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个星期之后,苏辰就能每天都看见他在校场上练习火抢了,胤褆发下豪言,一定要生擒噶尔丹给素阿将军和死难的弟兄们报仇。 一时之间,军营里都是大阿哥很勇武的传说。 这期间,沙喇的妻子和儿子被两个走烂了鞋子的暗绣卫带了回来,沙喇感激不尽,也向康熙请缨,要亲自带兵去追击噶尔丹,顺带把他的那些还在噶尔丹部队中残部召回。 康熙晾了三五天,这一天正要答应,一道来自暗绣卫的最新军报呈上来。 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和丹津鄂木布都率领愿意归顺他们的旧部,抛弃噶尔丹的大部队各自逃走了。 跟着策妄阿拉布坦走的,足足有五千多人,几乎是噶尔丹残部的一半。 还想收整军队再战的噶尔丹大怒,带兵追击,然后很不意外的在乌兰乌苏被消灭到只剩下十几个心腹,噶尔丹只得带着这仅剩的十几个人直接向北逃亡。 看到军报的康熙,就觉得自己儿子很有远见有没有。 庞然大物,果然要从内部杀死才杀得快! 掌握了一招呢。 康熙立刻召集了他的中心议团会议,费扬古等人表示,愿意驻守漠北,坚决不让噶尔丹有再迎风长大的机会。 保守臣子蔡源提出了重修长城的建议,差点被深知皇上心思的高士奇一脚踹出去。 皇室和蒙古有亲,很深厚的亲,那位老祖宗的遗泽至少能被十代没问题,满蒙汉一家,皇上怎么可能再修长城? 更何况,皇上可是想做到跟盛唐太宗一样的“天可汗”。
第235章 讲道理 重修长城这主意一看就是脑子缺根弦的人才能提出来的,但高士奇还没有吐槽完,提此倡议的蔡源就指着高士奇的鼻子骂起来:“高士奇,你这奸佞小人,惯会讨好媚上,如今竟然还当着皇上的面欲殴打同僚,你也太目无君上目无法纪了。” 高士奇跳脚:“目无君上我可比不上蔡大人您,如今形势一片大好,噶尔丹溃败,沙鄂想让他牵制西南战线的愿望落空,东北即将进行的谈判他们不退也得退。这样的情况下,蔡大人竟然倡议修长城,我要问问你是何居心?” “你你你,”蔡源气得一句话说不完整,向康熙道,“皇上,臣的忠心天地可鉴!” 康熙摆摆手,梁九功上前说道:“各位大人都别吵了,你们都是体国的忠良之臣,这般吵闹岂不是让人看笑话。” 朝廷的文武大臣们忙各自端正神态,也有两个蒙古王爷在场,面对这场面,只能在心里对皇上说一句佩服。 不过这个蔡源真的很没脑子,他们还要和漠北的牧民互通有无呢,修长城岂不是一竿子打死? 康熙说道:“当年秦始皇命大将军蒙恬带领几十万民众修筑起长城,是为了防御凶狠的匈奴人。然而现在时移世易,关内关外皆我一家子民,有如噶尔丹者非常少见,我们不能为了一两个野心勃勃之人,阻碍了众多牧民们的生活。” “所以重修长城之事,日后不可再提。”这句加重点符号的话,是对蔡源说的,蔡源小心地抬头,看到帝王认真的神情,忙抬起手挡在眼前。 尽管在他心里还是修长城比较稳妥,因为噶尔丹不可能停止他征伐的野心,但却不敢再提了。 “爹,他们不吵啦。” 苏辰带着下狗牙正在御帐后面看蚂蚁,里面议事的人吵起来的时候,他们都听见了,小狗牙非常好奇这些官大人怎么还吵架,连蚂蚁都顾不上看了,竖起耳朵来一直在听里面的话。 苏辰半躺在绒绒的草地上,也有一声没一声的听着,他从小就“偷听”阿玛和臣子们议事,并未觉得这有什么犯忌讳之处。 今天也是,他听了听还跟儿子说想要边境平和,靠的不是外部的物质的长城,而是人心一致众志成城的“长城”。 小狗牙跪坐在草地上,听得非常认真。 等他爹说完了,他哇哇地感叹:“爹你好厉害,那些大人都不如你。” 苏辰很享受儿子的吹捧,一时渴了,伸手,小家伙立刻把他们的小篮子拉到跟前,又是茶水又是点心地给他爹往手心里递。 “哎,养个儿子还是好啊。” 小狗牙:“嗯,养个爹也好,以后小狗牙伺候爹吃喝。” 苏辰咳咳,说道:“这个等爹彻底老得动不了了可以。” 小狗牙又去抓蜥蜴的的时候,议事的大臣们从御帐出来,各回各处,从山西巡抚任上过来随从亲征的马齐转头看见这一幕,眉心皱了皱。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就跟几个同僚说起中午所见,马齐的大哥马思喀也在,他本来是在乌兰布通前线,前几日随裕亲王过来请罪时被皇上留了下来。 马思喀说马齐:“你不好好做事,整日瞅着辰亲王做什么?” 马齐:--- “我只是觉得辰亲王带着一个孩子,在皇上议事时于御帐外徘徊,有偷窥皇帝行踪决策之嫌疑。” 马思喀:“你当皇上不知道?” 伊桑阿也跟马齐解释:“你这些年都在外任,那是没见过皇上商议军政大事都叫辰亲王在旁边添茶倒水的情景。但辰亲王大多数时候都不愿意旁听,更别说偷听了。” 其他人也说马齐:“就是,你别在这儿瞎琢磨了。” 马齐竟然一时间无话可说。 皇上对辰亲王宠爱至此,以后会不会连太子之位都给他啊。 马齐心中思索,吃饭的时候也就不那么专心。 * 噶尔丹只剩十几个人逃到了不知道什么地方去,经随驾的臣子们商议,建议皇上趁着还未到天寒地冻的时候起驾回京。 这天午饭的时候,康熙就征求他儿子的意见。 饭桌上有鱼香肉丝,这个拌大米饭吃最香了,苏辰偶尔给小狗牙舀一勺菜,然后自己捧着饭碗吃得特别香。 听到阿玛的询问,他连咀嚼的动作都没顿,说道:“阿玛,你要是问我,我觉得还是等着把漠北这些事都安排好再走。不说噶尔丹,就说喀尔喀那么多暂时安置在乌珠穆沁盟的难民,咱们总不能让他们一直生活在那里。本来承载几万人的草原再加上几万人,他们不打仗才怪。” 康熙:儿子总能说到朕心里去。 “昨日噶勒丹求见,希望朕能增兵到北方,助察珲多尔济驱逐沙鄂侵略者,如果可以守住土谢图原本的这些领土,他们愿意向朝廷称臣。” 康熙倒不是一定要让土谢图汗对他称臣---反正原来他们都向朝廷进贡以藩属国自居,他不是那么注重这些形式的人,但漠北的安宁关系着朝廷的安宁。 如果能毕其功于一役,他自然不愿再费二次功夫。 苏辰说道:“咱们可以增兵助土谢图汗夺回领土。朝廷在乌兰布通大败噶尔丹,已经让朝廷声威大震,如果能在帮助漠北人民赶走沙鄂侵略者,我们的声望会更高,阿玛就是真正的天可汗了。” 康熙忍俊不禁,儿子的马屁总比别人的更受用一些。 八月末,漠北下了第一场大雪,康熙从东路南路北路,各调两万大军去北方增援,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冒着风雪出发了。 蒙古包煤炭齐备,虽然在路上赶得艰难了一些,但还算平稳,冻死冻伤的士兵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越往北,天气越寒冷。 有辰亲王做总统策,一批一批的御寒物资不停北上,各方的商队闻风而来,连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也不能阻止。 科图,每一个营帐都有充足的炭火,这天又来了一批保暖的棉衣,苏辰过去交接,小狗牙经过十几天的锻炼,俨然成了一个小账房,腰里挂着一个小算盘手里拿着本子跟在后面。 啪嗒啪嗒嘀哩咕噜一算他就得出正确答案,然后把一张银票从小兜兜里掏出来,交给那些千里迢迢而来做生意的行商。 一个腆着大肚子的朱姓商人拿到他的那份银票,看到银票左下角京行二字,脸上立刻露出来灿烂的笑。 京行全称是京城银商总行,去年冬才开张,背后是依靠朝廷的,据说总负责人目前是太子。 京行不仅有保障,兑换出来的还是宝源局官银,正是成色最好的雪花银,因此京行虽然才面世不久,但很快就被商界众人认可。 连老百姓也更喜欢京行兑出来的银子,朱民来漠北运送物资之前,去了京城存银一趟存银,亲眼看见过当时京行外等着存银而又因银号存满而无法存银的百姓们的焦急盼望。 现在这京行才开,不是什么人想存银就能存入的。 据说目前京行只为达官显贵敞开,每天仅仅放出几万两的额度给普通老百姓。 朱民的那些钱还是等了好些天才都存进去呢。 现下一下子得到一张两万两的京行银票,朱民简直是心花怒放。捧着银票对苏辰和小狗牙就是一通吹捧,他并不知道过来接收物资的就是辰亲王本人,但并不妨碍他把辰亲王和太子爷吹成神。 苏辰笑着点头,心想这位朱民应该不知道,京行现在的存银方法就是他和保成为了刺激那些习惯自己在家藏银的人主动存钱而设的。 毕竟,争抢得来的东西总是最好的。 下一步开放的额度会更多,主要就是面向大商贾,到时候他名下的粉饼厂会做头一个吃螃蟹的人。 就不知道到那时,朱民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又听朱民说道:“京行的银子成色好,一两能换到市面上普通的银子一两半。” 苏辰:早该想到,多好的东西把它拿出来放到人群中,都会引出一些不好的现象,这个要跟保成写信说一声。 朱民的话的确多,苏辰跟他这儿聊到下一个运送煤炭的商人过来才脱身。 从寒冷的天庐之下回到温暖的蒙古包已经是午时过,好全乎的活蹦乱跳胤褆正在跟阿玛请缨,他想去给北方的士兵们送这一批新的物资。 康熙被磨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漠北与沙鄂前线的对峙的确很紧张,根本用不着胤褆,但他现在对去搜寻噶尔丹的踪迹都不感兴趣。 只想去打沙鄂。 胤褆建功立业的心是急切的。 康熙没办法,说道:“你去可以,但是不准再有莽撞的行为。” 胤褆看见大哥进来,高兴之下说道:“阿玛不放心我,可以让大哥跟去监督我。” 康熙:“那还是算了,你们两个都留在科图陪朕等着过年。” 御驾亲征并不是让皇上出现在战场上,康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科图,但也不是闲待着,一则这让处理瞬息万变的前线战事更加便捷,二则他巡视了科图附近并划定一个打算在未来建成围场的区域。 即使噶尔丹已经被处死,以后的漠北亦不会一直平和无事,想要保证这里的平和,便需要每年的巡视。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23 首页 上一页 28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