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他有了系统之后,就能得知大盛朝那边的消息,在清楚惠襄王和勤王联盟都快打到皇城脚下之后,心情也一日比一日浮躁。 这场战争早晚会分出胜负来,而皇帝元盛昭的结局可想而知,不管是哪一路军队胜了都不可能让他好过。 可是比起对方被诸侯王杀死这个结局,他更想亲自手刃仇人! 系统提点了他一两句,他深呼吸一口气,沉静下来:【好。】 不论如何,在皇城被攻破那一日,他必须让元盛昭血债血偿! …… 薛兰鹤带着自己收集整理好的资料归家。 元宁看着他准备好的模样,高兴的神色直接写在了小脸上。 薛兰鹤却没在第一时间就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而是对元宁说:“在小学有门课程名为信息技术,之后你就会学这门课。” 元宁不明所以,却还是耐心地听着薛兰鹤说话。 “虽然上回我教了你一点,但那些甚至连皮毛都算不上,我打算多教你一些内容。不光是让你之后可以直接回答问题,往后查资料也能驾轻就熟。” 他俩一个敢教,一个敢学,偏偏没人觉着让一个五岁大的小孩听这些深奥的知识有什么不对的。 约摸过了一个小时,薛兰鹤才清了清嗓子,说:“现在岁奴来讲解一下归纳之后的大致内容,若是有没说到的,我来补充便好。” 大盛朝人原本昏昏欲睡,听到他这话,总算是打起精神来,屏息凝神地听着关乎粮食大计的要点。 元宁颔首,深呼吸一口气之后,才慢条斯理地讲解起来。 他说得很有条理——第一点就是摆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由浅入深地让相差千年的人能够听懂其中的含义,尤其是那些老百姓。 “两个身体健壮的人更能生出健康的婴孩,优良品种的宝马配种之后能生出更好的马匹,这也同样能适用在其他物种身上,哪怕是稻种麦种。” 这番言论先是让大盛朝的百姓们一惊,旋即又觉得此话不无道理。 尤其是拿马匹举例时,他们就更能理解了。 为何他们在买血统优良的马儿时,北方那些胡人会特地卖些阉了的马来,不就是担心他们将好马充做种马,借此培育优秀的马儿出来么。 原来他们不把这些个当回事,现在被人提点之后,简直是一通百通。 薛兰鹤突然在一旁说:“这也是为何现代女子总是二十几岁时才怀孕生子的缘由。” 众人还未从前面的话中反应过来,就由被这个惊雷砸中。 他们有些难以置信,狐疑道:[小将军真不是诓人的?怎么会那么晚才生子?] [那个世界的人寿命如此长,怎能相提并论呢……] [你们也先别急着反驳啊,听听人家怎么说的吧。] 他们叽叽喳喳议论了半会儿,薛兰鹤余下的解释也从天幕传至大盛朝的千家万户。 “女子在十五六岁时,自个还没长大,尚且不算发育完全,本就还是一团孩子气,却要成亲养育孩子。这时候便是怀了,生下的孩子也很难立住,因此而早夭的比比皆是,自己也伤了身体,难以养好。” 他的嘴角扬起一抹嘲讽的微笑:“不过大盛那边么,向来是不将女子当人看待的。父兄对女子也如豺狼般狠心,听与不听就看他们的了,因此我觉得提了也无甚用处。” 好些人听到这话,简直勃然大怒—— [胡说八道!红口白牙的就冤枉人,都是自家的孩子,谁还不疼了?反正今后我定是要心疼自家女儿的。] [哼,人又不是禽兽,满脑子都是繁衍,开枝散叶的事儿再等等又能如何?] [薛兰鹤也太小瞧人了吧,也不是所有人都不将妻女老母放在眼中的,这种人本就是要遭人唾弃的。] 也有人看出了薛兰鹤此话是在反激他们,嘀咕着薛兰鹤怎么总是将目光放在此等小事上边。 但也有不少人将此事记下,哪怕是为了将来的孩子着想,也不能再令女子早早诞子。 说完了这些,就该讲讲怎么培育良种了。 理论知识已经到位,元宁见铺垫得差不多了,便跟大盛朝的众人说要如何选优良的品种,再进行单独种植和培育,通过多代筛选后就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作物了。 之后就是施肥、种植技术的改进,此前他本也就提过一回了,现在不过是讲得更细了些,给老百姓整理得更明白易懂,方便实践,还添了些规律上的理论知识,便于之后继续学习总结。 毕竟培育良种这种事,本就有人在做,元宁他们也不过是做了一把推手,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其中,将这件事坚持下来,并不断推广而已。 薛兰鹤在他嘴巴说干之后,还奉上了水给他润润喉。 等元宁结束了授课,他又告知对方:“等后天舅舅带你去中医馆参观一下,再学个一星半点的急救知识。” 元宁没问为何非得是中医馆,舅舅又为何是有些迫切的模样。 他只是点头,抿出笑来:“好。”
第69章 因着今天是工作日, 所以关飞渡要去上课,遗憾错过陪元宁去中医馆的事。 元宁却不觉得这有什么,还欢欢喜喜地约了关飞渡, 要同他下次再见。 薛兰鹤却抽了抽嘴角,对俩小孩日渐亲厚的关系也不知该说好还是不好。 他早就跟中医馆那边的人都预约过了, 这会儿直接过去就行。 薛兰鹤今日的行动对许多人而言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乱世是极其要命的,多学点救命的法子准没错。 …… 元宁想象中的中医馆恐怕是和大盛朝那种古朴韵味差不多的,毕竟店外面瞧着都是雕栏玉砌的门, 牌匾也是古时的模样。 没想到走进去之后,却依然是现代的装潢, 让他不禁有些失望。 好在医生身后的中药柜倒是和大盛的坐诊医馆相差不大,完全不同于现代药房那种全是玻璃柜和亚力克板货架。 他跟在舅舅身后,好奇地左右打量。 最终他们被邀请到了一间敞亮屋子里, 房间里也有药柜,中间放了一张木桌, 坐了个看起来仙风道骨的老先生, 看着就很让人信服! 左边还悬挂着不知道是不是病人送来的锦旗,上面写着“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之类夸赞人的话。 元宁觉着眼睛一直乱转着打量人家房间不太礼貌,只匆匆扫了两眼就收回了目光, 一心看着眼前的老先生。 老先生邀他们入座, 介绍自己姓徐, 喊他徐大夫就可以了。 大盛朝人看见天幕之中的这一场景, 难得感到了一丝熟悉, 看来中医馆也和如今差不多,至少学中医的怎么也断不了传承。 就是不知薛兰鹤此举用意在哪,他们这也有药铺医馆, 有什么特地让他们见识的必要性吗? 寻常老百姓仍在心中不解地嘀咕,而坐诊的那些大夫、营帐中的军医乃至太医院的御医全都打起了精神,比昨儿个那些农夫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 薛兰鹤并未在一开始就说出自己的来意,而是先同徐大夫话了几句家常,再让他来看诊。 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徐大夫也不例外,他先是观薛兰鹤的面色,再听他的声音、呼吸和气味,又问他近来的状态,最后便是把脉。 如此看来,便有了定论,于是乎,徐大夫说:“薛先生食欲差、目干涩,太过劳累。劳倦不顾者,多成劳损。是以哪怕工作再如何忙碌,也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我这里给你开些汤剂调理一下。” 年轻人大都有这个病灶,徐大夫也早就习以为常,开起方子来动作都行云流水。 薛兰鹤在自家外甥“虎视眈眈”的目光下,也说不出个不必给他开药委婉拒绝的话。 他这边看完后就该轮到元宁了,徐大夫照例按望闻问切来诊断他。 “脾胃有些损伤,长期饥饿导致气血也两虚,好在挽救及时,没有伤到肝肾和骨骼发育。如今应该以健运脾胃为主,补气血为辅,莫要吃那些大补的食品,以免弄巧成拙。” “是药三分毒,孩子年幼,便不开药了。若是要养身体,还是得靠食补。” 这些医嘱薛兰鹤早在给元宁体检时就知晓了,现在也记在心中,并且对徐大夫真诚地道了声谢。 俩人都已经被徐大夫检查完了,薛兰鹤便进入正题—— “徐大夫,若是单用中医的法子体检,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徐大夫兴许没想到他会问这个,愣了一下,倒是来了兴趣,跟他探讨起来。 大盛朝人一听这就是为他们来问的,本来对医馆不怎么在意,这会子也都竖起了耳朵来听。 因着中医没什么西医的设备,就要用很传统的法子来测试,细分的话有男子科、妇人科和小儿科。 他又细细讲了其中的专项检查,倒是很到位。 大夫们听着他的话,不由抚须长叹:“往常我们不怎么重视这些,需知病从浅中医,有无病症还是得早早就看了才行。” 其他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这个体检法子看来还需要不少的大夫才行,毕竟大夫们有各自专擅的领域,有的是外科、有的是内科、也有妇科和儿科,各不相同。] [原来疾行和负重还能测试心肺和腰膝肾的强弱,往常还不曾发觉呢。] [如今早夭的小孩可不少,也不可松懈啊,就是太费钱费人了。] 薛兰鹤为了让徐大夫说得起劲,也在不断抛出话题和悄然提醒,好让对方能够兴致勃勃地讲下去。 元宁也在一旁捧哏,脆生生地说徐爷爷真厉害。 恰好是在人家擅长的领域,他们这一对舅甥讲话又好听,可不就是给人灌了迷魂汤似的,让对方情不自禁便把那些学识都给掏出来了。 说实在的,中医体检表制作起来也简单,重要的还是大夫用望闻问切仔细辨认,隔一段时期就检查一下病人有无毛病。 此法也本不像后世那样细节,还有像模像样的设备,连骨头是何模样都能拍出来。 但是能做到这个地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主要就是给他们提个醒儿,让许多人不要不把自己的身体当回事。 薛兰鹤掏空了徐大夫之后,也觉着差不多了,就向对方提出告辞。 体检表的知识已经给大盛朝的人提点完,这个在和平时期还是挺有用的,对一些劳心费神照拂百姓的人也极有用。 许多聪明的诸侯王立马反应过来,清楚地知道这是薛兰鹤给他们送上门的好处——此法用来笼络人才简直再好不过了。 他们立马吩咐手底下的大夫去照看一下幕僚及其家眷的身心健康,关爱照顾自己的臣子,乃是每个主公应有的职责。 不过薛兰鹤今日所作所为可不是让他们更加了解重视医学,他准备的重头戏还在后面。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7 首页 上一页 9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