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老文叔不同往日赶牛常穿的破褂子,而是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穿上了一年都不一定穿一回的干净布鞋,一看就是去吃席的。 老文叔步履匆匆,还不忘回道:“是啊,早上给牛喂食耽搁了阵儿,希望还来得及。” “来得及,来得及,刚刚那辆马车才拐进去呢。”众人忙安慰他来得及。 “对啊,林郎中也才刚进去,你俩前后脚,来得及!” 老文叔这才放下了心,和众人说了声后就大步往周家走。 他到的时候,王二招呼他赶紧进,里面宾客都坐得差不多了,一眼就看到老木匠和他孙女坐在那里,他赶紧过去坐下。 “你来得正好,菜马上就要上了!”老木匠开心笑道,一旁坐着的小孙女目不转睛地看着席间的热闹,时不时往外瞥一眼院子外头叫唤的驴和高高大大的马匹,满眼新奇开心。 “你这小日子过得可以啊,老王。”今日镖局和商行的兄弟们也来了,和王二打完招呼也不见外,跟着帮忙一起招呼客人。 毕竟后头马车上还有县尉家的管家长使,他们得给兄弟撑个面子,运气好还能搭上县尉老爷这条线。 “你这不废话嘛!也不看看王重这小子入了谁家的赘,周家哥儿的手艺可是这个!”说话人竖起了大拇指。 平河县离环水村路途远,县尉特意派了管事的来说明缘由:“……老爷有公事在身,实在走不开,特意让我来跟王兄弟赔个不是,日后回县里定要做东请上您一回。” 王二当然是含笑将这个话题岔了过去,县尉哪需要跟他特意赔不是,就算两人交情不浅,这种场面话也不能应。 宾客尽至,厨房的菜也该上了。 今日暖锅席的菜色其实很简单,多了两个掌勺的也忙不过来。 整条猪后腿肉切成肥瘦相间的肉片加水炖煮成一锅大乱炖,豆腐、粉条、白菜和泡发好的干蘑菇在肉片里‘夹缝求生’。 几只新鲜猪蹄加入黄豆和泡发好的干海带,几只陶罐同时添水、文火炖上一上午,炖成蹄花汤,肉质剔透,筷子一碰便颤颤巍巍,晶莹剔透,肥而不腻。 海带这玩意儿是个稀罕物,只有走南闯北的行脚商手里才有那么点货,商行镖局的兄弟们有些倒是吃过,但早忘了什么味道。 红烧兔肉色泽鲜亮,酱色浓郁,丝毫没有兔子的土腥味。红油毛血旺鲜艳欲滴,毛肚、滑肉片、虾滑和海带浸泡在呛辣的酸麻的红油里,一筷子下去红油滴答滴答地流,入口那叫一个酸爽鲜辣。 新鲜的羊肉切成丁快速烩成一锅羊肉汤,撒入翠绿的葱花香菜鲜香四溢。 凉拌猪耳朵夹杂着翠绿的胡瓜条,清爽解腻,在一盘子浓油赤酱的荤菜里格外受人青睐。 一旁还有解腻的番茄浓汤,酸酸甜甜,每桌的汤底都被孩子们刮了个干净。 不论是份量,还是菜色,都豪横得令今日来吃席的村里人欢喜。 其中红油毛血旺和番茄汤有些人吃不惯,但从县里来的镖局和商行的客人可都是大加赞赏:“周掌柜,就是这个味儿!”
第91章 置办 “娘, 那个周家哥儿未免太过分了!” 东杨庄,成片的低矮黄泥茅草屋间,一户人家黄泥顶上却是灰瓦铺就, 看着就比其他人家气派不少。 天气热,王花原本和大儿媳挤坐在门槛上乘凉,正巧这时过来个好事的婶子来串门,特意将昨日环水村周家那番车马络绎不绝的热闹气派景象学给她们听。 等婶子走后, 大儿媳看着王花的脸色眼神闪了闪,还说道:“昨日暖锅席办得声势那般大,不请我们就算了,娘您可是王二的亲姑姑, 怎么能不……” “行了!”王花脸色铁青, “老大家的,赶紧做饭去,没看都什么天色了!” 大儿媳撇撇嘴, 却不敢再多话, 灰溜溜扭身去灶上做饭。 碗橱子上三层都锁得严严实实,只有最下头那层能打开, 是婆母每顿饭之前特意从上面几层分出来的。 她拉开一看,翻了个白眼。 又是不到巴掌大一碗的糙面,和不多不少正好六片的菜叶子。 老不死的, 抠死她得了! 日日喝这清汤寡水的菜汤和糙面疙瘩, 她眼珠子都快熬绿了。 想起刚才来串门的婆子说的昨日周家那套席面, 她没忍住咽了下口水,又避开婆母的视线,恨恨地啐了口拿着家中所有银钱在县城享福的小叔子。 这厢偷摸在心里骂着婆母和小叔子,那边王花却没有像平日那般盯梢紧逼不老实的大儿媳做饭, 她坐在门槛上,脸色变幻莫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 “汪!汪汪!汪呜嗷呜……” “……劳累婶子多跑这一趟了,嗯,要出门,先把驴喂饱……” 炕上,周檀迷迷瞪瞪地睁开眼,耳边是王二在院子里和人说话的声音。 等男人进来,他才含糊问道:“外头怎么了?” “没什么,昨日剩下的席面不是分给几个帮工的婶子们嘛,桂花婶子今早把空碗送回来了。”王二抬起手里洗干净的粗瓷大碗示意。 “快些起来吧,今日不是要去镇上置办东西吗?等日头升起来,坐在驴车上也烤人。”王二将粗瓷大碗放回灶房的碗柜里,回来对还躺在炕上醒神的周檀说道。 “好热啊……”周檀好似没听到,双眼无神喃喃道:“不想去了。” 王二不理他耍赖皮的话,出去院子将板车拖出来,没有急着套在早早喂饱了的驴身上,而是转身又去厢房抱出了一堆零碎木板。 “起床!” 周檀大喊,然后噌的一下蹿了起来。 不搭理他,他就自己给自己打劲儿。 等他用王二提前打好的沁凉井水洗漱完,外头已是天光大亮。 王二背对着堂屋门,单膝跪在地上往板车上钉钉子,周檀好奇上前,发现男人在给板车钉遮阳棚子。 板车左右两边竖起薄薄的一层木头板子,顶上搭上四四方方的板子,用草绳缠住,里头偷摸用盲盒开出来的铁钉钉上固定。 周檀眯眼笑,伸手欠儿兮兮地捏住男人的耳朵,左右胡扯一通,“这么乖啊。” 王二正好钉好最后一颗钉子,随手将板车套上,然后毫不客气地将耳朵上作乱的手拿开,起身将人摁在怀里蹂躏一番,尤其是那对白嫩的耳朵。 周檀几哇乱叫,奋力挣扎反抗的同时,还不忘放低声音,生怕院子外头有人路过听到笑话。 直到他求饶道:“我错了我错了…放开我吧……” 王二才松开力道,笑出声来。 笑话他,肯定是在笑话他! 但周檀刚刚从魔爪中逃脱出来,这时候全当没听到,自己理好头发,昂首挺胸——钻进了板车。 王二失笑,将一旁提前备好的背篓放到班车上,也跨上了板车前头坐着,赶着驴车往外头去。 一路紧赶慢赶,到了镇上正好碰上了老文叔,也在此时赶着牛车过来。 “二小子、檀哥儿你们俩来置办东西啊?”老文叔眯眼瞅见两人,喊道。 王二应道,周檀这时也从后头应声钻出来,“老文叔!” 然后视线不经意往牛车后一瞥,喜道:“桂花婶子也在啊!” 桂花婶子笑着招手:“檀哥儿也来了!” 等几人寒暄过后,就四散开来各办各的事。 周檀和王二先去木匠坊看看桌椅板凳柜子打磨的进度,已经打磨好了,就差刷最后一层防火防蛀的桐油。 他们也不着急,这趟周檀跟来,再加上这些家具肯定是搬不回去,也急不来。 既然以后还要在村里过日子,要置办的家当肯定是不少。 米面粮油、油盐酱醋、布料针线、碗筷胰子……这一买就忘了时辰,正午太阳晒得人心发慌,周檀拉着王二,王二拉着驴,驴拉着驴车,两人一驴一车直奔镇上最大最气派的酒楼。 “小二,一份红烧羊排、一份鲜笋蒸鸭,再切一盘卤牛肉,上一壶冰镇酸梅汤。”周檀不用小二报菜名就一口气顺溜地将脱口而出。 “好嘞客官,本店还有这时下最火的豆腐,是专门从县里豆腐坊用冰镇着每日送过来的,量也不多,今日只剩下三份了,客官您要不要来点?” 县里豆腐坊?那不就是他们家的豆腐坊吗?县里总共就那么一家豆腐坊。 王二没想到豆腐坊的生意还远销‘县外’,他这段时日都在村里,没想到短短几旬内,豆腐坊的生意都扩大到做‘回’镇上了。 对账目最清楚的人莫过于周檀,他闻言也不惊讶,笑问道:“怎么个吃法?” “有油煎和做汤两种吃法,油煎豆腐是用油那么一煎,外头金黄酥脆里头还嫩乎乎的,用料再一炒,香得很!白玉丸子汤这做法可就复杂多了,豆腐捣碎混上肉糜,团成丸子,下到提前吊好的老母鸡汤里,那叫一个鲜美!客官您看您要哪道?”小二发挥出了极为优秀的口才,将菜品描述得那叫一个绝。 还没等周檀说什么,旁边那张桌子上的客人先忍不住了,“小二,先给我们这桌上盘油煎豆腐尝尝!” “好嘞,客官您稍等,菜马上就来。” 周檀这时也出声,眼睛笑得弯弯,道:“那给我们上份丸子汤吧。” 油煎豆腐虽好吃,大热天吃还是腻了些,正好上份汤解一解荤食的油腻。 吃完饭,歇歇脚,两人又牵着驴车马不停蹄地往牲畜行。 说好的小鸡小鸭小鹅都要置办上,一只都不能少。
第92章 村口 等两人左手一只鸡, 右手一只鸭,背上还背着一筐鹅,赶着驴车满载而归回来, 却碰上村口一群人围着什么闹哄哄的,乱作一团。 周檀连忙将小鸡递给王二,空出一只手来拍了一下旁边看热闹的李桂,“怎么回事?” 李桂看热闹看得正高兴, 忽然被人拍了一下还有些不快,不过看清楚人后立刻嘴角咧开:“檀哥儿你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可就错过今日这场好戏了。” 周檀:有瓜? 他赶紧把手里的东西都交给王二:“你先把东西带回去,我待会儿就回去。” 王二无奈:“……好, 不用急着回来。” 会给他的是小哥儿略显不耐的摆手。 王二:“……”行吧, 碍到人爱热闹了。 “到底怎么回事,你快和我说说……”周檀迫不及待拽着李桂小声道。 “林家那个丑丫你知道吧,嫁去山那头那个, 今日带着她男人回娘家了, 听说怀上了来报喜的。” 周檀看着村口仿佛下一秒就要打起来的僵持气氛,时不时还能听到围在里面的人发出尖锐的喊骂, 神色迟疑。 就这?还报喜? “这报喜怎么报得快打起来了?”周檀大大的不解。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8 首页 上一页 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