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互市之上的百姓还只是三三俩俩,却也让微服而来的皇帝感到满意。 修葺过的旧王府虽说不如皇宫的一个宫大,可也让皇帝满意。 “哎哟,这当皇帝啊,还真如你儿时所说那句,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老皇帝忽发感慨。 黎淮星微垂的眼里全是“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他当初明明说的是他当伴读的时候,而且也不是当皇帝面儿说的,是皇帝自己来听,还不让内侍通报的。 简单说就是“偷听”,就是这词也不能用皇帝身上。 黎淮星虽然跟皇家的关系“尚算亲近”,可也不敢随意接这话。 老皇帝也不是非要他搭茬,只是这上了年纪,确实是发现自己精力不济,哪怕有太医院的调养。 太医还说他早年受伤,这北岚郡天寒地冻的气候也不利于修养,但说实话,在这住了那么多年,还真就适应了这里。 哪怕他也出生在盛京,可就是已经无法适应。 这座焕发新生的王府,暗地里被围城铁桶一般,黎淮星是唯一一个被皇帝留下暂住的——别说是王府,便是偶尔留宿宫中,那只要皇帝开口,谁也不敢说一句逾矩。 外头只知道这里被特许,住进一位从盛京来的大人物,却谁也不能见到,一应对外“应酬”,都是由黎淮星和一位老管家对接。 直到老皇帝来了又去,又过了数月,才有些许消息传来。 说是此前老皇帝声称旧疾复发,深居疗养,由太子监国一事,真相却是老皇帝微服私访,又有意考察太子,这才有太子监国。 而经由这段时间的“考察”,老皇帝觉得太子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又有一颗以民为本之心,堪为明君。 故而,择日禅位于太子。 老皇帝执政没几年,忽然又要换皇帝,百姓不免有些忧虑——纵然有不少老皇帝铁血手腕的传闻,但百姓的生活确实是越来越稳定,所以要问老百姓愿不愿意这个时候换皇帝? 那多数都是不愿意的,可好不容易能安稳几日呢。 但是不少大臣却是动心思的。 ——纵使“一朝天子一朝臣”,但也有“两朝元老”一说。 与太子共事这段时间里,他们可深觉得太子比老皇帝温和的多,他们可算过了一段不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日子。 哪怕不少人也看得出来,这大抵是老皇帝与太子配合唱的双簧,但既然皇帝都下定决心这么做了,他们为了日子好过一点,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下来,又有何不可呢? 所以,禅位一事,民间还有些悄声议论,但朝堂之上,除了必要的“挽留”之外,很快,朝臣们都统一了口径。 一同为新皇登基一事忙碌起来。 司天鉴选定了吉日,老皇帝便在这一年的立春之日,成功成为了悠闲的太上皇。 且,春耕一过,太上皇便一番收拾,带着太后前往了北岚郡。 那里修了规制不小的“行宫”,但一来那是当时还是皇帝的太上皇下旨建造,二来如今住的又是太上皇本人,谁敢在规制上置喙? 太上皇说是散心,却是年关也不见回,哪怕皇帝几次去信言及边境苦寒,其依旧不为所动。 作为孝子贤孙,皇家一众怎能不去探望? 虽说既是趁着新年假期前行,又是将盛京事宜安排妥帖后才走,可到底离开的人是皇帝呀! ——皇帝要去尽孝,朝臣们哪怕顶着“留守”的名头,还能尽数不为所动?哪怕要对皇帝表示忠心不二,可太上皇他们也不能不敬着。 此时,也有敏锐之人、消息灵通之人察觉些什么。可有些聪明人,也总会多想一些,觉得自己“怕是想多了”。 而等带着一众班底前往北岚郡的皇帝,过了时间也依旧不归来时,不少人心底那曾经冒出的“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想法,再度生根萌芽。 皇帝一直不回来,将盛京交由王爷看顾,就真的不怕这大虞朝南北分治了吗? 在他们反复揣度的时候,皇帝终于下了圣旨。 既是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亦是落下一颗炸雷。 皇帝好好的盛京,曾经费尽心力打下来的盛京,说不要就不要了,直接就迁都北岚郡了! 哪怕那里的“皇宫”还在扩建之中,皇室主子们的住所,还将曾经的王府囊括其中,这才够住。 哪怕那里是边境,不提外敌环伺,便是气候也是风霜刀剑严相逼。 可皇帝主意已定,根本不可能更改。 那些被皇帝带走的大臣,也都是皇帝早早就培养的、看好的、与皇帝一条心的大臣。 留在盛京的,除了确实是委以重任的,就是跟上也成,挂印而去也立马有人能顶替的存在。 毕竟,又到了能科考的年岁不是? 哪怕南地的学子们痛斥那北境穷山恶水、文教不兴,可是寒窗数十载,为的就是光耀门楣,难道就要因此放弃? “我等寒窗苦读、孜孜不倦,难不成换了个地方,就能教那些蛮荒之地的人压下去不成?” 不就是苦寒些许,还能阻挠他们不成? 他们还就要前往北境,在那些北境蛮夷的家门口,彰显他们的本事! 有这样一群被打了鸡血的学子在后面紧盯着他们的官位,那些本有意上书反对迁都的大臣,哪能不人人自危? 还上什么书,赶紧着收拾包袱前往北境吧。 要是迟了,别说如今的好日子没的过,只怕是到了地方,也不再有他们的位置。 又一年深秋。 赶在初雪前,北岚郡新皇宫的第一个五年建设,终于完工了。 与此同时,一心扑在“图书馆”上的黎淮星,也终于有了收获。 那一栋楼,窗明几净,在众人眼中闪闪发光。 它是黎淮星心心念念的图书馆,却也有一个本朝人都能理解的名字。 可纵然它的名字让他们一眼即明其意思,他们却还是不敢过于靠近。毕竟,这栋楼里当真能传闻中那般,不但有着天下世家大族珍藏的孤本、甚至世家大族都没有的书,还能尽由他们借阅? 这还是那个蛮荒北境吗? 读书人哪怕自觉比那些泥腿子胆大,此刻也只是在这栋楼周遭打转,不敢轻易进去。 时辰到了,下面的人通知黎淮星,最后确认一遍一切无误,黎淮星命人敲锣打鼓、舞狮舞龙,随即拉开了门楼之上的红绸。 这匾上之字,还是太上皇亲提! ——这一处自也不只是这一栋楼,这大门的牌楼上是太上皇所提,后头的则是由太后、皇帝皇后等一干皇亲所提。 可为真真儿对的起皇家图书馆这个名头。 不过,因为这里书楼林立、书籍浩如烟海,“书山”这个名字更为人所知。 但等学子们终于有了勇气进来之后,他们才发现,这些楼中虽是摆了不少书架、不少书籍,可依旧是空着不少地方。 那些都是黎淮星留下的,等待新书籍补的空缺。 毕竟,黎淮星再博闻强识,一个人的力量依旧是有限的,而且他还需要剔除许多不合这个时代的东西。 ——为了防止自己忘记,他当然也写了下来。却是不适合在这时候见天光的,哪怕皇帝还蛮看中他,可该瞒着的事情还是得瞒着。 黎淮星带来的知识,只可以为这个时代的人打基础,日后如何发展,还得这个时代的人与他们的后代,自行摸索。 黎淮星能做的,就是在他们摸索的过程中,提供些许帮助,尽量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他相信,终有一天,这个世界走向盛世华章。 2025/4/5 20:07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8 首页 上一页 6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