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愿打击士兵的积极性,点了点头,道:“一起下去。” 宇文敬一路跌跌撞撞,到达出口后沿着河流一路向下,即便是趁夜划着船走了两三里路,却最终还是被梨花等人给擒住了,重新拖回了寝宫。 他不知道,自己明明已经走了那么久,明明已经出了密道,明明已经上船了,可为什么还是没能逃出生天。 这些人怎么会这么快就发现密道,又怎么会知道自己上了小舟。 士兵们同样也不知道,大将军一进屋就直奔龙榻,似乎早就知道机关在那个地方似的。 出口处有河流,可偏偏大将军就是知道他往哪个方向走的船。 但谁也不敢问。 据说那十樽红衣大炮就是大将军研究出来的,这样的神器都能造出来,大将军还有什么不知道的呢。 …… 京城被攻陷。 禁军和镇抚司的人自顾不暇,各自逃命。 玥军自不愿为难平民。 百姓们如蒙大赦,纷纷奔回各自家中,将门关得严严实实。 梨花擒获宇文敬的同时,慕容九天父女二人已经带人分别拿下了另外三座城门。 皇宫内外很快便换上自己人。 慕容青山熟门熟路,带人去料理镇抚司的那些鹰犬。 街上巡逻站岗的,也清一色都是玥人军队。 上京,终于换了天。
第195章 小箱子 半夜, 董芸突然从梦中醒来。 梦到梨花在抱她,深深埋在她的颈窝里,用力嗅着她身上的味道。 她下意识地伸手, 想去搂住她的脑袋,却不想摸了个空。 睁开眼睛, 映入眼帘的是黑沉沉的帐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失落感。 她出去多久了,快一个月了吧? 一个月也没有很久吧, 可怎么觉得像是分开了一整年似的。 她翻过身,细微的响动却足以惊动外头的翠儿。 翠儿轻手轻脚地掀起帷帐, 探进头来, 轻声问道:“陛下, 可是醒了?” 平日里,若非她主动出声,翠儿是不会轻易打扰的。 董芸心中一动,问:“上京那边,是不是传来了什么消息?” 昭平关灭蛮十万,这件事她已经得到捷报。 但梨花和慕容青山在上京的进一步行动, 眼下还没消息传来。 翠儿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一刻钟之前收到大将军四百里加急信件, 据信使所说,上京已经在掌控之中,宇文敬及其党羽全部被擒获。” 董芸闻言, 猛地坐起身来。 “梨花她们竟然已经攻下了上京?” “宇文敬也被拿下了?” 虽然是在意料之中,但当事情真的发生了, 还是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得到翠儿肯定的回答后,她忍不住笑出声来。 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父皇母后的大仇就要得报了, 天下,又回来了。” 说着,鼻子一酸,泪水顺着脸颊滑落。 翠儿轻声安慰:“陛下,这是大喜事啊,您应该高兴才对。” 董芸点了点头,抹去脸上的泪水:“对,是高兴。” 她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绪。 “信呢,拿来给朕看看。” 翠儿赶忙去将信取来,又将大灯点上,把整个大殿照得亮堂堂的。 董芸展开信笺,上面几行大字赫然入目。 “陛下,上京已攻克,请安心。这几日我会带人涤荡皇宫内外,方便您搬过来。三日后,大军将抵达鄞州,迎接陛下和诸位公主回宫。” “另外,昭平关一役,虽有行军记录,我心想陛下或许对战地详情更感兴趣,因我不在陛下身边,加上口舌笨拙,不能为陛下转述,故而找了个擅长文书的小兵将情况记录下来,以供陛下细览,或可博陛下一笑。梨花谨上。” 字不多,也很丑。 董芸却忍不住看了一遍又一遍,口中却轻骂着:“这坏胚子,也不多写两个字……” 信后面附带着兵部员外郎的战役行军记录,包括何时攻入京都,进入皇宫,抓住宇文敬等。 董芸扫了一眼,随后才问道:“还有一本书册呢?” 翠儿赶忙呈了上来。 董芸接过来,粗粗翻了几页,便看得津津有味, 翠儿见她如此投入,轻声提醒道:“陛下,离天亮还有一个多时辰,您还是先休息会儿,明天再看也不迟。” 董芸却仿佛没听见一般,头也不抬地说道:“朕现在就想看。你不用管我,去休息吧,这里不需要你服侍。” 翠儿见她坚持,只得退下。 董芸继续读下去,不得不说,这人请的代笔,清新脱俗,语气欢脱,几句话下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她看得酣畅淋漓,不知不觉就翻到了书册的中后部分。 当看到“大将军一人挑三蛮”“长枪犹如活蛇一般,沿着他的剑身滑上,直逼他的咽喉”时,董芸眉头微微一挑。 她可以想象得到梨花在战场上浴血杀敌的场景,这样勇猛的大将军,若是被人看到,不知道多少人会为她倾倒为她痴迷。 身为被她喜欢的人,与有荣焉。 写书册的人确实用心良苦,但安排这件事的人更是贴心周到。 如果让那人自己来描述这场战斗,估计会说得干巴巴的,甚至有些结巴。 但她不知道,即便她说得再干巴,自己其实更愿意听她亲口讲述。 因为那种眼神交汇、倾诉与倾听的贴近感,是任何华丽文字都无法替代的。 董芸一边感动着一边遗憾着,直到她看到册子中描绘赛罕王叫梨花“小野豹”时,突然坐直了身子,脸色一沉。 这老东西,死到临头还敢出言调戏! 那坏胚子居然也让人把这些话给记在册子里,是什么意思? 她不知道自己这下是真的冤枉大将军了。 梨花没跟小关描绘当时的具体对话,小关觉得按照她所说的,不能把整个场面描绘得跌宕起伏,最后去找了梨花身边的随从护卫。 大将军当然是有护卫的。 而且是一男一女两个护卫。 只是梨花武艺高强,突出不了护卫的作用。 平日那两个随从,赶路脚程跟不上上司,打架也比不过上司,就只能跟两个小跟班似的,总是慢半拍。 其实不是他们慢半拍,是有人快半拍了。 那日梨花在帐内与赛罕王父子三人缠斗,两个护卫就在帐外。 轮不到他们动手。 但帐内动静倒是尽收眼底了。 于是小关便找他们二人问去,最终还原了整个精彩的战斗场面。 梨花拿到册子后,只是粗粗翻了前头几页,觉得很是不错,就随着四百里加急的信件一起寄去了鄞州,哪里想到里面会出这样的乌龙。 不过这样的小细节并没有影响董芸的心情。 眼下大仇即将得报,南北统一,这天大喜事,想不高兴都难。 于是第二天上早朝,众朝臣就见到了一个神采奕奕容光焕发的皇帝。 老夏相如今被拜为太傅,位居三师,站在前头,见到董芸一脸喜色,笑眯眯问道:“陛下,可是有什么喜事,何不说来与臣等同乐。” 昭平关一役大捷,大将军挥师去了上京,这些消息已经传到了鄞州。 慕容青山的队伍早在数日之前就出发了,两军会合之时,就是攻打上京之日。 按理说这几日便会有结果。 如今看女帝这副模样,想来结果已经到了。 董芸笑道:“太傅不妨猜猜。” 见皇帝如此愉悦,老夏相心中已有几分明了,他试探着回答:“既然陛下让老臣猜测,那老臣就斗胆一猜。莫非大将军已成功占领上京,生擒宇文敬那贼子了?”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竖起了耳朵。 董芸点头声音中难掩激动:“正是如此,梨花与慕容青山已于前夜攻破皇宫,将宇文敬那逆贼擒获!” 群臣闻讯,无不欢呼雀跃,齐齐下跪向皇帝道贺。 高呼皇帝万岁,大玥万岁。 董芸眉眼带笑,示意众人平身,这才道:“此前,朕曾与丞相及大将军商议,一旦南北统一,是该迁都上京,还是留守鄞州。思量再三,最终决定迁都上京。” “一来上京作为历代都城,皇宫与各部衙门的设施已然完备,国家资源大都集中于此,弃置不用,实属浪费。” “其次,上京地处北方,北境多有异族来犯,国都在北,方便调度军队。” “再者,上京世家大族众多,此刻正是我们整顿他们的良机。只有朕与诸位迁往上京,才能从根本上震慑他们,防止他们改头换面,等待风声过后重新崛起。倘若任他们死灰复燃,我们之前做的一切改革,就全都白费了。” 说到这里,董芸眼中闪过一丝不舍:“鄞州是朕的福地,朕对这个地方有情,着实万般不舍。但从大局上看,还是得顺应局势。” “大将军来信,让大家做好准备,三日之后,大军将抵达鄞州接驾。诸位这几日务必安排好一应事务,包括手头的政务和家里边的家眷,届时随朕一同迁往上京。” 群臣齐声应答:“臣等遵旨!” …… 鄞州的皇宫建成不到两年,主要是由几个大庭院组合而成,若是要对比起来,连京都一位小郡王的宅子都比不上。 宫殿简陋,真正搬起家来,还真攒不出几样好东西。 梨花平日都是和董芸住一起,她的东西更少。 她铠甲和惯用武器,随着这次出征,都全带在身上了,家里就剩下几套战场上穿不上的衣物。 一个小箱子就能装完她的所有家当。 董芸看着那箱子,幽幽道:“我对她是不是太不够关心了?之前没登基的时候不曾给她买过几样东西,没给她缝过几件衣裳。后来当了皇帝,也没赏赐过她什么珍贵的物件,看着这小箱子,多寒碜。” 翠儿笑道:“陛下多虑了,大将军不是重物欲的人,她生活清简,知足常乐。对大将军而言,有吃有穿,还有陛下您的陪伴,便已足矣。况且陛下对大将军好,便是再多的珍贵物件也比不上。” 听翠儿这么说,董芸心里总算有了安慰,但还是觉得自己这个伴侣做得有些失职。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30 首页 上一页 31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