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村子里健全的男人都去打仗了,唯有这些身有残疾的被留了下来。 福兮祸兮,果然不能只看表象。 早晨周疏宁听赵大娘说了大牛的事,也是个腿略有残疾的小伙子。 小个儿不高,看着倒是挺壮实,刚好他需要一个来回赶车的伙计,就把他留下了。 大牛也很能干,套车搬货不在话下。 周疏宁观察了他片刻,觉得这孩子勤快,便让他留下了。 临去县城前,周疏宁吩咐微雨:“把工人们分成两组,一组上早工,一组上晚工。上早工的辰时做到酉时,上晚工的午时做到亥时。上早工的负责早点和豆浆豆腐花,上晚工的负责磨豆腐。” 暂时他和大牛负责卖货,时间久了,如果大牛靠得住,就把出货的活儿单独交给他来做。 大牛一听周姑娘如此信任他,当即跪下就想给东家磕头。 周疏宁吓的赶紧把人给扶了起来:“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我只是你的东家,你出力气我出工钱,平等互助,没什么好跪的。” 周疏宁受现代思想影响,对古代尊卑那一套并不感冒。 一墙之隔正在早起习武的长孙清明也听到了他这句话,只觉得这女人开始有趣了。 只是今天他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做,要孤身潜入一次骁王营帐。 金虎线报,骁王今日会去燕山春猎,营帐把守空虚,正是潜入的好机会。 长孙清明收了剑,看了看东方乍亮的天色,便细细的易了容,朝骁御营的方向悄悄潜去。 周疏宁今日仍沿用昨日的宣传手法,这次不用他吆喝,便来了不少回头客。 今日的豆腐卖的甚至比昨日还好,甚至有人买了三五斤回去。 由于豆腐的出货率高,一斤黄豆出三四斤的豆腐,成本低味道好,其实是营收十分不错的商品。 除了苦些累些,回报率甚高。 不到半天,周疏宁便将一车四百斤的豆腐卖完了。 得钱一千两百文,又去附近换了一两银。 及到此时,他靠着卖豆腐已经赚了三两多银子,可以在县城租一间不错的铺子了。 周疏宁对大牛道:“大牛,收了摊子,跟我去找间合适的铺面。” 大牛此刻还沉浸于东家小姐的卖货手段,这么一大车的豆腐,他心想怎么也得卖个一大天,不曾想不到半日便全部售罄。 听到东家小姐招呼,立即迈开小短腿一瘸一拐跟了上去:“是,小姐。” 周疏宁对这个新伙计大体还算满意,虽说不怎么机灵,确实踏实本分。 他这还是第一次逛雁回镇的集市,虽说并不繁华,却是十分热闹的。 北疆的百姓们都在这里做着小买卖,这个架空世界差不多处于统一度量衡的一个时代,钱币也是统一流通的,所以没有以物易物的情况。 这样挺好,有成熟的交易系统,做起生意来也更方便。 他在这镇子上转了一圈,除了几个特别打眼的小二楼外,基本都是平房。 最终瞧上一间大约二十来平的临街铺子,上面贴着赁贴,一看就是待租的情形。 周疏宁朝旁边的大妈打听了一句:“劳驾问一句,这铺子是要招租吗?” 大妈见他是个姑娘,态度里就有些生冷,指了指门上道:“这不是贴着赁贴呢?” 周疏宁点头,心道这大概就是房东了:“不知租金多少?” 婆子打量着她,见她穿著倒是不俗,还是一身上等的丝绸衣裙,这才脸色稍稍好看了一点:“月租五百文,别看我家铺子不大,地段儿姑娘也看到了。卖个胭脂水粉的,定能招揽不少生意。” 周疏宁曾了解过京城的房租租金,五百文倒也算合理,只是这个铺子又小,又位于北疆。 周疏宁立即意识到,这东家是在诈自己。 他淡淡一笑,说道:“五百文贵了些,三百文吧!看到我这伙计没?我一个月给他开工钱三百文,您要五百文,过了。”
第15章 周珠华被贬罚 大牛也是没想到,原来自己一个月有三百文那么多。 原本他以为能跟着东家学手艺,不给工钱也是可以的,谁料东家却承诺给他三百文,这在北疆这样的贫瘠之地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既然东家如此高看自己,那自己也不能掉链子。 随即大牛抄着地地道道的北疆话对那婆子道:“婶儿,您这铺子确定每个月租五百文?我家在西风村,从小在镇子上跑大的,像您这么大的铺面儿,三百文不能再多了。这还是我们家姑娘心善,没给您坐地还钱。北市木匠铺比您这铺子还要大不少,一个月只要两百七十文。” 周疏宁也看出来了,婆子是欺生,见她是外乡人还是个女子,故意坐地起价。 但她一见周疏宁身边跟了本地人,脸色瞬间又和缓了下来,起身解释道:“既然是本地的,那我也说句实话吧!这铺子三百文可以租,但不能再少了。北市和我这南市能比吗?那边是牲口市,怎么比得了我这闹市人来人往?便是它再大,不也是越有客流铺面越旺吗?” 周疏宁心道是这个理儿,他也是看中了此处客流旺盛才问的。 有大牛这个本地人长眼,大概也差不了,便直接敲定:“好,三百文我便租下了,大婶您写个租契吧!” 古代租房子也是有租契的,以免双方赖账。 大婶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对他们道:“走吧!跟我一起去师爷那里写个租契。” 师爷是古代的幕僚,有军师或秘书的意思,因为能识文断字,经常代写文书收取少量佣金。 周疏宁有些好奇的问道:“大婶,您口中的师爷投在谁的门下?” 大婶不冷不淡的答:“还能有谁的门下,不就是那位关内侯。” 周疏宁不知道这里的关内侯和历史上的设定有没有出入,应该是侯位中最小的。 按户食邑,具体这里的关内侯会征收多少户的税收,那得看皇帝的意思。 周疏宁现在就是后悔,他也不知道这位关内侯是不是原著里的关键人物,早知道当初就熟读并背诵全文了。 三人来到了一个正在摆摊卖字画的年轻人面前,大婶拿了三文钱给他,对方随即熟门熟路的写起了租契。 写完租契后对方将一式两份租契交给大婶,大婶和周疏宁分别签字画押,这租赁合同便算成了。 周疏宁也是没想到,这房子租的竟这样顺利。 他把合同收了,接过大婶递给他的钥匙,对大牛道:“走吧!咱们去简单的布置一下,以后你就在这边守柜台。按照我刚刚说的,每月给你三百文。” 大牛听到东家亲口承诺后,整个人都激动了,眼圈儿微红的给周疏宁鞠躬:“谢谢姑娘,我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姑娘对我的信任。” 周疏宁还吓了一跳,这么隆重的吗? 不过想来也是,北疆物资实在匮乏,能找一个月入三百的营生已经很难了。 周疏宁交了三个月租金,又去淘了一个二手柜台,并几个货架和屏风,就这样小店算是布置妥当了。 他满意的看着自己的第一家铺子,点头道:“大牛,买几挂鞭,明天开张用!” 大牛似懂非懂道:“姑娘,什么是鞭?” 周疏宁瞬间又想起来了,鞭炮唐朝才发明出来,这个架空的时代在唐以前。 随即摆手道:“罢了,晚上我自己想办法吧!” 巧了,小时候他和爷爷一起做过土鞭炮,别说,炸的还挺响。 回到西风村的住处,周疏宁便又拿出了鹅翎笔,开始在草纸上写写画画。 写完后又交给微雨,交待道:“按照上面列的明细买,少一样也不行。” 微雨看了一眼那些东西,虽然不解,却还是按照少爷的吩咐去办了。 上次少爷吩咐让做的木格子,今天工人们都说好用,这次少爷要做的东西肯定也是好东西。 没错,周疏宁要自己制做鞭炮,开业没放鞭那怎么招揽人气? 虽然爷爷没学过化学,但混合各种物质的比例却全都交给了他。 就是需要买硫磺、土硝、炭粉,只要把这几样东西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来,就能得到一个爆破物。 再用纸筒把它们卷起来,加一个引信,只要比例得当,基本不会有哑炮。 结果就是少爷一句话,微雨跑断腿,前前后后跑了四个村,才终于把东西凑齐了。 回来刚好碰上姜放,便又去村东头打了一壶酒。 昨天的牛肉还留着,周疏宁便招呼姜放坐下,让微雨切了牛肉给他下酒。 赵大娘则去生火烧菜了,根据周疏宁昨天教的法子,不一会儿几道菜便出锅。 热腾腾的炒菜端上来,周疏宁赞不绝口:“赵大娘厨艺了得,看一遍就会了,照这样下去开个餐馆不成问题!” 赵大娘还不好意思了,只道:“都是姑娘教的好。” 姜放坐下便痛痛快快的喝了半壶酒,一脸兴奋道:“好酒!哈哈哈哈!” 周疏宁看他那一脸兴奋的样子便道:“说吧!什么好事儿让你高兴成这样。” 姜放答:“表姐看出来了?哈哈,确实有件值得高兴的事儿。近日西大营操练,你猜我看到谁了?” 周疏宁略一思索,问道:“周珠华?” 姜放的表情瞬间变的无趣起来:“太聪明的人果然一点悬念都留不住,不过表姐猜对了,就是周珠华!” 周疏宁问:“他不是在骁御营吗?怎么又跑去西大营了?” 姜放答:“还不是因为上次那件事儿,常氏得罪了张鑫昌,这张鑫昌又是骁王的人,那不就等于变相得罪了骁王?表姐你想啊!得罪了骁王,他们母子还有活路?听说当天晚上骁王一生气,就夺了周珠华的职,把他扔进了西大营春训了。” 周疏宁听罢也忍不住笑出了声,说道:“这大概就叫多行不义必自毙,谁让他们 一家子没安好心。” 就在两人交谈间,院子里却传来一阵骚乱,两人立即起身前去院中查看。
第16章 姜放告白、床底之人 两人来到院子里一看,发现竟来了一队士兵,正是骁御营的。 正在磨豆腐的妇人们吓的抱作一团,战战兢兢看着那明晃晃的刀枪。 周疏宁皱眉:“各位军爷,我这里只是个小作坊,可是犯了什么大忌,劳动各位来院中搜查?” 众人见周疏宁出来了,瞬间有了主心骨儿,心说这周姑娘不愧是做过太子妃的,普通人看到这些军爷吓都吓傻了,哪还能有这气势与他们对峙。 为首的骑在马上,手握一柄长枪,倒也有些气派,指着他道:“这小娘子,可看到一名逃犯往这边跑了?我们追到此处他便不见了,敢到我们骁御营去偷东西,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5 首页 上一页 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