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中郎将伊平,有言启奏。” 这人明显也知道小白不清楚他们都是谁,上来先介绍自己。 “准奏。” 小白点头让他说,脑子里开始思考,好像大侄子说过,中郎将是管皇宫守卫的,他也是郎中令陈冬手下的人,伊家在大晋还是晋国时候,一直就支拥护王族的重要力量。 这时候没什么文武之分,大家虽然管理的事情不太一样,但基本能读书就会习武,读书要学的礼仪里面,骑马射猎都是基础。 所以别看下面某些老头花白胡子弓着背,可能他早个十年是能拉弓一箭双雕,带兵打仗的。 第一个上来给皇帝报名留印象的伊平得到了全场除刘芍以外所有人的注目。 他背挺得笔直,拿着笏板,耐着激动的心情开始陈述自己的看法。 “张家犯事,自有法令裁决,不应由刘芍杀人复仇。张家兄弟纵马踏苗有罪,吩咐护卫打死刘家父兄三人也有罪,按我大晋律令他们几人自该被收押判刑。 但是刘芍雨夜偷入张家,直接杀了十六个张家人,屠人满门,也应对按晋律处置,避免后来者效仿。” 小白对这个伊平感官好了一点,他多少还提到了阜阳县令,有在意张家的人也应该被晋律审判这件事。 他才说完,立刻就有人也跟着站起来出声。 “臣光禄大夫左达,有言启奏。” 等小白也开了口准许他说话,他立刻就喷道:“为人子女,为父报仇天经地义。张家无故杀了刘芍父兄,逼死她的母亲,刘芍为父母兄长报仇,何罪之有?” 小白给左达扣了一分。 他只重视复仇的正义性,眼里没有其他,这个时代的常态官员。 刘母是怎么被张家逼死的,因为人家上门来强买刘家的地。 在之前的诸国时代,地自然是一直有贵族,或者说奴隶主才会有的。 后来贵族们的孩子越多,总会分支,下面的就从几个人手上,到了一群人手上。 晋统一诸国,鼓励征战的奖品之一,就是地。 有无人开垦荒地,更多的,是在死了的诸国人里弄出来的。 就和张家以没有男丁为由想强买刘家的地似的,打仗男丁都没得差不多的诸国,也有这么一些地,作为奖品被分到了晋人手里。 武帝的孩子们是诸侯王,享有最多的地,其他人从上到下自然也有别的地,让晋人除了晋国,去现在的大晋的四处生活。 这是恶霸欺人,更是土地兼并。
第8章 争辩 打死了人第二天就上门买地,这快的过分了。 在小白看来,醉酒纵马打死人说不定都是安排给张家孩子的前置任务,可能本来就是要买地,两个张家人没当一回事,喝了酒没控制住,这才闹出了乱子。 不然刘芍都知道去县衙自首,能不知道去报案吗。 她可是从头到尾,都没提到自己有没有去报案,只说埋了父母之后就伺机报仇。 知道去自首的女孩子,不知道去报案,小白可不相信,绝对是阜阳县令有和她说些什么,让她隐去了这个事。 小白眼里,刘家人被打死,是果,不是因。 从他便宜爹统一诸国,到现在,十三年的时间让因为战乱还贫穷的地方开始发展起来了,一些地方势力也急不可耐的想要更多的东西。 这样手里握着少量土地的自耕农被人盯上,可能不止是刘家一家。 他这边脑子里想着,眼睛仍旧看着下面官员,一言不发。 百官觉得这不止是他们来了解新帝,同样是新帝了解他们的时候,也不急着就问皇帝意见,直接就有另一个人站出来开口。 为了能让皇帝记住自己,御史中丞姚章避了一二个人后,起来第三个发言。 “臣以为,刘芍无罪。张家纵马踏苗,纵子行凶,护卫助纣为虐,嚣张跋扈。刘芍为父报仇,为乡逞凶行义,此等烈士,应受嘉奖,已告天下。” 小白听明白了,姚章这个大叔不止觉得刘芍无罪,还觉得张家一看就是地方黑恶势力,刘芍是在替天行道。 让其他人都看看,做了恶事被人复仇,朝廷是不追究,并且有赏的。 但这不就鼓励行凶了,万一下次就是一个地方大哥带着小弟杀人,结束了乡里乡亲都跟着说他是替天行道做假证呢? 姚章的话一说完,九卿之一,职责就是管司法的廷尉坐不住了。 “臣、廷尉周离,有言启奏!” 得到皇帝许可,他拿起笏板,站起来就冷脸开骂。 “国家自有其法度。张家犯事,就应该惩戒张家,刘芍杀人,就应该惩戒刘芍。怎么能因为她杀人有因,就徇私枉法。 按姚中丞的说法,有因便可杀人,那个杀人的不是事出有因,每一个杀人的都有因,都能无罪?” 不等周离说话,旁边也有人也立刻回道:“为父母兄长报仇,天经地义,此乃大孝,怎能定罪? 周廷尉怎能把孝和其他因并立!陛下,臣御史丞林昀不认可周廷尉的话。” 小白心想难为你了,怼人还记得给我补上你是谁。 又有一个人站起来反驳:“臣奉常李理有言启奏。 孝是因,其他理由也是因。都是因,能宽恕一就能宽恕二,再三、再四。长期以往,我晋律还有何威严可在,谁还遵从晋律?” 这人小白记得,奉常就是管祭祀和礼仪的,类似记忆中的礼部尚书吧。 自从大侄子走了,这段时间李奉常都忙得脚不沾地。葬礼、登基大典够他忙活的,居然也不要错过这个议案机会吗? 小白内心敬佩,都五十多胡子花白的老人了,他好拼啊。 又有一个人站起来道:“律法终究只能在事情发生之后来约束犯人,就应该以教化为先,让百姓知道不能空手拿刀一样,让他们知道不能用刀伤人。” 已经从开始大家挨个站起来报名字讲自己的看法,到了辩论了,他们还有的理智就是记得让皇帝知道自己的名字。 讨论的内容也从一开始赦免还是严惩,变成了不同思想的交流大会。 “空手拿刀手会疼,人害怕被伤害,所以人知道不能空手拿刀。没有晋律在,光告诉他们不能伤人又如何。 告诉童子不能玩火、下水,童子也要被伤害了才长记性。晋律不严惩杀人者,百姓谁会在乎杀人的后果!” “严刑峻法只是术,若不从根上就教导百姓,让他们明礼,等到一个个犯了错再被惩戒又有何用?” “道貌岸然之辈。在死者身亡之时,严刑峻法和教化有个什么用?也就是刘芍还活着,以眼还眼,为父兄复仇。” “道貌岸然?那我问你,如果包括刘家在内,刘芍也被张家打死了,没人能以眼还眼,旁人也不会为他们报复,那除了晋律,还会有其他方式能当刘家安息的吗?” “以暴易暴只会助长歪风邪气,人人都靠自己的拳头,国家还有何安定可言?” 有以孝论,认为孝大过天,刘芍是孝女,从孝出发报仇无罪的;有以法论认为无论如何法律尊严都不容践踏的;有认为教化最重要从根子思想上改变百姓的…… 各种不同官员都从讲案子到了讲他们学派的内容观点,小白都听着是觉得每个都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有一个走玄学的就过分了,认为这是两家人命格犯冲有了这个灾祸,但是张家杀了刘家人,刘芍把张家灭门了,他们灾祸抵消,恩怨全平了。 说这话的是一个卫将军,他说的煞有其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 但是小白一看,这人就只是个普通人,也就练武身上有点腱子肉而已,假玄学上的能力不如太史令的官员们。 好歹做太史令,是要真的会观星观天象的。 他们费心选中的登基日子小白看了,和他看的差不多,算不上多好,但已经在最近一个月里,都算是天气好,运势佳的了。 反正小白没看出来这个卫将军有什么不一样的,也没看出来刘芍身上有什么怨气和冤孽,正常的不行。 作为未来这片土地有史以来最不迷信(讲科学、会科学,什么神棍都骗不到),又最迷信(自己一心修道要成仙)的皇帝,小白记住了这个管洛京南北防卫的卫将军,刘麟。 除了他自己,小白真没在这个灵气微薄的世界看见有谁是有修道资质的,这个刘麟也不例外。 那个冤孽观点在修真界是真的,能成立的,也是能用的;但在这个世界,他第五小白亲自打假。 没有的事,你不要一本正经造谣。
第9章 县令 一开始还会报上名字的官员们,说到现在,也已经投入的快忘记高坐于上的皇帝了。 大家一个个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看法,宣扬自己和坐在学派背后的理论,从议论到辩论,到开始吵了起来。 皇帝的起居郎和专门记录这种大事的史官对视一眼,两人眼里都是闪过精光,手里奋笔疾书。 小白看着挺有趣的,这场景让他想起了道宗的论道大会,也是论着论着就开始掏出符箓和长剑了。 要是现在给这些官员拿个武器,说不定也要打起来了。 哦,不对,用不上武器,已经有人把手里的玉笏丢出去了,没碎,被另一个大人用身体接住了。 被丢的那个也坐不住了,拿着笏板就想打人。 刘芍还是低头,她旁边的阜阳县令却是吓得都开始发抖了。 他发抖也是应该的,在场这群高官里什么声音都有,也有的声音提到了官府的职责,而他并没有尽责。 在场的官员基本都比小白大个十几二十岁,在这个时代妥妥的大人,甚至不少也已经算是老人了,小白不可能真看他们打起来。 手头上也没别的东西,他干脆拿起竹简敲了两下桌子,“诸位卿,肃静。” 一直都是其他官员说话,地位最高的三公都没发表意见。 这时候看见皇帝开口,丞相公孙弘立刻跟着发声:“议事就议事,大殿之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喧闹的大殿立刻安静,大家宣扬自己学派思想理论的头脑冷静下来,一个个拿起自己的笏板,坐回原位,整理激情对喷时被扯乱的衣冠。 坐回去后不停有人在想,自己没有给皇帝留下什么坏印象吧,不知道发言有没有被他听见。 都怪那个谁,要不是那个谁自己也不会失态,希望皇帝只记住他们的言论,言行就别记了。 现在到了小白作为皇帝必须要开口的时候了。 他看着下方的刘芍,问道:“刘芍,抬起头来说话。张家杀了你父兄,强买地逼死你母亲后,你可有去县衙报案?” 阜阳县令脸上肌肉一动,低下的头都不敢抬起来,心跳如鼓。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03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