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书网

搜索被攻击,晚上将关闭搜索功能

再远的路走着走着就近了,在难的事做着做着就顺了

首页 > BL同人
 收藏   反馈   评论 

[三国同人]三国郭嘉成长日记

作者:这个懒人没起   状态:完结   时间:2022-05-24 11:22:45
  相反,胡饼和烤羊肉迅速风靡宛洛、汝颍,成为贵族争相追捧的潮流美食。胡床和胡舞也都风靡一时。
  对此,郭嘉表示,子曰过一句特别接近真理的话:食、色,性也。
  话说程立字仲德,东郡东阿人。身高八尺三寸,目前最出名的特征是美须髯。
  他最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徒步登上泰山,双手捧日。这个梦本身很平常,但同样的梦,他从小到大反反复复做了好几回,这就有点奇异了。程立想和朋友聊聊天,讨论一下这个梦。
  郭嘉安安静静地待在一边,目光总是落在棋盘上程立最不希望暴露的薄弱之处。
  恩,观棋不语。和尊长同席并不拘谨,言行自然,举止合宜,进退自如,是个相处起来很舒服的少年。
  一局收官,韩平有些倦乏,换郭嘉和程立手谈。
  数子落定,程立精神一振,郭嘉的棋风诡谲多变,大局观意外地很好。棋逢对手、旗鼓相当的感觉让人身心愉悦。
  郭嘉有一段时间没摸棋子,一开始有点不在状态。程立的棋风刚戾老练,几步就把他的棋瘾激发出来,让他莫名亢奋。
  手谈第一局,程立胜郭嘉一子。
  程立一边收棋子一边用眼神和韩平交流:快把你的学生领走。后生可畏。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要死在沙滩上了!
  韩平:无法成功读取仲德眼中的隐藏信息,保持沉默……
  落子无声,红日中天。少年看上去纯良无害,在棋盘上虐人却一点都不手软。或刀戟铮鸣步步杀机;或偏安一隅独抱幽静;或关山飞渡奇兵突起;或雄浑壮阔借势压人。
  程立难以招架,甚至冒出了宝刀将老的萧索心绪。千防万防,还是被郭嘉的怪招迭出弄得措手不及,他借喝茶缓了片刻,偏头问郭嘉,“早上路过教室的时候,听见里边有人惊呼老夫子来了,这‘老夫子’是何意?”
  郭嘉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瞎话张口就来:“‘老’是尊长,‘夫子’是孔圣人的弟子对恩师的敬称。这个‘老夫子’,想来定是书院同窗对韩先生的尊称。”


  这一番鬼话,外加韩平狐疑的目光,竟丝毫没有影响到郭嘉落子的速度。
  程立忽然有点欣赏对面的少年,姿态闲散,声线优雅,说话的韵律带出舒畅自然的节奏感。大约是变声期的缘故,还微微有一丝沙哑,十分好听。
  手谈第二局,郭嘉胜程立三子。输给一个虚岁十四的少年,程立不服:“再来一局。”
  第三局,依然是尔虞我诈,烽烟并起。只不过是在方寸大小的棋盘上针锋互搏,却硬生生下出了楚汉相争、逐鹿天下的磅礴大气。过程即痛苦又快乐,这次是个平局。程昱表示:还想再战三百回合。
  他有一种直觉:郭嘉可能隐藏了真实的棋力。每次他想了又想才落定一子,郭嘉随手就能应上一子,速度之快,显然是游刃有余,并没有全力以赴。这平局不会是故意的吧?
  韩平暗笑:别琢磨了,就是故意的。郭嘉经常被各种老不休缠着下棋,困了、饿了、不想下了就一直和局,能和到对面的长辈睡着。韩平看了看天色,不知不觉,已是夕阳斜晖,残照晚霞。“时辰不早了,我送仲德去馆舍休息。”
  程立捋须微笑:“把棋带上,把你的学生也带上,咱们先到馆舍吃个饭,然后我和郭嘉挑灯夜谈,再来三局如何?”
  郭嘉:“……”真想友情提示:梦见登泰山捧日唯一的作用就是你以后会改名叫程昱。
  韩平摆手:“郭嘉明天还要上课。你想下棋,老夫奉陪到底。”
  程立瞥他一眼:看我嫌弃的眼神。
  韩平:……又是无法破译的死鱼眼,老夫完全领悟不到要点。
  郭嘉行礼告退。碎碎念:机智如我,又一次全身而退。^-^
  韩平连忙招手:“等等,逃课这事,还是要罚的,院规抄十遍吧。”
  “先生,上回罚抄的墨还没干呢……”
  “老夫还没老眼昏花,上回交上来的全是代笔。荀彧抄了四遍,郭图、辛评、戏璕各两遍。有一个字是你的吗?”
  被韩夫子点名的都是郭嘉的友人,其中书院楷模、根本不会被罚抄的荀彧每次都是抄书最多的一位,这真是一个悲催的故事。
  书院有五门主课:礼乐、射御、经史、律法、数算。郭嘉身子骨不好,连弓都拉不开,射御自然是最差的丙等。但他经史、数算、律法、礼乐都是甲等,表现出众。
  最难得的是,郭嘉几乎天天被数课的先生夸赞,居然没有半点骄矜自傲。这就让韩夫子很看重他,总想纠正一下这个少年略微有些放浪不羁的言行,让他以后的路走得更远更顺畅。
  不得不说这是个美妙的误会,郭嘉前世上了十几年学,今生启蒙的时候,依然约等于文盲。他怎么敢骄矜,又凭什么自傲呢?
  至于读书勤奋,那是必须的,古人说话总喜欢拐弯抹角,不多读书,被嘲讽了都听不出来。
  这个时代门第观念很重,士族子弟和庶族寒门之间是隔着一道鸿沟的,颍川的士族子弟自成一个小圈子,荀彧、荀谌、荀攸、陈群、钟繇、辛评、辛毗、郭图、郭嘉……
  只有极少数很特殊的人可以打破士族和庶族的界限,挤进这个小圈子,比如戏璕。
  戏璕,字志才。他的一切过往都是谜团,根本无解。但从他不通音律、不识熏香,以及不怎么优雅的跪坐姿势来看,估计是寒士。
  毕竟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士族子弟的必修课,连向来不把六艺当回事的郭嘉在音律课上也是能弹一曲的。而且在“老夫子”面前,郭嘉的跪坐姿态能优雅到无可挑剔,仿佛荀彧附体。
  据说荀彧去参加官府组织的水边祓禊仪式,回来的路上捡了一个会喘气的大活人。那人发着高烧,昏迷不醒,身上有好几道剑伤,其中一道伤了肺腑,险些救不活。
  他似乎不太愿意提起往事,从没说过他是谁,一身伤是怎么来的。荀彧也没问。俩人志趣相投,平常结伴读书,倒也十分融洽。
  直到书院登记新生名册的时候,那人才提笔在竹简上写下名字:戏璕。
  荀彧若有所思。
  郭嘉挑眉:“字迹有点生疏,这俩字不常写吧?”
  戏璕的目光扫过名册上出场频率有点高的瑭、琛、瑾、瑜等字,掩唇轻笑:“家母姓戏,至于名字,他们都想当美玉,在下就当石头好了。”同时被掩去的还有一声轻咳。
  璕是一种次于玉的美石。瑭、琛、瑾、瑜都是美玉。
  几个月前荀彧加冠,取字文若。戏璕跟着凑热闹,自取表字:志才。
 
 
第6章 
  女装大佬  书院有一位负责整饬风纪的朱先生。据说那些冗长的能吓死人的院规院纪、学生守则、处罚条例,都是朱先生的亲笔。
  整个书院几千名学子,能让朱先生挑不出毛病的只有荀彧和陈群。至于郭嘉和戏璕,这俩货简直就是他的心病。
  同样是体弱病娇,博学多才。戏璕面色苍白,常有弱不胜衣之态,一看就是病秧子。郭嘉却神采飞扬,一双眸子秋水洗过一般明净,又清又亮,比正常人更活跃三分。
  须得有别的学子站在一旁,有个对比,才能发觉郭嘉唇色偏淡,面色偏白,身体不太好的样子。
  这两位都是不拘礼法的主,勾搭在一起能把书院的屋顶掀翻。
  为了管教郭嘉,朱先生特意去拜访过郭母和郭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郭母专注炼丹十一年,不问红尘俗事。至于郭禧,他根本就是带坏郭嘉的罪魁祸首……
  朱先生思来想去,觉得郭嘉这块料反正是雕琢不出一个谦谦君子的模样,不能让他把荀彧带歪。朱先生专门赶去教室,想给郭嘉调个位置,这小子以后休想再和荀彧同席读书。
  教室里空无一人,问了扫地的小童才知道:钟繇、郭图入幕颍川太守府,郭嘉要回阳翟,分别在即,程立程先生做东,集体吃酒去了。
  集体早退!
  还拐带着荀彧和陈群。
  朱先生气得胡须乱颤,把戒尺都掰断了。
  酒过三巡,先生没了先生的架子,学生也不再拘束,聊起朝野逸事,一顿胡吹乱侃。
  诸如:皇子接连离奇夭折,刘宏怀疑宫里风水不好,养不活孩子,把皇子辩养在一个叫史子渺的道士家里,希望他道术护体,平安长大。
  刘宏让宦官赵忠主持朝会,百官眼观鼻鼻观心,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人愿意开口说话,场面那叫一个大写的尴尬。
  昔日大长秋(大宦官)曹腾的孙子曹操任侠放荡,不修品行,整日里玩鹰玩马玩女人,斗殴斗鸡斗蛐蛐,和老鼠、蟑螂、袁术并称洛阳四害。
  曹操被举孝廉之后,想当洛阳令,但官场各方势力角逐,没让他如愿,司马防安排他担任洛阳北部尉。
  虽然没当上市长,只当了一个公安局分局局长,但牛人在哪里都牛,曹操一上任就申明禁令、整顿法纪。他还让匠人制造了十余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口左右,称:“有违犯禁令的人,皆棒杀之”。
  如此威风的话,却让围观的人群窃窃私语,片刻后爆发出一阵哄笑声。
  百姓都认为这个年轻人不过是装装样子。洛阳是皇亲贵戚聚居之地,这些人属于特权阶层,犯个禁令什么的根本不当一回事,谁敢管他们啊?
  在洛阳城就是当街被狗咬了,官府也得问清楚是谁家的狗,才敢进行下一步处置。
  谁知没过多久,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居然动真格的,用五色大棒把蹇图活活打死。
  这一下,那些宵小之徒都被震慑住了,“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整顿京城的治安让曹操一举成名,也让很多当朝权贵觉得贵族特权受到严重的限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生活一点也不愉快。想起曹操就郁闷。
  曹嵩这个当爹的表示很忧心,生怕儿子一不留神就被别人给弄死了。他重金贿赂宦官,希望把曹操调离京师,让儿子淡出众人的视线。免得遭到权贵的变相报复。
  就在这个时候,家仆带回来一个让曹嵩震惊的消息:太尉乔玄很看好曹操,拉着曹操一同赴宴,狂歌痛饮,名士蔡邕在一旁弹琴助兴。 耽美小说 www[.]fushutxt[.]cc 福书 网
我是黑粉我有话说,去评论一下>>

我期待烟花漫天,我可以永远靠在你左肩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夜间