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疏宁清点了一下人数,问道:“怎么少了两个人?三姐和她妹妹呢?” 众人都不说话,还是赵大娘说了一句:“猪油蒙了心了,别管她们。” 周疏宁一想,立即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肯定是昨晚她们听到了关于他的那些传言。 这也算是人之常情,他只是释然一笑,说道:“没关系,其实大家如果担心受到连累也可以不来。我乃戴罪之身,我夫君还是谋反之罪,大家有想法是正常的。” 赵大娘却跺了跺脚:“姑娘在说些什么话?我与姑娘素昧平生,姑娘在我这儿住了不过半月,不但给了我足月的租金,还准我学手艺送我蚕丝被还教我那小孙子识文断字。姑娘的人品秉性,老婆子我活了大半辈子,自然是识得的。别人谁爱躲谁躲,我愿跟着姑娘做营生!” 赵大娘年纪虽长,心性却佳,而且确实是个善良的热心肠。 有了她的表态,其他妇人也都跟着说道:“三姐也是糊涂了,咱们早年来北疆的,有几个不是戴罪之身?跟着姑娘兴许还能奔个前程,总好过一辈子也没个盼头。”
第11章 县城集市怒卖千文 众人也都跟着附和着,又有人道:“反正男人死了,回不来了,我们北疆一年一季谷,都不够一家子嚼果。难不成,真靠要饭拾柴吗?便是要饭,别人家一入冬也没有余粮了。” “对,是啊,就是这个理儿!” 见大家也都是明事理的,周疏宁立即点了点头,保证道:“好,既然姐姐们看得起我,那日后我定能带姐姐们奔出个前程。不能说过多么富贵的日子,至少给大家囤够过冬的冬粮。” 妇们们听罢脸上都露出了期待的神情,手上也有了干劲儿,几下便把豆腐和相应的工具全都装上了驴车。 远远的微雨也回来了,她脸色颇为难看,走近了才碎碎念道:“我说三姐和她小姑子怎么不来了,原来是有靠山了,刚刚路过的时候看到有个马车正停在他们家院门前。” 后面的话她没好意思说,那马车和那天来给少爷说媒的一模一样。 保不齐,那姓张的老头儿又看上三姐她小姑子了。 这糟老头子,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搞,也不怕把身子搞虚了X尽人亡。 周疏宁却无所谓道:“别管她们了,忙好咱们的,微雨你在家看家,赵大娘和何四姐,你们和我一起去镇上吧!” 被点了名的赵大娘和何四姐一脸喜色,立即跟着坐上了驴车。 微雨也应承着:“小姐放心去吧!家里就交给我们了。” 说罢周疏宁便扬起鞭,驴车晃晃悠悠,朝着镇子的方向行去。 待他们走远了,两个身影缓缓从黍桔垛后面走了出来,前者正是易了容的太子长孙清明,后者是他的近卫金虎。 金虎有些意外的说道:“真的是太子妃,看不出来,太子妃殿下竟然还会做这样的营生。” 长孙清明却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与往日比,这周家大小姐的身形稍显健壮了? 他与周疏窈见过的次数有限,但他对一个人的身形却是过目不忘的。 也许是在这北疆苦寒之地待久了,天天做苦力活儿,把原来那股子弱柳拂风的劲儿给磨没了吧! 说起来他对周疏窈并无感情,也是不明白,她为什么要编那样的谎言。 难道在自己不知情的时候,这周家大小姐早已对自己情根深种? 长孙清明不是很在意,只道:“她的住处已经被十几个人盯上了,这里并不安全。” 金虎也发现了,周围来来往往,都是些鬼鬼祟祟的男子,一看就是盯梢的。 便有些紧张的问:“怎么办?我们是不是换个地方落脚?” 长孙清明却摇了摇头:“不,就落在她隔壁,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灯下黑的道理你懂吧?” 金虎躬身:“主子英明,小的这就去安排。” 天色乍明,周疏宁拉着一车豆腐来到了雁回镇闹市。 他没有先急着吆喝,却是把车上带的火炉案板石磨泡好的黄豆摆上了桌子。 赵大娘奇怪的问道:“姑娘这是作甚?怎么还把锅灶都拿来了?” 而且这锅灶还挺新奇,下面三条腿,上面一个火盆儿,再支个架子刚好能放上一个小铁锅。 周疏宁一边打着火折子引着火一边道:“豆腐只有咱们附近的村子知道,咱们来镇上卖,总得让别人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说着他又拿出五花肉和猪油,利落的切豆腐切野菜,下了葱花爆香,再下五花肉,不过片刻的功夫,半条街都弥漫着他炒菜的香味。 何四姐和赵大娘双双惊呆了,周疏宁却是一笑,说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营销,你不让别人知道你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好处,谁会来买?” 于是不过片刻的工夫,闹市上便聚过来十几个人。 人群里开始有人询问:“小娘子,你这是在炖什么?” 周疏宁答:“五花肉炖豆腐,客官要不要尝尝?” 说着他拿了根竹签子,插了一块豆腐递了上去。 对方也没拒绝,接过了便尝了一口,浸满五花肉香的豆腐入口即化,那人的表情立即不一样了,吃完只说了两个字:“好吃!” 周疏宁一笑:“好吃吧?这是小店新推出的豆腐,客官要买点儿尝尝吗?” 那人虽然觉得好吃,却也没有立即买,又问了一句:“这是什么做的?” 周疏宁答:“豆腐豆腐,自然是黄豆所制。一斤豆腐,够一家子吃一顿,只收三文钱。” 那人一听,立即问道:“三文?这么便宜?黄豆都要五文一斤了。” 周疏宁答:“是了,小店新开张,优惠大酬宾,客官要买一点吗?买豆腐送食谱,做法大全都给您写好了。” 说完他晃了晃手上的草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食谱小字儿。 这么周道的商家,大家也是头一回见,立即有人上前道:“给我来一斤,刚好今日发饷,本想切上一斤五花肉让家人改善改善。有了这豆腐,只需半斤五花肉便够了,小老百姓过日子,能省则省。” 旁边也有人跟着附和:“是了是了,我吃着这豆腐浸满肉汤也是肉味,能代替五花肉了。” 周疏宁当即伸出一个大拇指,赞道:“先生大才,这豆腐就是肉的平替啊!” 有人不懂就问:“平替是何解?” 周疏宁:“平价替代。” 这个解释引来不少人的赞叹,买豆腐的瞬间排起了长队。 周疏宁转头吩咐:“四姐大娘,给诸位客官切豆腐!” 及至此时,赵大娘和何四姐已经对周疏宁佩服的五体投地,立即上前开始招呼顾客。 后面周疏宁还做了鱼头豆腐,豆腐丸子,风箱豆腐和麻婆豆腐。 他把这四样菜摆在了摊子前面,取名豆腐四吃。 买豆腐的人尝过以后,瞬间被他的厨艺折服。 最后他又做了一道最为平价的:野菜炖豆腐。 还讲述了关于:翡翠白玉一锅出的典故。 于是这一普通百姓也能吃得起的美味,一夜之间就在边陲北疆雁回镇声名鹊起,还有人打趣的称之为五花肉平替。 周疏宁的豆腐更是不到半日便全都卖空了,卖了足足上千文。 刨除购买黄豆的成本,怒赚大半,这还要得益于北疆大营的便宜黄豆。 赵大娘和何四姐看着满满一小箱子的铜钱喜不自胜,她们的眼中都写满了:跟对人了!
第12章 慷慨丈义“周氏女” 周疏宁也不打算亏待大家,当即就去柜坊将一千枚铜钱换成了一两银。 剩下的全都买成了五花肉,又让店家分成了十份,用油纸包好带了回去。 一回到西风村的家中,便见豆腐摊子前坐了不少人,有喝豆腐花的,有吃油豆皮的,还有喝豆浆就餐点的。 这都下午了,竟还有人,足见这官道的客流量不错。 众人一见他们回来了,便都围上来问:“怎么样?卖的怎么样?” 赵大娘和何四姐忍不住就和她们分享喜悦:“全卖掉了!姑娘真的太厉害了!” 赵大娘一脸兴奋的描述着方才的过程:“姑娘的厨艺真是一绝,当场做了几道菜,还做了豆腐四吃!当时呀,整条街都是豆腐香……所有人都跑来买豆腐了!” 周疏宁心里也小小的得意了一把,不过这只是刚刚开始,小试牛刀,大动作还在后面呢! 他见大家今天又磨了不少豆腐,便道:“都完工了是吧?我看天色也不早了,今日大家便早早的收拾收拾回家吧!” 说完他又对赵大娘:“大娘,我来时买的五花肉共有十份,您给大家每人分一份,剩下的咱们今天晚上犒劳犒劳自己。” 众人一听有肉分,当即更高兴了,七嘴八舌开始议论:“姑娘真是好人,我们这才干了一天,还是来学徒的,哪好意思拿肉!” 周疏宁却道:“如果不是大家出人出力,我们今天也不会有那么高的产量。学徒归学徒,肉还是要拿的。” 赵大娘了解周疏宁的秉性,只道:“大家伙儿也别客气了,姑娘既然让大家拿着,大家就都拿着。往后啊,尽管尽心尽力的给姑娘效力就得了。” 众人齐齐应承着,接过赵大娘递上来的五花肉,又谢过了周疏宁,一个个都心满意足的回家去了。 隔壁院子,易容过的长孙清明刚好练完武,汗水正顺着他刚毅俊美的下颚线往下流。 刚刚的一切被他听在耳中,只觉得自己对这个太子妃的了解还是太少了。 往日只知道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京城远近闻名的才女。 如今看来,她对操控网络人心一道上,倒也颇有专长。 金虎这会儿也回来了,他手上捧着一块热腾腾的豆腐,一脸喜色的说道:“主子,今晚小的也给您炒一个麻婆豆腐!” 长孙清明皱眉,淡声说道:“什么麻婆豆腐?” 金虎绘声绘色道:“主子您有所不知,太子妃殿下所创的豆腐四吃,其中一道就是麻婆豆腐。味道辛香甘美,吃到嘴里微微麻,简直人间美味!” 长孙清明对吃食一道并不感兴趣,只道:“食物,果腹即可,没必要整那些没用的。” 金虎嘴里应着,却并不赞同自家主子的想法。 民以食为天,食之一道,那可是与天同样重要的。 他看着手上买豆腐时送的食谱,念念叨叨道:“好,主子您只需办正事儿,剩下的交给小的。” 竟需要胡椒与花椒,花椒还好说,胡椒还真不好买。 其实周疏宁做的麻婆豆腐已经是精简版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古代尚没有辣椒,辣椒是宋朝才传入中国的。 胡椒与花椒少了几分意思,但与平日里吃的相当寡淡的北疆饮食一比,确实算是刺激味蕾的存在。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5 首页 上一页 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