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牛角县的地里特殊,这里是两山夹缝之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只有这里不被攻破,那些敌人就无法长驱直入。 当时的守将明白这一点,杜县令也明白,所以一文一武,真的是把命都豁出去了,而且县城后面,可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 当年的杜大人,也是一腔热血,只不过这腔热血换来的,却是上司的分润功劳,他为此,憋着一口气,一直到现在,才得以升迁。 但是现在被人这么郑重的提起来,他还是感觉到了年轻时候的热血与冲动:“明,身为一方父母官,理应如此。” 这是他最得意的事情,如果不是后来被上司恶心到了……》 “本县子民知道大人您要走了,高升了,但是请大人不要忘了本县子民,本县子民也不会忘了大人。”丁里长一挥手:“来!” 只见三个老里长之中,两个老里长扶出了一把华盖伞一样的东西,只不过这东西……竞然是彩色的! “这?”杜大人板着脸:“本官虽然升了知府,但是并没有资格用彩色的华盖伞,只可用青凉伞。” 老百姓不懂这个,他当官的怎么能不懂事儿呢。 “草民们知道。”丁里长笑了:“这不是什么华盖伞,也不是青凉伞,这是一把万民伞。” “万民……伞?”杜大人傻眼了。 “本县一万个成年青壮的亲笔签名,以及一万户百姓家新扯的布料,一万名妇人亲手缝制,历时三天三夜,制作成的这把伞。”丁里长笑中带泪的解释:“大人为了牛角县,几次生死,百姓们无以回报,希望这把万民伞,能为您在大风天的时候遮遮风,下雨天的挡挡雨,晴天的时候,有一块阴凉地。这伞柄和伞骨都是铁木做成的,如您的气节一样,铁骨铮铮。” 一把巨大的,像是无数个布条缝起来的破伞,瞬间遮在了杜明的头顶,同时,也遮住了他的心。 “杜明,必不忘!”杜大人长揖为礼,哽咽不能再言。 就连王裨将,都被惊呆了,万民伞,第一次出现在大青,效果那是杠杠的啊。
第五十一章 新县令 杜大人是哭着步行离开的牛角县,感动的哭。 连杜夫人都泪水涟涟,也是感动的哭了。 全县在战前有三万多户,但是在战后,就剩下一万多户了,这一万多户人,竟然都签字了。 百姓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不会! 那么只有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才有资格在上面签字。 为此,杜大人知道了,胡家村的胡伟,胡秀才,奔波了七八天,挨个教人写他们的名字,万民伞还带着一个万民册,上面写了签名的每一个人的户籍所在地,保证这万民伞都是大家自愿签字送给杜明杜大人的,这是三位里长的意思,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万民册分为六份,杜大人带走两份,三位里长一人一份。 胡秀才保留一份底稿,也是最初的那份万民册的母本。 那天的场景,就连王禆将这样的武人,都红了眼眶。 “当官能当到这种地步,杜大人,不白当十年牛角县的县令!”这是他临走之前的感叹。 而且当天非常应景的是,天上真的下了小雨,那万民伞上用的是油布,防雨抗晒,做的相当结实,而且是小雨,愣是遮住杜大人,没让他被雨水淋湿一点点。 光凭这个,就让人印象深刻。 那曰万民送别的场面,也非常的震撼人心。 但是接下来,大家就犯愁了,还是杜师爷临走的时候,虽然也红了眼眶,但是他走到三位里长跟前,小声的提醒他们:“你们这样送别大人是心意,但是新来的那位大人,你们可也要好好地迎接啊!” 杜师爷到底是“师爷”出身,知道“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老百姓们是真心为了大人,可也间接地……得罪了新来的县令。 如果他们不能用更别出心裁的方式欢迎新县令的话。 再说他们还留了那么大个坑给新来的县令。 本来他是不在乎的,但是谁让大家这么充满感情的送别,不仅打动了杜大人,让他毕生难忘,也打动了杜师爷。 其实,这只是一句提醒的话,他就算是不说,以后他们也会想到,只是他说了,这个人情就是他的了。 “谢您指点。”果然,三个里长面色一愣。 他们只想到了县令大人升任知府,自然要好好的续一续这段香火之情,现在想起来,那新来的他们要怎么对待呢? 一把万民伞,那是官民之间的情谊。 第二把也可以说是治理有方了,那第三把第四把呢? 什么东西多了,一开始泛滥了,就不值钱了。 等送走了杜大人,丁田还没等回到衙门呢,就被丁里长他们三个里长给拉住了:“你再想个办法,欢迎新来的县太爷!” 丁田抹了把脸,下了小雨,他脸上身上都有些湿漉漉的了:“叔爷爷,新来的县令大人,具体什么样,我们也不知道,欢迎什么呀?他跟我们都不认识。” 再说了,送别杜大人那是有感情基础的,新来的都没见过面,怎么欢迎?脾气秉性也不知道什么样,加上光看那俩师爷,就能看出新来的县太爷,估计没杜县令那么守得住清贫,耐得住苦寒。 “别呀,这不是人还没到,就得罪了他么?”胡里长气呼呼的道:“以后还有我们好果子吃吗?” “这就是我们送别杜大人,搞得这么大阵仗的原因。”丁田小声跟他们三个老狐狸嘀咕:“我们就是告诉他,我们上面有人,且正式管着他的知府大人,他要是敢对我们不好,我们就上访……上告!” 三个人面面相觑,其中只有丁里长眼里带了一些笑意,他早就猜到了这一点,不然也不会全力支持丁田搞事情。 胡里长也迅速的反应了过来:“真是糊涂了,被杜师爷吓到了。” 他想的是,胡伟还有可发展的前景,万一胡伟再考举人的时候,有知府大人照拂一二……那个时候,他们也用不上县令了。 另一个郭里长也想到了什么,三个里长嘿嘿一乐,分别带着各自的村长和村民们冒雨回家了。 家里还有一大堆活计要干呢。 农家只有冬天的时候才没活儿,哪怕是秋收之后,也要快速的找个临时工,赚点小钱贴补家用。 □作者闲话:求收藏啊!六月份参赛,预定枝枝……
第五十二章 马冲,马亚文 他们是高兴了,可他们忘了,两位师爷早就在新县令来之前就到了牛角县,他们雨中送别杜大人,送了万民伞的事情,两位师爷早在城门楼子上看了个清清楚楚 他们俩也是来送杜大人的,毕竟是未来的上司了,不过他们跟着更多说话的是杜师爷。 杜大人还不将两个师爷放在眼里。 只是俩人有点脸红的是,没想到杜大人跟杜师爷这家当……这么少! 还不如他们俩的多! 生怕给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些天正在努力的弥补。 但是万民伞一送,他们俩就坐不住了。 皆因大青朝里没这个先例,这得是多大的政绩啊?多庞大的民望,多深刻的记忆啊? “这样下去不行啊!”钱师爷对着耶师爷道:“我们的老爷还没到,这……?正主没到,他们俩个师爷能干什么呢? “这事儿……等老爷来了,千万要说的慢一些,不能让老爷太计较。”邢师爷阴沉着脸:“上面那个不是老爷的姐夫了,是新的知府大人了 县官不如现管,可县官,也有人直接管的,知府大人这个位置,可不好接。杜大人走了两天,新任的县令大人终于,姗姗来迟。 丁田刚打扫完牢房,虽然没有犯人入住,但是该收拾的时候,他还是会收拾的,加上现在是有野菜的季节,他还在牢房的女牢房那边,挖到了一点新鲜的野菜。这个时候,无所谓的环境污染什么的,全都是干净的东西。 所以丁田准备打个鸡蛋酱,洗干净的新鲜的野菜,蘸着鸡蛋酱,吃着二米饭,这就是一顿饭了。 开春也没有什么好东西,青黄不接的,也就野菜凑合着吃了。 刚将野菜放进盆子里倒上水,还没等清洗,林七就跑来了:“田儿,快走,新的老爷来了!” “新的老爷?”丁田一愣:“来了?’’ “来了,就在门口!”林七拉着他就往外跑:“好多人!” 的确是好多人。 新的县令大人,姓马名冲字亚文。 今年二十六岁,非常年轻的年龄。 但是……这位马大人,却有一位正室夫人,一位宠妾。 正室夫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宠妾生了三个儿子! 通房丫头有几个不得而知,但是家产可比杜大人的多多了。 两位师爷来的时候算什么? 马大人搬家赴任,光是马车就一百辆,其中有三辆马车,拉的是银子! 铜钱?铜钱都是用马车装了三车过来,那车辙印压在泥土路上,很深的痕迹啊 丫头三十人,婆子四十人,家仆十八户,健仆四十个,小厮二十几个,还有马夫、厨娘、花匠……。 好一二百口子人啊! 幸好这后衙修的大,不然这些人都住不下。 整个县衙里的人都当了一次力工,帮忙搬东西,还被几个老嬷嬷防贼一样的不错眼的盯着。 这让衙役们的第一感觉非常反感,不搬吧?那边新的老爷还在看着呢。 搬吧?有特么的憋屈! 忙活了一天,幸好,天还没黑的时候,大概是觉得他们也累了,新来的老爷发没发话,他们不知道,但是管钱粮的钱师爷,还是给了大厨房二两银子,买了点肉,不知道从哪儿搞来的鸡蛋之类的,给他们做了一顿相对丰盛的晚饭。 丁田没有在大厨房吃,钱师爷特意打发了他的小厮,给他送了一碗酱焖鸡蛋,一碗红烧肉。 只有两个菜,但是因为是一大碗的红烧肉,这就算是好菜了。 丁田看了也没说什么接了东西,道谢,然后就是关门。 他这里是牢房,属于县衙的重地,轻易地不让任何人进来。 以前大家还能随意来去,但是今天他看了新来的县令那个架势,决定还是按规矩办事。
第五十三章 鸡飞狗跳的日子 新来的县令用了三天时间安顿家小,三天之后,五月初一,老爷升堂。 大家拜会一下老爷,也是让大家认一下人的意思。 估计大家在认识老爷,老爷也是在认识大家。 只不过这配置一看就不够啊。 找来钱粮师爷一问,才知道,这里的衙门也才开业不到三个月啊! 配置人员不健全,甚至连衙役都没齐全过。 马县令有些发懵:“从来只听说衙役超编满员的,没听说过还有缺的!”他老家的县衙,正式的衙役都满员,还有县令为了安排自家亲戚,塞进去不少人,那都是编外人员,虽然朝廷也允许你多两个帮手,但是太多是不能了,只能多个十几个。 一县之地,需要的人手很多,如果是大县、上县的话,那需要的人就更多了。在县衙之内,只有三位有品级的官员,那就是七品知县、八品县丞、九品主簿 一般来说,知县大人掌握一个县的绝对权力,县丞和主簿则被称为摇头老爷。除了这三位老爷,还有就是一群负责文书工作的小吏。 这些小吏负责日常的事务,百姓们对这些小吏会高看一眼。 除了这些人,还有就是负责维持治安的衙役,也就是三十多人的样子。 一个县衙所有的办公人员加在一起,估计在七十到八十人,很少出现超过一百人的情况。 因为太多了老爷也养不起。 但是现在呢? 别说七八十人了,连一班的衙役都没凑够,倒是八品的县丞和九品的主簿,到现在还是空缺。 “老爷,这地方是经历了打仗的地方啊!”钱师爷无奈了:“打仗过后,死人的死人,埋葬的埋葬,听说敌人连县城都给毁了,现在这座是新建起来的,能留下这些人,已经不错了。” 连上一个县城都被打没了,还想留下县衙的编制人员? “老爷,现在是重新建立县衙的时候……。”邢师爷也非常眼馋那八品的县丞和九品的主簿职位。 “既然这样……。”马县令刚要说什么,外头一个娇滴滴的声音就传来了:“请老爷安,老爷,如意姨娘炖了甜汤,请老爷去尝一尝。” 这是如意姨娘身边的大丫鬟的声音,同时也是老爷的通房丫鬟,叫娇丽,娇滴滴的劲儿,堪比花魁啊。 “哦,哦!”马县令立刻就生硬的转了一下话头:“就先这样吧,本官刚来,不适合大动作,暂时就这样好了。” 然后就起身出去了,跟大丫鬟眼神缠缠绵绵的去了后宅。 俩师爷非常淡定的恭送老爷出门,等他走了,他们俩才离开书房,到了衙门专门给两位师爷准备的一个办公的房间里,才开始畅所欲言。 “邪师爷不知道怎么看?”钱亮钱师爷没忍住,率先开口了:“县丞和主簿的位置,可是空悬着呢。” 当师爷能有什么出息? 当个县城或者主簿才是正常进入仕途的门槛。 虽然低了一些,但是这是正儿八经的有品级的官员。 自诩还有点能力,又是秀才出身的钱师爷,对这两个位置,特别垂涎。 “怎么看?不看!”谁知道邢师爷却摇头:“你是知道的,县丞的存在,就是分润老爷的权利,这个县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本来权利就那么大,还要分给县丞?你当老爷会乐意?”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14 首页 上一页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