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芒没话说,低头,小声道:“王爷其实可以给大师兄他们一个痛快。” 方迦叹气:“这事儿赖师父,辰亲王之所以留着他们俩的性命,可能正是看在师父的面子上。” 苏辰并没有看谁的面子,不处死青峰赤炎,是他跟阿妈已经商量好,战争中的罪犯,要等回京之后交给兵部依据事实审理之后定罪。 这其实有点军事法庭的意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虽然以前这样的事也是皇上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大家决定的,但其实皇帝的主导权很大。 苏辰提出这个意见还以为阿玛会不同意,没想到的是,他阿玛想了想就答应了。 * “诶,好啊,王爷,咱们好久不见了吧。”黑瘦两圈的阿喇尼也从前线回来,他经常活动在漠北,跟蒙古这些王公台吉非常熟悉,同时他是理藩院尚书,又是非常熟悉朝廷礼仪的人,刚一露面这人气就直接超过好几天都和王公们一起工作的马齐。 马齐明显遇冷,正跟他交谈的一位蒙古亲王也转身离开了,他的脸色不太好看,四下找辰亲王。 好嘛。刚还在附近的辰亲王又跑到礼炮那儿去了。 “王爷。” 苏辰回头,看见马齐几乎皱出马里亚纳海沟的脸,态度很好的问道:“富察大人,找我什么事儿?” 马齐说:“奴才们早就安排好的事,您怎么一声不说就改变了?” 苏辰:“你说换站位的事儿啊。富察大人,不是我说你,你这就有点糊涂了,你把漠北的贵族安排到左边,在尚右的他们看来可是看不起人。而且,也容易让科尔沁等盟旗贵族寒心。” 马齐板着张脸,说道:“左为尊,奴才这是遵从皇上吩咐,给漠北贵族们最高的礼重。” 苏辰道:“那你也需要考虑实际。不然,是很容易伤害民族感情的。” 这时阿南达有事喊辰亲王,苏辰拍了拍马齐的肩膀:“大人好好考虑一下,能变通的何必拘泥于己方的规则?你要向你的老板看齐,西洋那些传教士不愿向君主下跪,我阿玛是不是都免了他们的跪礼?一方人情养一方风俗,你拿自己的规则套别人,是要出问题的。” 马齐脸色难看,什么老板?辰亲王做生意做魔怔了吧。 说完,苏辰走了。 马齐的脸色更加难看,高士奇笑着飘过来,道:“大人,我早就这样建议的吧?不听本官的,被辰亲王亲自教训了吧。” 马奇阴沉地看了高士奇一眼,高士奇一点儿都不怕他,继续犯贱的撩拨:“放心吧大人,内属蒙古这些亲王,都记着您了。” 马齐才明白,为什么今天早晨,这些王公们都对他冷冷的。 高士奇又说:“您觉得辰亲王为什么把双方的站位换了?那是昨晚上,沙律亲王等人都找到御帐去了。” 马齐心下忐忑,故作气势甩袖离开。 * 辰时三刻,朝阳升起,苏辰右手边站着身穿正式的小狗牙,后面都是汉大臣,满大臣们站在对面,台阶下才是蒙古上上下下一千多大贵族。 随着礼炮三声响,御驾缓缓而来。 康熙步行,后面紧跟着两排着统一服装的八旗将领,最后是排排明黄华盖,帝王龙行虎步的走在最前面,不用任何配乐,气势自显。 登上高台,礼部官员唱和,山呼万岁之声地动山摇,接着,大贵族们向皇上行三跪九叩拜礼。 土谢图兄弟、沙喇、车臣汗部的幼主乌默客特免跪拜。 “一拜!” “二拜!” “三拜!” 礼部安排的唱和官员嗓子都喊哑了,底下一千多号人的齐跪实在是太壮观,很容易就让人产生热血豪迈的情绪。 礼毕,众人齐声高呼那一句皇帝标配语:“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次,苏辰都喊得特别用力。 以前他都只觉得这句话好玩,现在却觉得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能表达现在的心情。 想到后世称康熙是“中国的彼得大帝”或“拿破仑”什么,苏辰就想让他们看看此时此刻的多伦会盟。 因为苏辰的干涉,士兵把守的外围有不少民众在观看,迎着朝阳站立的壮年帝王,在他们心中好像被度上了一层神光。 多年未曾忘记。 康熙接受完了王公台吉们的参拜,便正式宣布,日后将在漠北蒙古,实行统一的朝廷制度、律法。 宣布完毕,倒是围在外围观看的民众先欢呼起来。 漠北实行改制,将废除以前的汗、台吉等称号,而代之以朝廷的各种爵位,不过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这边,康熙却准许他保留汗的称号。 等到他的下一代继承,才封赏爵位。 这一次按照原先相应地位封赏爵位的有五百多人,每个人都有丰厚的赏赐。 但同时,他们的权力也差不多被架空了。 相当于用这些爵位和赏赐,赎买了漠北王公台吉们手中的权力。 伺后,朝廷会派来相当一批官员来协助治理广阔的漠北地区。 中国吃的文学在此时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制度,参拜过后就是赏宴,军中的后勤和多伦本地大贵族贡献出来的厨子们一起,准备了二三百桌宴席。 察珲多尔济和他的弟弟,方迦,沙喇携其子巴朗等都坐在前面的主位席上,康熙亲自给他们赐酒。 漠北贵族们见皇上如此礼遇,自是感激不尽。 后面的赐酒,康熙便让辰儿代替,于是漠南盟旗的王公们也不觉得自家被忽视。 筵席上有一道罕见的菜肴,翠绿翠绿的,圆嘟嘟,一个个挺喜人,但仔细瞧瞧才发现这就是窝窝头。 很多人都在心中嘀咕,怎么皇上家的御宴,还有窝窝头这样的东西? 而赶来看会盟的民众,也每人收到一个军士们发给他们的窝窝头,他们就只有感激了。 窝窝头对他们来说也是比较珍贵的好东西,更何况,这是御厨蒸出来的窝窝头,吃一口果然不同凡响。 纳木扎搞不懂辰儿又在玩什么把戏,他尝了尝,立刻就吃出来这就是红薯叶子窝窝头,跟辰儿上次在巴林做客的时候建议他们吃的红薯叶子馒头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辰带着酒,小狗牙也提着一个银制大酒壶,父子俩行到纳木扎这一席,被表舅问了,他笑道:“这主要是给察珲多尔济他们吃的,漠北也能种红薯,想要富,先种红薯后中树。” 纳木扎:--- 同桌的巴林贵族们:--- 哎呦喂,还得是辰亲王,到哪儿都想着富。 察珲多尔济果然吃了这道朴实无华的红薯叶窝窝头,这个窝窝头口感松软,搭配放在旁边的蒜汁儿,竟然是意想不到的好吃。 察珲多尔济好奇询问,早就被辰亲王打点了梁九功笑着给予详细的解释,随后又说明红薯的其他好处。 比如产量大,比如不择地。 再比如可以做粉条子。 察珲多尔济的眼睛亮了。 皇上手中有如此好物,可否赐予臣下一些。 康熙笑道:“当然可以。” 头一天的会盟参拜顺利结束,第二天五月初六,在多伦诺尔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本来的兵种是按照蒙古兵、八旗兵和绿营兵分类。 但不是有苏辰吗? 他又又又提建议了,这样分很容易让人有民族之别,不如就按照步兵、骑兵、炮兵、火抢兵这样来分。 康熙又是想了想,同意了。 初六的阅兵更让人激动,各兵种按照类别排列,竟然组成了一个蜿蜒十几里的长龙,走在最前面的就是火抢兵。 虽然只有三百多人,但三百多火抢兵冲天发抢闹出来的动静却是最迫人的。 本来后面不服他们走在最前面的步行兵,听着震耳欲聋的抢声,马上自觉归于弟弟角色,看着火抢兵发抢之后下去的身影,一个个的忍不住抛媚眼。 火抢竟然有这样的威力。 广大步兵们在心底发下宏愿,这辈子一定要摸到抢。 而且火抢兵现在是皇上的亲兵,那是近臣,能当上火抢兵也意味着此生的从军生涯巅峰,所以为了火抢营,冲啊。 接下来的步兵阵法演练,堪称气势如虹。 康熙非常满意,叫来操练步军的几位将领,当场表扬,还赏赐了黄马褂。 阿南达:嫉妒。 虽然他的黄马褂多的都能每天一件换着穿了。 压力给到后面的骑兵,一个个身穿铠甲的骑兵,只能使出十二分力气演练,免得堕了自家威势。 最后的炮兵:我们不介意,因为我们有很多大炮,一炮戳过去,多少英勇的你们都得玩完。 苏辰凑到宋荦身边:“怎么样,画得怎么样?” 宋荦从身后拿出来一张刚才画好的阅兵图,苏辰看到上面的自己笑得跟个傻子似的,质问宋荦:“你是故意的吗宋大人?” 宋荦笑道:“微臣可不敢,只是这是皇上的神态最威严的时刻,微臣才取这个场景作画。” 苏辰哼了一声,卷卷拿了回去。 宋荦笑得更开心,看看现场,舔舔笔低头继续画。 阅兵结束之后,这场盛大的会盟就此结束,散场后也不寥落,毕竟王公们都是满载而归,而朝廷这边增添了很多官职空位。 回去大家都有得忙了。 安排自家人是很重要的。 消息灵通的官员听说了辰亲王正叫人找甜菜的事,还听说甜菜可以做白糖,而甜菜最适合生长的区域就是蒙古,不出十年这边将是又一个富饶区域。 要安排人,得尽早。 亲自带着骑兵参加了阅兵的胤褆踌躇满志,这两天他过得很愉快,不过徐先生提醒他应该在漠北安排一批自己的官员时,他有些心塞了。
第244章 途中 “回去再说吧。”胤褆说道,“况且我现在提这个,我阿玛也不一定能同意。” 再说了,他还没有到外面办事,根本没认识多少官员。 让他推荐他推荐谁去啊? 徐先生第一次看见大阿哥这么懒惰的“争家产”的人,说道:“您现在不把握这个时机,到京城就晚了。不管推荐谁,以后那个人还能不承您的情?” 胤褆犹豫会儿,道:“我连一个会试名单都没有。” 徐先生笑得神秘:“没关系,微臣有啊。” * 多伦会盟结束之后的第三天,康熙晓谕蒙古的大贵族们之后,御驾回銮,因为心情不错,途中经过风景壮丽的所在他们都要停留下来赏景。 顺便,勘测一下基址。 方迦准备到北京生活,一路跟随,于是勘测基址的活儿都由他的徒弟绿芒来。 绿芒虽然因为觉得辰亲王不是好人而不太情愿,但勘测起来非常非常认真,从在漠南划定围场到确定多座行宫的基址都是由绿芒带头完成的。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23 首页 上一页 29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