机! 甚至二公主连起事的理由都不用想,这就是现成的。北疆之危刚刚解除,甚至还未彻底安全,老皇帝就要卸磨杀驴,让战事再起,这哪个爱国爱民之人能忍?她这也不是要谋反啊,是在劝诫,劝父皇收回成命! 只是她人微言轻,普通的劝诫不起作用,就只能用更能让父皇听得进她的话的方式来了。 老皇帝大概也是考虑到了这种危险性,才特意给衔蝉卫安排了靠后的进京时间。可既然他能玩时间差,为什么二公主不能? 衔蝉卫作为合法的军事武装,可以合情合理的靠近京师,一路上的各地驿站并不知道换防的准确节点,只看文书就会放行。她今日与衔蝉卫在景山下汇合,说不定连城门都不用攻打,就可以一路神不知鬼不觉、畅通无阻的直逼皇城!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5 首页 上一页 8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