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微笑着点了点头,肯定地回答道:“当然会继续啦!不过呢,这学期我想换一种形式,让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轮流负责一个专题的讲解。你觉得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尝试一下呢?”他的目光落在筱彤身上,带着几分期待。 筱彤猛地抬起头,与张明鼓励的目光交汇在一起。那一瞬间,她的内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但紧接着,拒绝的念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站在众人面前讲解?这怎么可能!她不禁觉得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玩笑。 然而,就在这时,期末成绩单上那刺眼的数字却突然在她的脑海中闪现。那是她努力了一个学期的结果,虽然有所进步,但离她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想到这里,筱彤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轻声说道:“好,我试试。” 开学已经是第二周了,学习小组也重新集结起来。除了原来的五个人之外,这次还多了三个新成员,其中就有筱彤的好友林小雨。筱彤负责的内容是“几何证明题的突破技巧”,这可是她上学期进步最大的部分。 站在黑板前,筱彤感觉自己的心跳都快到了嗓子眼儿。她紧紧握着手中的粉笔,却发现不知何时,粉笔已经被她捏断了一小截。她的声音细得像蚊子叫一样:“大家好……”好不容易才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可接下来要说什么呢?筱彤的脑海中突然一片空白,她只能结结巴巴地继续说道:“今天我想分享……呃……” 教室里鸦雀无声,静得让人感到有些害怕,甚至可以听到自己那急促的心跳声,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心跳的声音在回荡。筱彤的余光瞥见林小雨正冲着她竖起大拇指,那鼓励的眼神让她稍稍安心了一些。而另一边的张明,则用口型无声地对她说着“深呼吸”,似乎在提醒她要放松下来。 筱彤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闭上了眼睛。她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这就像是平时对着镜子练习一样,没什么好紧张的。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感觉自己的声音比之前稳定了一些:“几何证明的关键在于找准‘桥梁’,也就是找到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之间的联系。就像这道题……” 随着讲解的深入,筱彤逐渐忘记了紧张,完全沉浸在题目之中。她的思路愈发清晰,语言也越发流畅。当她用彩色粉笔将辅助线画出来时,台下突然传来几声恍然大悟的“啊”,这声音让她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的讲解终于让同学们理解了这道难题。 “所以这个解法比标准答案少两步,”筱彤转身面向大家,嘴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微笑,“因为它直接找到了最关键的等量关系。” 她的声音清脆而自信,仿佛这个解法对她来说轻而易举。然而,在这看似轻松的背后,是她无数次的思考和尝试。 讲解结束后,教室里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筱彤正准备收拾东西离开,突然一个声音叫住了她。 “杨筱彤,能再给我讲讲你是怎么想到那条辅助线的吗?我从来都看不出来……”说话的是新来的陈雪,她一脸诚恳地看着筱彤。 筱彤停下脚步,看着陈雪,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没想到会有人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毕竟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只是一个数学题的解法而已。 不过,筱彤还是点了点头,微笑着说:“好啊,我给你讲讲吧。”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筱彤耐心地给陈雪分析了几种常见辅助线的添加思路。她从最基本的概念讲起,逐步引导陈雪理解为什么要添加这条辅助线,以及如何通过这条辅助线来解决问题。 在解释的过程中,筱彤惊讶地发现,一些原本在她脑海中有些模糊的概念,此刻竟然像被擦拭过的镜子一样,变得异常清晰。她仿佛是在重新审视这些知识,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它们,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悉。 陈雪则听得非常认真,她不时会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很基础,有的则比较深入。筱彤都一一详细解答,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例子,将那些复杂的概念解释得清清楚楚。 时间在两人的一问一答中悄然流逝,当筱彤终于把所有的问题都解释完时,陈雪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 “谢谢你,筱彤,我觉得我好像有点明白了。”陈雪感激地说,她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恍然大悟的表情。 筱彤笑了笑,说:“不客气,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问我。学习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理解的过程,有时候换个角度去思考,可能会有新的收获哦。” 望着陈雪那心满意足的神情,筱彤的心中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涌起了一股无与伦比的成就感。她恍然顿悟,原来分享知识宛如春风化雨,不仅能够润泽他人,更能让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如抽丝剥茧般愈发深刻。 “原来教别人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啊……”回家的路上,筱彤仿若陷入了沉思的旋涡。天空中飘洒着如牛毛般的细雨,她却恍若未觉,任凭那冰凉的雨丝如轻纱般拂过她那发烫的脸颊。 三月的首次月考,筱彤犹如定海神针般稳住了班级第七的位置。更令她喜出望外的是,陈雪的数学成绩竟然如火箭般飙升了十分,还特意在课间如疾风般跑来向她致谢。 “筱彤,你的方法犹如灵丹妙药一般,真的太有用了!”陈雪激动得如同孩子般晃着她的手臂,“我这次终于及格了!” 这个消息恰似一颗甜蜜的糖果,在筱彤的心里渐渐融化。那天晚上,她在日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道:“原来帮助别人走向成功的感觉,宛如品尝到了最甜美的甘露,比自己考出好成绩还要令人心醉。” 随着中考的脚步日益临近,班级里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令人窒息。筱彤惊异地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竟然如坐滑梯般直线下降——常常对着一道题苦思冥想许久,却依然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背过的单词也像调皮的小精灵,第二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更糟糕的是,她开始频繁地遭受头痛的折磨,有时甚至会眼前一黑,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 “你脸色苍白得如同一张白纸。”一天午休时,张明犹如一座沉稳的大山,拦住了匆匆往教室赶去的筱彤,关切地问道,“要不要去医务室看看?” 筱彤摇摇头,抱紧怀里的复习资料:“没事,就是有点累。这套卷子下午要讲的...” 话音未落,一阵天旋地转般的眩晕突然袭来。筱彤只觉得膝盖像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视线中的走廊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开始扭曲旋转。 “杨筱彤!”张明的声音仿佛从九霄云外传来,遥远而又模糊。 再次睁开眼睛时,筱彤发现自己如同一只受伤的小鸟,静静地躺在医务室的床上,额头上贴着的退烧贴,宛如一片清凉的树叶。校医正和班主任老师低声交谈,那声音仿佛是一阵轻柔的微风,见她醒了,立刻如一阵春风般走过来。 “38.5度高烧,”校医的脸色如同阴沉的天空,严肃地说,“最近是不是又熬夜了?” 筱彤心虚地移开视线。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模拟考,她已经连续一周只睡五个小时了。 李老师叹了口气:“杨筱彤,你妈妈在路上了,先好好休息。”她顿了顿,“学习重要,但身体更重要。” 这句话犹如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在筱彤的心上。她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上学期期末前那次高烧的情景,那时候的她,不也同样是因为过度用功吗? 妈妈风风火火地赶到学校,没有丝毫犹豫,便带着她直奔医院。检查过后,医生扶了扶眼镜,语重心长地说道:“没什么大问题,就是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小姑娘啊,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呢。” 回家的车上,妈妈一直沉默不语。直到快要到家的时候,她才仿佛如梦初醒般,突然开口:“筱彤,妈妈宁可你考试成绩差一点,也不愿看到你把自己的身体累垮。” 筱彤呆呆地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无声地滑落。她一直天真地以为,拼命学习就是对父母殷切期望的最好回应,却全然忘记了,他们最为关心的,始终是她的身体健康。 请假的这两日,筱彤如释重负般地让自己彻底松弛下来——她像一只慵懒的小猫,尽情地享受着悠长的睡眠,贪婪地翻阅着喜爱的漫画,甚至还和妈妈一同烘焙出了香甜可口的曲奇饼干。令人诧异的是,当她重回校园时,竟发觉自己的头脑犹如被清泉涤荡过一般,格外清醒,之前那些如乱麻般的数学题也突然间变得条理清晰,有了解题的头绪。 “看来休息果真至关重要啊……”筱彤若有所思地对林小雨说道。 林小雨不以为然地翻了个白眼:“这还用说!我早就跟你讲过,张明那家伙每天都像定了时的闹钟一样,雷打不动地睡足七个小时,不然你以为他那满头茂密的头发是怎么来的?” 筱彤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随即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对了,我晕倒的时候……是张明送我去的医务室吗?” “对啊,”林小雨挤眉弄眼,“他当时可紧张了,一路公主抱过去的,全班都看见了。” 筱彤的脸像熟透的苹果一般,瞬间红到了耳根:“胡说什么呢!” “不过说真的,”林小雨突然变得一本正经,“你该调整一下作息了。你看张明,学习好得犹如文曲星下凡,体育也好得好似运动健将,还参加了机器人社。人家这才叫会生活。” 筱彤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她一直以为张明是天赋异禀,犹如天之骄子,现在才恍然大悟,或许正是因为他懂得平衡,犹如走在钢丝上的杂技演员一般,才能持续保持好状态。 第二天放学,筱彤终于鼓起了勇气,如同一只羞涩的小鹿一般,叫住了张明:“那个……谢谢你送我去医务室。” 张明抓耳挠腮,面露羞涩之色:“没啥……你可好些了?” “嗯。”筱彤轻点颔首,稍作迟疑,“我听闻……你每日皆保七小时之眠?” 张明怔了一瞬,旋即喜笑颜开:“诚然,我父乃医者,自幼便被灌输‘睡眠影响记忆力’之观念。缘何忽问此?” 筱彤长舒一口气:“我思忖……或可请教于你,如何于有限之时间内高效学习?我常觉时光匆匆,不够用矣……”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张明思考了一会儿,突然指向操场:“边走边说?” 那天傍晚,他们绕着操场走了一圈又一圈。张明分享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如何利用碎片时间背单词,如何用番茄工作法提高专注力,甚至如何在课间十分钟小睡恢复精力。 “其实我以前也是熬夜党,”张明望着远处的落日,“直到初二有次考试前通宵,结果在考场上睡着了,那次考了全班倒数。”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6 首页 上一页 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