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孙秋霜毫不犹豫地双手接过了吴蔚递过来的剪刀,却没有急着动手,两个孩子默契的绕着郭某的遗体走了一圈,说道:“衣服布料完好,暂时没有发现打斗痕迹。” 李师爷点了点头,把这段话记了下来。 之后,孙秋霜和柳正善,二人配合着将郭某的衣服剪开,随着一阵阵“咔嚓”声响,郭某身上的衣物变成了布料,平铺开来。 柳正善斜眼瞥了孙秋霜一眼,默默从怀中取出一方纯白色的手帕,盖在了郭某的两腿间。 吴蔚负手而立,既观察着两个孩子,也在观察着郭某的尸体。 毕竟是第一次出现场,当郭某的衣物被剪掉之后,露出已经产生尸斑的遗体,孙秋霜和柳正善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迟疑,孙秋霜壮着胆子捏起郭某的手观察了片刻,颤抖着声音说道:“死者的指甲内部干净……手背,手掌……” 吴蔚见状,默默来到孙秋霜的身后,低声道:“好了,可以了。能迈出第一步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吴蔚让孙秋霜和柳正善站到一旁看着,亲自给郭某验尸。 吴蔚先是来到郭某的头顶,细致地拨开郭某的发丝,并用双手细细摸过郭某的头皮,随后又扒开了郭某的眼皮,检查了眼睑和瞳孔的情况,紧接着扒开了郭某的嘴,感受着手上传来的阻力,吴蔚又顺势动了动郭某的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吴蔚示意孙秋霜和柳正善靠近一些,双手轻轻按在郭某的双腮,讲解道:“在人死亡以后,人体上所有的肌肉同时开始形成尸僵,但是呢,理论上来说小肌群的尸僵形成的更快。尸僵的形成速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而尸僵最开始形成的位置,是下颌关节,就是这里。” 柳正善和孙秋霜齐齐点了点头,但这一幕看在外人眼中,却是十分令人毛骨悚然。 知县老爷毫无避讳地“抚摸”着尸体,语气平静,就和介绍什么花儿,草儿一样,旁边还站了两个半大的孩子,听得全神贯注。 …… 吴蔚继续说道:“在面部小肌群都形成尸僵之后,尸僵会逐步开始朝着颈部,躯干和手臂发展,最后才是腿部和脚部的肌肉组织。发展到全身所有关节,理论上来说,需要一到十个时辰,但这只是理论上的,一般而言大多是四个时辰左右,以现在的天气和室内的湿度,通风情况来判断,郭某的死亡时间大概在四到五个时辰前,再根据刘奇等人的口供进行推断,郭某的死亡时间应在昨夜戌时以后,也就是和刘奇等人分开后没多久,郭某就遭到了杀害。” “李师爷?”吴蔚唤道。 “回大人,已经录写完毕了。” 吴蔚点了点头,问孙秋霜和柳正善,道:“知道为什么我判断郭某是他杀而非自杀吗?” 柳正善和孙秋霜异口同声地说道:“他的脖子!” 吴蔚的眼中划过一丝赞许,说道:“没错,不仅仅是现场情况不符合自杀条件,郭某的脖下有两道交错的,颜色不同的勒痕,还有一点……你们过来。” “是!” 吴蔚指向了郭某的双足,说道:“你们看看他的脚,他的脚掌平直,说明了死者死后曾被人呈仰卧状态,放置在地上,或者平面一段时间,至少放置了两个时辰以上,而后才被吊到了房梁上的。因为死者在被吊在房梁上时,踝关节已经形成了尸僵,所以他的双足才会是如此呈现,若是刚死亡不久就被吊在了房梁上,那么他的双足受到引力的影响,应该呈现为足尖向下。” 吴蔚轻叹一声,坚定地判断道:“也就是说……郭某之死,死于他杀,死因是机械性窒息,而且是死后被人故弄玄虚吊到了房梁之上,所谓的‘女鬼索命’纯属子虚乌有!” 孙秋霜和柳正善已经各自拿出了本子和炭笔,奋笔疾书了起来。 吴蔚也全然不藏私,既然碰上了,便全心全意地把相关知识教给二人,待二人记录完毕,吴蔚又指了指郭某的胸口,说道:“你们看仔细了,郭某的尸斑分布较为均匀,特别是他的胸口处,也有成片的尸斑呈现,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你们要好好记住。一般情况下,若是自缢而死的人,他的尸斑一般集中在身体的中下部,胸口的位置尸斑会比较淡,有一些则是苍白发青的表现,远不如下肢表现的那般明显,在许多情况下,这是只需扫一眼就能判断出来的信息,但是不能照本宣科,一概而论。以后我会慢慢给你们讲。” “是!” “把羽毛签给我!” “是!”柳正善递上了一支由吴蔚亲手制作的羽毛签。 吴蔚先将羽毛的一头探入郭某的耳鼻中,观察了一下,随后又调转方向,将另一头的面前探入郭某的鼻腔内,旋转了三圈后取出。 只见原本纯白的棉签上,出现了一些黄褐色的固化物。 吴蔚将棉签放在鼻子下面嗅了嗅,蹙眉唤道:“赵捕头。” “哕!”衙役中有人发出了一声干呕,捂着嘴飞奔出了绣娘阁,跑到街上大吐特吐起来。 另外几人也是面有菜色,强忍着没吐罢了。 吴蔚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面色如常地问赵捕头:“你看看,这东西是什么……?” 赵捕头看着棉签上的东西只觉头皮发麻,连接过棉签的勇气也没有,唤道:“钱刀头!你快来看看,这玩意儿你才是行家!” 钱刀头大步走上前来,看着棉签上的东西,也学着吴蔚的模样拿到鼻子底下嗅了嗅,断定道:“大人,这是蒙汗药,道上常用的小玩意儿,几文钱就能买到一小包,药力却十分惊人,一小包足够蒙翻一名壮汉!”
第343章 确定范围 听到钱刀头的答案, 吴蔚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但她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指着郭某脖子上的两道颜色不一的勒痕, 对孙秋霜和柳正善说道:“你们两个今日就到这里吧,回去以后就郭某脖子上的这两道交错的勒痕, 写一篇不低于四百字的分析, 算是你们二人今日的作业。” “是。” 吴蔚并没有急着让柳正善和孙秋霜离开,而是请衙役将郭某的尸身翻了过来,郭某整个背部的尸斑要明显比前面的尸斑颜色更深, 分布更广, 吴蔚对孙秋霜和柳正善说道:“这就是郭某死后被人放置在地上躺了至少两个时辰的证据, 我如今验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印证心中的猜想, 方便推断凶手的身份,你们今后若是当了仵作,可不能像我这般潦草, 你们每一个理论和猜测都必须要经过验证才行,记住了吗?” 柳正善和孙秋霜表示记住了, 吴蔚这才放他们离开。 吴蔚留下了四名衙役负责继续封锁绣娘阁,便带着师爷,捕头和刀头回到了县衙。 吴蔚重新换上官袍, 出现在了公堂之上,也不知在这期间几人说了什么, 三人看向吴蔚的眼神里满是惊艳与叹服, 钱刀头更是上前一步,朝吴蔚抱了抱拳, 钦佩地说道:“大人,今日可算是让我们开了眼了,大人可真是真人不露相啊,我刚刚才听师爷说:大人是咱们梁朝的第一位女仵作,不瞒大人,小人做刀头也有三年多了,见过尸首也接触过仵作,可如大人这样神的,小人还是第一次见,单凭一双眼睛,一双手,就能断出这么多重要线索,小人佩服!” 钱刀头也是性情中人,对吴蔚的钦佩溢于言表,不知不觉间,他早已忘了吴蔚刚上任时,憋着一口气想给吴蔚一个下马威的心思。 钱刀头略带惭愧地说道:“我还以为大人您是绣花枕头呢,没想到却是能文能武的豪杰!” 李师爷皱了皱眉,朝钱刀头投去了一个慎言的目光,但后者丝毫不在意,依旧对着吴蔚露出和善的笑意,那模样俨然是想等着吴蔚说两句。 吴蔚勾了勾嘴角,淡淡道:“说起来,我也算是咱们清庐县衙的旧人了,那已经是前朝时的事情了。彼时清庐知县还姓张,曾聘用我为仵作,想来当时的卷宗应该都失落在弘宣三年的那场洪水中了,如若不然……我与诸位或许早就该认识的。” 经过吴蔚这么一说,赵捕头和钱刀头齐齐对视了一眼,难怪他们会觉得吴蔚这个名字有种熟悉的感觉。 在梁朝,“官吏”二字是分不开的,不过这两个虽然结伴出现,却是两种职业,有一句话说得好:“流水的官儿,铁打的吏。” “官”指的是经过朝廷的选拔,即为文武两榜的科举,所甄选出的优秀人才,再经由朝廷任命,留在京城的则叫京官,下方到地方的则为地方官,地方官一般采取轮换制,任用期满后就会被调到别的地方去。 而与“官”对应的“吏”则完全相反,“吏”的产生途径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任命制,一种是传承制。 任命制顾名思义,不必细说。 这传承制最开始其实叫做“推荐制”就是在岗的吏,到了即将退休的年纪,可以推荐一个人来代替自己的位置,被推荐人经过简单的审批后,即可上岗,很少有“官”会拒绝。 经过长久的发展以后,绝大多数的吏都是子承父业,或者在一个宗族之间流传,久而久之,吏也就成了当地最为盘根错节,利益相关的一个团体。 他们甚至可以架空知县,所以官和吏之间的关系其实很微妙,当初刚到清河县上任的张成,就是因为性子过于刚直,没有打点好本地的小吏们,被架空了好一段儿日子。 县衙里的师爷是可以跟着知县走的,立场自然而然更偏向知县一边,其余的刀头,捕头,包括牢役和衙役,都是吏。 这些小吏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虽然听从地方长官的调遣,但并不惧怕地方长官。 “官与吏”之间的弯弯绕,吴蔚作为一个蓝星现代人,虽然在个别书籍中了解过,但却并不深知其中的利害关系,比之昔年的张成,也没强多少。 在赵捕头和钱刀头的眼中,吴蔚这位县太爷的表现其实并不好,刚一上任就摆出一副要大干特干的模样,还时常给他们这群人定规矩。不仅不懂得“奖赏”和“打点”连请他们兄弟们吃杯酒也吝啬。 不过吴蔚比之张成最大的不同是:吴蔚不仅仅是清庐县的最高行政长官,她还兼任清庐县的最高军事长官,驻扎在清庐县外的那一千士兵,尽数听从吴蔚的调遣。 也正因为这一层身份压着,再加上之后平佳郡主的登场,才让清庐县衙的这群衙役们未敢造次。 不过今日吴蔚的表现,彻底令钱刀头折服了。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17 首页 上一页 30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