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钱在73年,是有着购买能力的。能买俩鸡蛋,或者一小包糖块。这对农村人来说,可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男知青住左边,女知青住右边。”村长指挥着,至于村里的大队长,半路就下车回家了。 算上新来的七个人,男知青有八个,女知青有五个,一共十三人。 这十三个人里面将近一半白清霖都没有印象,在书里也就是背景板的存在。可是现在,这群背景板活生生的站在面前,这种感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因为毕竟要共同生活,你再也没有办法把他们当做一个无关紧要的词语,翻页就能忘的。 八个老爷们睡在一张炕上,略有些挤,所以男知青脸色都不算好看。女知青那边还好,五个人睡,很是宽松。五个女孩很快就说说笑笑的拎了东西进屋,开始收拾了。 白清霖知道,再过两个月还会来一批知青,这两间房就不够用了。到时候男主二号,也就是这真正的男主将会到来,这个知青点儿怕是会更加热闹了。 男主二号这批知青里面,有好几个跟他都认识。这几个人也会掏钱把挨着男知青那边的屋子收拾出来盘炕住进去。而且女知青这边也会多出三个人,五个变成八个,其中还有俩特别会搞事情的,更是热闹。 那个时候,按照原文来说,白清霖住不惯男生宿舍,掏钱把原本老师住的那个小院子重新收拾出来住了进去。而且那时朱正民跟他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白清霖毕竟年纪小,一个人住害怕,半推半就的就让朱正民跟他一起去住了。 标准的引狼入室。 不过此白清霖已经不是彼白清霖了。他一个人住可不害怕,不但不怕,还很习惯呢。 村长又嘱咐道:“你们刚来的知青如果没有粮食,就去我那边借一些,到时候从工分里面扣。有什么问题就去村里找我。小吴啊,这里你来的最早,岁数最大,多看着点儿这些年轻的同志。” 吴长青点点头,他虽然不是来的最早的一批知青,但是却是在知青点住的时间最长的知青了。跟他同一批的知青要么想办法回城了,要么实在受不了干农活,就找了村里或者镇上的姑娘结婚了。 但是他一门心思想要回城,就咬着牙熬着,一转眼都快过去十年了。 想当年,他来的时候风华正茂,如今都二十六了,俨然就是一副当地人的模样。 白清霖看向吴长青。书里对吴长青这个人的描写并不多,只说他是这里的老大哥,最后苦苦坚持到知青回城,在城里找了个文职的工作。 不过书里还提到了一嘴,这个吴长青回去的那年,头发都白了一半。三十多岁的人看上去像四十多的,身体也不怎么好了。 白清霖如今见了真人,心中忍不住有点儿可怜他,又有点儿佩服。毕竟能在一群幺蛾子里面坚持这么久,也真的算是厉害了。要知道吴长青也是高中生,又是这里年纪最大的,村里如果有什么比较好的名额都会考虑一下他。 可是他什么都没捞着。 这是以男主二号的视角写的,在二号的印象里,吴长青被一号男主和二号男主都夺走过去学校当老师的机会,推荐工农兵的机会。要不是最后他拼力考上大学离开,怕是真的要浪费在这个小山村里了。 对于一个没有什么帮助的男性背景板,书里并没有过多描写,大多数都是两三句话一带而过了。 “你可以挑个位置,”吴长青看向新来知青里面年纪最小的白清霖。这个男孩看上去家里条件很好,岁数也小,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竟然狠心让他下乡。 白清霖也不客气,直接道:“什么位置都成,只要离他远点儿。”说着,一指朱正民。 朱正民在高位太久了,如今一次又一次被下面子,脸色及其难看。若是他还在年轻的时候,或许也不会这样的心态。 毕竟白清霖家境比他的好太多了,只要能求着这个小孩儿软和一些,就可以得到不少好处。 吴长青他们这些老知青也没想到这几个新来的知青里面竟然还有闹矛盾的,一时间纷纷看了过去。毕竟这里只是个小山村,来了新人就代表来了点儿新鲜感,如果新人再能带点儿乐子,那就更好了。 老知青们在这里住的,都快麻木了。 吴长青只是嗯了声,把炕头的地方收拾出来,“那你住这里吧,我在你旁边,可以吗?” “成,”白清霖把自己的被褥卷丢到炕上,然后问:“我的包得锁起来,有带锁的柜子吗?” 吴长青耐心道:“柜子不多,值钱的东西最好是自己想办法弄个箱子锁。平日里大家都会出去干活,这里没人看着,会很麻烦。” “村里有卖柜子的吗?”白清霖问。 他这个身份本来就是不愁吃喝的小少爷,来这边也带着不少钱票。外婆一家子哪里舍得让他下乡,这突然一下子也着急的不行,恨不得把家里的钱票都给外孙带在身上。 要不是怕带太多会被人惦记,白清霖的行礼怕是更多。 吴长青道:“村里有个木匠,他那里有没有柜子不清楚。但是现在天太晚了,晚上你可以把你的东西放在身边,明天再去问柜子的事。” 这间屋子看上去挺大,但家具真的少。毕竟知青们都不打算在这里常住,他们总觉得自己早晚能回城,至于这个知青点不过就是临时落脚之地。 两张用来写字的破桌子是花五毛钱买回来的,长条椅是村长那边提供的。还有炕尾的炕琴,也叫炕柜,是第一任知青们一起掏钱买的。 炕柜倒是带着锁,不过里面早就被塞满了东西,不可能给白清霖空出来。 朱正民住在炕尾,也不是他想住那边,他其实想挨着白清霖的。在他印象里,白清霖就是个少爷脾气,脾气上来说话不管不顾,但是哄几句就能软下来。再加上这边人生地不熟的,他不管如何也是白清霖在这里唯一的老乡。 老乡与老乡,必定是更亲密的关系。 可白清霖直接要跟他住最远,当着一伙陌生知青下了自己的面子。 朱正民就算是很想要那个吊坠,也不至于把自己的身份放那么低。 不过没关系,白清霖这个少爷压根受不了这样的群居生活,他会掏钱把旁边那间曾经的老师宿舍修整出来搬进去住。而且这小孩胆子又小,到时候自己找机会跟他住到一起,那么大的房就住两个人,总比挤在这里强。 等吊坠倒手,就像个办法让白清霖去死!要让他比上辈子死的还早! 朱正民垂下眼帘,遮住眼中的狠厉。 他可不是上辈子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傻知青了,巴巴当舔狗当了好几年,要不是白清霖好骗,家里又舍得给钱票寄东西,他才不会搭理这么个玩意儿。
第4章 火炕 白清霖把自己的被褥卷摊开铺好,这是一套全新的被褥,看着喜庆的被面,他觉得这是原主母亲用来陪嫁的。毕竟下乡的消息让他们一家人猝不及防,来不及准备新的被褥,干脆就用了陪嫁的被褥。 里面都是新棉花,好好的晒一天就十分松软了。 枕头是荞麦皮的,被卷在被褥里面。用的也是新的枕套和枕巾。 这种大红色鸳鸯戏水的枕巾,白清霖只在自己奶奶家或者网上那些怀旧照片里见过。 “嚯,这可真喜庆。”看着那大红的被面枕巾,有个老知青忍不住笑出声,“这是把你老娘的陪嫁都拿来了?” 白清霖哼了声,道:“是,家里来不及做。原本我是要顶替我姥的工作的,谁知道被人做了手脚,都要上车了才知道自己被报名了。没办法,只能拿这些来。” “工作没了?”那老知青忍不住嘬牙花子,“这可是天大的事儿,你家就这么忍了?” 白清霖叹气道:“那能怎么办呢?我奶找关系把我工作给我堂哥了。不过估计他也做不好,那毕竟是我姥的工作。” 好家伙,婆家人找关系把娘家人工作抢了,这两家得撕破脸啊。 “不想说了,烦。”白清霖把自己的行李包放在被面上,左右看看,“晚上吃啥?” 吴长青这才道:“你们新来的知青带口粮来了吗?没带的话我们先帮你们垫补,明天你们去大队那边签字领口粮,回头用钱也好,用工分也好,垫平了就成。” 白清霖笑道:“还能这样?那我先跟你们吃,明天去领口粮。估计过几天我家里就能给我寄点儿粮食来。否则要让我干活,怕是得饿死自己。” 他现在才刚十四岁,别说现在,就是在上辈子,也就帮奶奶种点菜,可没有做过累活。而且农村种地都工业化了,小机器嘟嘟嘟一开,根本不用人工费心扒力。 那时候他奶奶弄了个蔬菜大棚,每天就在大棚里忙忙碌碌,卖一茬菜赚几千块,一年也有两三万收入。这些钱大多都给自己留着上学了。 奶奶还说攒钱给自己在城里买房子娶媳妇,结果…… 还好这里原主虽然在剧情中是个炮灰,但在外家还是很受宠爱的。这次他奶闹成这样,两家人也会撕破脸,按照剧情走的话,原主父亲直接跟家里断了关系,入赘白家了。 因为视角的关系,白清霖的父母对男主一号之间的感情一般,但是对男主二号相当不错,最后还认了二号当义子。简直就是认贼做儿,估计原主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一怒之下,导致自己穿越了。 既来之则安之,白清霖可不想参与这群八百个心眼子们之间的斗争,他只打算闷声发财,然后想办法回去帝都。就算爹妈不是亲的,但对原主很宠爱,想必对自己也不会差。 他已经有太多年没有感受过父母的亲情了,备不住这就是上天给的一次机会。 老知青们都拿出来一些口粮,晚上多做了些菜,贴了饼子。 白清霖吃的挺香,以前这些粗粮可不便宜,一群减肥养生的把粗粮的价格拱了上去。真应该让他们也来这里,保证一年下去,再也不想吃粗粮了。 菜是泡发的干菜,放了猪油和盐炖出来的,一点儿肉都没有。 吃一顿两顿可以,怕是多吃几顿得烧心。 新知青的脸色都不算好看,他们来这里支持国家建设,好多都是不情不愿的。自从六几年第一批知青上山下乡之后,后来的知青知道只要出来,再想回去怕是很难。 当年热血的口号让人避之不及。来这里的都是家里不太受宠的孩子,要么是没工作,要么是家里穷。但凡受宠,长辈也会想尽办法把孩子留在身边。 白清霖就是,他下面还有个妹妹,才刚七八岁。但是家里有两个孩子,必须得有一个下乡,所以外婆才让出工作。 可惜了。 被白眼狼抢走了。 棒子面饼子很粗糙,吃起来有点儿喇嗓子,不过细嚼慢咽倒是能吃出粮食原本的甜味。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90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