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这家伙翻车,他最好是像章御史那样的人。】 【看着就不像,真的。】 “嗯。”江兆目光扫过满朝,最后落在张效弓的身上,“那你的意思是,要不要将满朝文武的家底都清点清点,但凡不符合俸禄的,没有明确来历的,都要将多余的部分上缴?” “臣反对。” “臣反对。” “臣也反对。” 江兆没有理会这些紧张的朝臣,目前还没到这个地步,他还等着识趣的大臣自己补窟窿呢,现在没宰,说明问题不算严重。 他继续说:“据柳青说,他已经将除了俸禄之外的钱财都捐给了国库,不管这些金银哪里来的,现在已经归了国库,依旧值得表扬。他都拿钱消灾了,这些年柳青的功劳众卿也都知晓,再处罚说不过去。当然,这事对他来说下不为例。” “柳青的事情就过了。” “张侍郎这样一参,确实有点道理。”话到这里,江兆停顿,他听到了许多人呼吸急促的声音。 说真的,他有点担心今晚张效弓就会被人偷偷弄死。 “张侍郎,如果要清理满朝大臣的家产,这件事交给你,你能做到吗?” 不等张效弓回答,有人站出来:“陛下,臣要参张侍郎。” 【哦豁,就知道,哈哈。】 【狗咬狗,一嘴毛,爱看。】 江兆瞥了这人一眼,说:“参他什么?” “参张侍郎不孝,苛待老母,老母病重无银钱医治,都不愿意其妻子回娘家求助,连其妻子卖一些绣品都不准。要不是张夫人当年偷偷变卖了首饰,张侍郎老母怕是早就病死。” “据臣所知,张侍郎每月俸禄六成为自己所用,另外四成才是家用,根本不够。粮食他与老母堪堪吃饱,其妻儿却是饿着肚子,还是其老母偷偷分一些出来。张侍郎对母不孝,对妻不担丈夫的责任,对子女没做到一个父亲的责任。” 张效弓见到这人,怒火冲起:“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难道是我家里那个不守妇道的与你说的?” 参张效弓的官员冷笑:“呸,你个孬货!证据都没有就开始污蔑你的妻子,你还是个人吗?你的妻子为你操劳持家,原来你是这样想的。我能知道,自是从我夫人那里知晓。我夫人娘家宅子与你宅子相邻,她每次回去都会同张夫人说两句话。” 谢元为早就看不惯了,但这样的事情多了去,身在官场许多事情也是管不了的,稍微不注意就会深陷泥潭。再说张夫人还是礼部尚书的庶女,礼部尚书都没管,他这个外人更不好管。 直到梨洲的事情传回来,他就有了参张效弓一本的想法。别看这人清高不贪,实际上因张夫人还是得到礼部尚书的提拔。这人就是个虚伪的玩意儿,只是嘴上说不要而已,实际上想要得很,在外面表面功夫确实做得还不错。 要不是妻子无意间说起,他还会认为张效弓为人不错呢。 谁会知道内里是这么一个狗模样? 礼部尚书已经快气死了,这些他都不知道,他女儿多,不可能个个都去过问,但也不是不去问,偶尔会问一问,可对出嫁的女儿只能派人问,问问女婿。另外女儿嫁出去了,总是问对名声不好,尤其是他这庶女女婿稍微有些古板。他过问得多了,岂不是打搅女儿的生活吗?再说此人是难得不纳妾的。 张效弓平时里看着挺好的,在他面前表现得也不错,万没想到真相是如此。要不是在朝堂,他都忍不住骂人了。女儿与他不算亲近,他不如儿子那样重视,可也是他的女儿,不是给人苛待的。 “陛下,臣恳请陛下让小女与张效弓和离。”礼部尚书说。 张效弓没想到事情会这样,连忙反驳:“我不答应。” 江兆:“这事得问问张夫人的意见,去把人带进宫来。” 满朝等待着,众人早就习惯江兆的性格,半点不敢反对。 不久,吕欣来了。 得知事情的原委,又听她的父亲愿意接纳她,甚至已经决定好将哪个宅子分给她住,她当即有了勇气:“臣女愿意和离,求陛下做主。” “陛下,臣女还有个不情之请,希望将孩子和婆婆一块儿带走。” 话落,满朝愣住。 带走孩子就算了,这是想把张效弓的娘给带走?
第297章 这事一过,张效弓岂不就是个笑话了吗? 【哈哈哈哈哈,这就是第一例离婚还带走对方妈的案例吧?】 【我想起了这个故事,虽然记载不详细,可越听下去我就觉得越熟悉,果然就是这则离婚带着对方妈一块儿走的故事。】 【很还原的故事,甚至现场看要比翻故事刺激得多。】 江兆都忍不住笑了下,这还挺有意思的,说明吕欣和张母确实相处得不错。 吕欣又说了理由:“臣女自小没了生母,又出嫁得早,没有机会回家和母亲相处,自从嫁到张家,与婆婆不是母女胜似母女,其实婆婆的存在就是臣女在张家的支撑,是我们相互照顾着,才能活到今日。若臣女只带着孩子走,还不知道今后婆婆的日子该如何。” 江兆问:“你婆婆也来了吧?” 他的人明白他,应该是把人一块儿带进宫的。 “来了,正在殿外候着。在得知父亲请陛下为臣女做主和离,臣女就有了这心思,还悄悄问过婆婆,婆婆也是愿意跟着臣女走,陛下传唤婆婆进来一问就知。” 江兆:“好,将张母带上来。” 趁此,盛怒不敢相信的张效弓,大声说:“我不同意。” 似乎觉得自己太放肆了,拱手对着江兆一拜:“陛下,臣不同意和离,也不同意吕氏带着臣的娘离去。” “本官的女儿叫吕欣,别吕氏吕氏的,”礼部尚书翻了个白眼,“想必过不了多久,梨洲那边的政令应该推广了吧,那边都已经废除休书,七出之条之类,丈夫与妻子不和,双方都有权提出和离。” “陛下,不知道梨洲的政令何时推广到别处?”礼部尚书恭敬地问。 如今整个楚朝大换血,除了京城。 聪明的都明白,没有人能阻止陛下的步伐。原本不被看好的梨洲,这几年却是发展得越来越好,还往各地送了一批女医。京城这边也来了一批,自从女医来了后,女子病得到解决,女子生产出现难产的情况也得到缓解。小儿成活率增加,这些女医个个医术精湛。从长远来说,梨洲的发展是完全利于楚朝的。 别说阻挡陛下的步骤了,现在他们应该紧跟陛下的身后,一旦落后,后起之秀会很快将他们取代。 他的女儿,孙女这些,早就不是像从前那样培养。自梨洲的事情传回,他已经改变教育方式。既然无法阻挡陛下,那家里出两个女官也是可行的。他可不想因为自己的迂腐,导致自己失去机会。 欣儿今天也很有胆量,想必已经给陛下留下深刻印象。待他将人接回,好好培养,将来说不定也能入朝为女官。 江兆说:“京城就今日开始吧。” 满朝文武麻木,但是他们也习惯了,没有人反对。正如礼部尚书说,聪明的人早就改变了对女儿的培养方式。甚至一些待嫁的都推迟了,毕竟一旦陛下公开选举女子入朝为官,变数就很大了。与其给他人作嫁衣,不如留在家族,女儿做官了又不是不能成婚,还可以招婿呢。 江兆多少是能猜测出这些人的想法,一点都不奇怪。 之所以这些事情要用梨洲做试点,就是先让事情有结果,也让这些人慢慢接受,明白这些事情是不可能阻挡的。 看来他的臣子们都接受得挺快的。 至于天底下的百姓,只要这些大臣不从中作梗,那些所谓的世家不闹事,百姓还是比较信任他的,推广起来很容易。 至于他们想要干坏事的话,那他正好可以充充国库,这些人应该明白一件事,他是不缺人用的。 很快,张母被带了上来,表达了自己愿意同吕欣离去的想法。 待江兆当朝判了吕欣和张效弓和离,并且吕欣可将子女与婆婆都带走后,张效弓满脸刷白地瘫软在地。 他明白,今日不仅没获得名声,没有名垂千古,还成了笑话,可能还是千古笑话。 【是的,没错,你的故事小时候就听说过了。】 【以前故事里面只说一个张姓官员,不知道你叫张效弓,感谢陛下,让我知道了这个孬货的名字叫张效弓。】 【嘿嘿,张效弓,我知道你了呢,离婚连妈都争取不过来的废物点心。】 看到这些搞笑的弹幕,江兆都差点笑出声音,这些观众偶尔也是挺好玩的。 至于柳青一事自然是揭过了,要去查满朝文武的家产这事也没有人再提。 整个早朝,不少大臣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江兆想起要清点他们家产的事情。 所以,等所有人奏完了,江兆提出一些需要施行的政令,居然没几个出来反对的。 反对也没用,还是不要去讨人嫌了,同意就行了,谁让陛下最厉害呢。 哪怕是关于女官选举一事,也只有少数几个说了反驳的意见,没有什么用就是了。 在这之后,每一次上朝,江兆都有新的政令要推广施行,大臣们已经习惯,从一开始很难接受,到现在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吕欣与张效弓和离后,张效弓确实成了笑话。 小孩都知道,有个官员和离了,连他娘都不要他了。人们在了解到具体情况后,都说活该。 吕欣住在了礼部尚书单独给她准备的院子,甚至给她立了女户。 后续女子官员选拔,吕欣考试成绩出众,如礼部尚书预料一样做上女官。 他就知道跟着陛下走是没错的,当然,也是他女儿聪明有悟性,那些题目可不简单。 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江兆所想的在走,整个楚朝越来越富足。 又是两年过去,秦州已经有粮仓之称,隔壁的南国蠢蠢欲动,各方面探查楚朝的军事力量。得知楚朝对这方面根本不算重视,于是打算从秦州先试探。当然,如果能把秦州抢过来更好了。 南国一有动静时,江兆安排的人便收到,快马加鞭赶回来。 楚朝不是不练兵,楚朝有一州藏着很多兵,每年都在新招,只是以南国的能力打听不到而已。半年前,何辰,徐氏姐妹的老大,老三还有老四都被他丢到了那边去。本身这几个小孩就特别适合练武,也有智谋,再加上有观众弹幕透露,将他们丢过去肯定没问题。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61 首页 上一页 4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