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阿图萨身为堂堂王子,这么多年下来,帐内却连个姬妾都没纳,平日里也从不出席那些莺歌燕舞的集会,身边唯有明昭一人相伴;他这恨不得把《男德》刻在脸上的架势,洁身自好之名都传到天承来了,姑且能让明昙也对他高看两分,总算是真心认下了昭昭姐的这个夫婿。
而除去私人情感,单从政治层面上来看的话,格尔库罕大单于和阿图萨的态度,也同样是在对天承朝展示他们的无害与忠诚,以及继续保持合作的意愿——这显然是因为边疆一带的广开互市之策,让羌弥尝到了商贸往来的甜头,也就乐于心甘情愿地收敛锋芒和血气——如果能够不费一兵一马,就得到中原的细粮甘茗、柔布丝绸、金银玉器,以及许多精巧非常、用途广泛的器械,那他们还会有什么野心?
格尔库罕是个聪明人,懂得计算成本与收益。既然在这种双方都有意的情况下,草原只需要付出一些他们吃到快吐的牛羊瓜果,或是扔在地上都没人去捡的动物皮毛,便可以收获满满,让人民过上比从前好出太多的日子,那何必非要打破现在的安宁和稳定?
没人会喜欢打仗。包括草原,包括中原,也包括天承的皇帝。
除此之外,羌弥并非一个消息闭塞的国度,天承京城的繁华景象也被使臣多次带回,包括明昙改革的税制税法与贸易规定,无不让格尔库罕刮目相看,并很快萌生出了分一杯羹的想法。
一个合格的王者,应当为自己的人民着想,不放过任何能让羌弥变得富庶的机会。
——如果永徽公主的举措能够持续施行,不断扩大范围,那么兴盛发展的商业终会辐射至边疆。到了那时,羌弥得以换购的东西,便定然会比现在更多更好!
而同时,他也很快回忆起:昔年明昭和亲,排场甚为隆重,其中还有两抬嫁妆最为丰沛,正是出自永徽公主之手……
格尔库罕注意到这点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儿子实在幸运,娶回了一个很好的妻子。
如果他们对明昭足够尊重,便不止能让天承皇帝看到羌弥的态度,还可以使永徽公主满意,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三公主不但温软良善,早年还因不受宠爱的缘故而有了一双巧手,尤善女红,与草原上性情爽直泼辣——与明昙差不多的脾气火爆——的姑娘们也很合得来,正是附和他们传统观念的、如水般柔和的中原女子!
格尔库罕已经不止一次对阿图萨连连夸赞了。
不愧是我儿子,眼光怎么这么好!
拒纳姬妾、只想和三公主过一辈子?行!有啥不行?父王很开明的,坚决支持儿子追求真爱!
于是,在政治和情感的双重作用下,便造就了如今其乐融融的局面。
“……我生辰当天,这套衣裳被送往府上时,还随同有昭昭姐的一封书信:她说她在羌弥过得很好,今年或许还会跟着阿图萨来天承一趟,商议边疆税制之事,到时候定要同我好生叙话。”
明昙笑得眯起眼睛,抚了抚裙子上精细的绣纹,兴致勃勃地给林漱容比划:“到时候,我就和阿暶一起请个戏班子到公主府,就演她的《戏说山海》!再摆张牌桌,打一晚上叶子戏,谁输了就……”她眼珠一转,拍手道,“就等第二天一早,去上书房找秦先生领字帖,输一把写十张——爷的青春回来啦!”
林漱容:“……”
初初看到殿下那般激动的模样,她还有些小吃味来着。但现在听完对方的计划……
林大小姐无语地叹了口气。只希望三公主到时候,可万万不要后悔回来才是。
……
明昙今天特意换了新衣裳,可不是单单只为了给林漱容欣赏,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便是入宫参加灼华春宴。
灼华宴始于前朝,是前朝文帝为了应和诗经中的《桃夭》一篇,取其“后妃所致”之意,专门在春日时节举办了这样一场帝王家宴,延续百年,意在赞颂“后妃内修其化,赞助君子,致使天下有礼,婚娶不失其时*”,广邀各宫嫔妃与皇子公主出席,与皇帝共赏桃花、共用午膳,也算是规格不小的宴会了。
不过,这场春宴毕竟没什么传统意义,且皇帝也对三千佳丽争奇斗艳的场面没多大兴趣,因而在登基之初,就以“过于费奢”之名暂休灼华宴,让满宫等着在桃花林中大放异彩的妃子们扑了个空,只得含恨偃旗息鼓下来。
“所以,陛下如今……又是为什么要重开灼华宴呢?”
虽是家宴,但因为女客居多的缘故,林漱容倒是也可以跟着明昙一同参加。在前往皇宫的马车上,她终于没忍住,转头询问明昙,却得到了对方无可奈何叹出的一口气。
“说来你可能不信,”明昙面色古怪,似乎有些赧然地抬起手,盖在自己脸上,歪着脑袋向她解释道,“父皇决定再办灼华宴,其实是因为、因为……”她结巴了半天,像是很不好意思开口那样,半晌才憋出来一句,“因为我搬到公主府后,就只有初一十五才会进宫请安……”
明昙虽未把话说完,但林漱容却也已经反应了过来,不由得笑弯双眸,微带戏谑道:“所以,陛下和皇后娘娘思念于您,所以才会特意重办灼华宴,想留您在宫中小住几日?”
“就是这样,”明昙噘了噘嘴,声如蚊蚋地应了一声,“我都不好意思说他们!”
但林漱容却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尴尬,反而还摸了摸明昙的头发,认真劝道:“可怜天下父母心,陛下与娘娘也是父母——既然他们都思念于您,殿下便理该多多进宫,方才算是尽全了孝道呀。”
“是啊,我知道的。”
明昙点点头,面上虽然还有些发红,但先前的不自在却已经散了个干净。她又叹出一口气,顺势蹭了蹭对方的手心,慢吞吞地悄悄在心下感慨。
——幸好她有了林漱容,这辈子都不打算婚嫁。不然哪还能这么容易就回宫暂住?
真是先见之明啊,先见之明!
作者有话要说: 呜呜呜对不起最近两三天都会短小一些!实在是好忙好忙,不过快完结了大家一定会包容我的吧!(星星眼啾咪)
* “《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出自《诗序》。
“后妃内修其化,赞助君子,致使天下有礼,婚娶不失其时,故曰‘致也’。”引自孔颖达。
《毛诗序》认为《桃夭》与后妃君王有关。但现代学者一般不取《毛诗序》的观点,而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本文为了给皇帝皇后找一个见女儿的理由(?),所以捏造了灼华宴。宝贝们还是记得取现代学者大多公认的观点哟~
第113章
满树和娇烂漫红, 万枝丹彩灼春融。
春光大好,暖意浓浓,灼华宴设于御花园最深处的那片桃林当中, 纷纷扬扬的落英飘摇而下,在半空中细密如雪,若是偶然落到哪位娘娘的发间,便端得是人比花娇, 朱唇一点桃花殷。
毕竟是宫廷家宴,规矩不多,皇后也未曾端着架子, 而是与仪妃一同早早入了座,抬头望向那群各自面上言笑晏晏、暗地里却在卯着劲争妍斗艳的宫妃, 不由摇了摇头,叹声气道:“即使她们在这里使出浑身解数, 陛下也根本无心欣赏,当真是做了白工……”
“深宫如此寂寞,兴许对她们而言,这倒也是一种乐趣呢?”
华瑢漫不经心地瞥了那些女人一眼,从桌角捻起一大朵完整的桃花,捏在指尖把玩片刻, 忽的抬手, 将它轻轻别在了顾缨的耳畔, 挑眉戏谑道:“还挺合适嘛。”
顾缨的身子一向不大好, 脸色也时常苍白病弱。但眼下被这桃花一衬,反而显得她肤白胜雪,整个人的气色都好了许多,就连讶然望过来的眼波里都似含情脉脉, 不禁让华瑢的眸色略暗了暗,别开目光,平静地笑着说:“便是连先帝都曾经夸过,顾世伯实在太会取名字,真真儿是应了那句‘人面桃花相映红’!”
——顾缨的小字是桃枝儿。
三十多年前,正值冬春交接之际,本还不到桃花开放的日子;但离奇的是,就在顾缨出生的那一天,淮陵郡王府中的桃树居然尽数开了花,满枝芳菲仿佛红雨一般,团簇着拥挤在树梢,实在是百年难见的异象!
于是,淮陵郡王便将女儿的小字唤作“桃枝儿”,既有纪念此奇景的意思,又取了“小桃枝上春风早”一词中的风雅恬淡。直到后来,事情传扬开来,就连先帝都有所耳闻,所以才不曾反对明熠求娶顾氏女的决定——
毕竟原本而言,依照淮陵郡王府的地位,根本就不足以让女儿高嫁为太子妃。
“……”
听完华瑢如此调侃,顾缨不由自主地抬起手,摸了摸鬓角的桃花,摇头莞尔,“阿玉莫要顽笑与我了。”
“好好好,都是嫔妾多嘴,”华瑢单手撑着腮,笑得眉眼弯弯,“说起来,听闻昙儿还特意在公主府里栽了半院子桃树?可不就是为了应和你这个母后的名字么!”
“这话你同我说说便罢,可千万不能在陛下面前讲起。”
见华瑢提及这一茬,顾缨的笑颜不禁愈发加深了些,掩着唇角无奈叹道:“不然呀,他就又要拿此事发作,认认真真同昙儿置起气来了呢!”
……
而与此同时,顾华两人口中谈到的明昙,才刚刚和林漱容跨上联通御花园的小桥。
“这才几月啊,怎么就像是快夏天了一样?”明昙摇摇晃晃地走下桥,一边伸手在自己脑袋旁边扇着风,一边朝周围东张西望,颇有感慨,“果然,还是春天的御花园最好看。”
近日天气明媚,百花盛放,不光有海棠、连翘等在枝头绽开,就连身边的灌木丛中也是姹紫嫣红。单只牡丹,便有赵粉、二乔、御衣黄、玉楼点翠之类的许多品种,好一个关不住的春色满园。
林大小姐是个风雅妙人儿,面对花木山水时的兴致颇高,这会儿也跟着明昙四下欣赏起御花园的美景,神情同样十分满意。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6 首页 上一页 1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